诪欺

zhōu qī [ zhou qi]
繁体 譸欺
注音 ㄓㄡ ㄑ一

词语释义

欺诈。

词语解释

  1. 欺诈。

    宋 梁安世 《秦碑一纸并古诗呈王梅溪太守》:“吾意此如钟乳穴,民昔畏扰相譸欺。”

引证解释

⒈ 欺诈。

宋梁安世《秦碑一纸并古诗呈王梅溪太守》:“吾意此如钟乳穴,民昔畏扰相譸欺。”

汉字详情

zhōu,chóu [zhou,cho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DTF
仓颉: IVQKI
四角: 35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诅咒

譸,詶也。从言,夀声。——《说文》

诪,诅也。——《玉篇》引《说文》

诪,诅也。——《集韵》引《广雅》

(2) 如:诪嚣(诅咒吵闹)

(3) 同“侜”。欺骗

民无或胥诪张为幻。——《书·无逸》。马本作辀。

黄冠诪愚氓。——《少室山房笔业》

(4) 又如:诪张(欺诳诈骗);诪欺(欺诈);诪张为幻(又作“诪张变眩”。欺诈)

英文翻译

deceive, cheat; hurried, bustling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宋本广韵

[qi]
部首: 427
笔画: 12
五笔: ADWW
五行:
仓颉: TCNO
四角: 478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其声。“欠”与出气、说话有关。本义:欺骗)

(2) 同本义

欺,诈欺也。——《说文》

仁义修立谓之任,反任为欺。——《贾子道术》

禄不遂行兹谓欺。——《京房易传》

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

尚不相欺。

甚矣哉为欺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4) 又

世之为欺者。

(5) 又如:欺诳(欺瞒);欺上罔下(对上欺骗,对下隐瞒);欺诞(夸大欺骗);欺谩(欺骗);欺三瞒四(隐蔽实情欺骗他人);欺天罔人(骗天骗人);欺天罔地(欺骗天地。极言人之背理昧心);欺心(自己欺骗自己心怀不轨,起坏心思);欺君罔上(欺骗蒙蔽君上)

(6) 欺诈,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

苏秦欺寡人。——《战国策·秦策》。注:“诈也。”

欺诬诈伪也。——《荀子·性恶》。注:“诳也。”

(7) 又如:欺谬(欺诈背信);欺猾(欺诈奸猾);欺罔(诈骗迷惑);欺诡(欺诈);欺弊(欺诈蒙骗)

(8) 欺压,欺侮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 又如:欺藐(欺负小看);仗势欺人;欺蔑(欺负蔑视);欺傲(欺侮轻慢);欺枉(欺负)

形容词

见南郭子,果若欺魄焉,而不可与接。——《列子·仲尼》

英文翻译

cheat, double-cross, deceive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1 [宝安腔] ki1 [梅县腔] ki1 [陆丰腔] ki1 [客英字典]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东莞腔] ki1 [沙头角腔] ki1 [海陆丰腔] ki1
◎ 潮州话:k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其平聲開口三等khi/qiokʰ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