诬衊

wū miè [ wu mie]

词语释义

诬蔑 wūmiè

(1) 诋毁和破坏名誉

slander;vilify;smear;malign;besmirch;heap abuse on;mud slinging

词语解释

  1. 捏造事实,构人以罪。

    《新唐书·桓彦范传》:“大理丞 李朝隐 执奏:‘ 彦范 等未讯即诛,恐为讎家诬衊,请遣御史按实。’” 清 洪昇 《长生殿·权哄》:“休得把诬衊语,凭虚造。” 鲁迅 《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説 中国 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引证解释

捏造事实,构人以罪。

《新唐书·桓彦范传》:“大理丞李朝隐执奏:‘ 彦范等未讯即诛,恐为讎家诬衊,请遣御史按实。’” 清洪昇《长生殿·权哄》:“休得把诬衊语,凭虚造。”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説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诬衊的国语词典

造谣毁损他人名节或声誉。也作「诬蔑」。

诬衊的网络释义

诬蔑

  • 诬蔑,意思是捏造假象败坏别人的名誉。
  •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AWW
    五行:
    仓颉: IVMOO
    四角: 317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欺骗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佞誉诬谀。——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诬禄(假冒有功而受禄)

    (3)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

    诬善之人,其辞游。——《易·系辞》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诬去贤使君。

    诬太守者。

    (4) 又如:诬扳(犯罪的人诬告攀扯他人);诬罪(诬陷使人入罪);诬系(捏造事实,使人获罪);诬良为盗;诬言(诬罔之言。虚伪骗人的言辞);诬罔(诬蔑冤枉);诬诋(捏造事实以诋毁人);诬善(诬陷,欺骗善良)

    (5) 抹杀

    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隋· 王度《古镜记》

    (6) 冤屈

    其刑矫诬。——《国语·周语》

    英文翻译

    make false accusation; def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宋本广韵

    miè [mie]
    部首: 618
    笔画: 20
    五笔: TLAT
    仓颉: HTTWI
    四角: 24153

    英文翻译

    smear, slander; defile

    方言集汇

    ◎ 粤语:mit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mad5 miad6 [台湾四县腔] met7 [客英字典] met7 [海陆丰腔] met7 [宝安腔] met7 [梅县腔] m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結屑開入聲開口四等metmi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