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杀

zhū shā [ zhu sha]
繁体 誅殺
注音 ㄓㄨ ㄕㄚ

词语释义

诛杀 zhūshā

(1) 杀戮

kill

词语解释

  1. 杀戮。

    《管子·正世》:“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诛杀不以理,重赋敛,竭民财,急使令,罢民力。”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赵公墓志铭》:“不严击断,敢诛杀,岂为衰止哉!”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他假托年幼时,相面人 赵昭 曾秘密告诉他说:你将来该做皇帝,必须大诛杀才得稳定。”

引证解释

⒈ 杀戮。

《管子·正世》:“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诛杀不以理,重赋敛,竭民财,急使令,罢民力。”
宋叶适《兵部尚书赵公墓志铭》:“不严击断,敢诛杀,岂为衰止哉!”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他假托年幼时,相面人赵昭曾秘密告诉他说:你将来该做皇帝,必须大诛杀才得稳定。”

诛杀的国语词典

杀戮。

诛杀的网络释义

诛杀

  • 诛杀,汉语词汇。
  • 拼音zhū shā,
  • 意思是杀戮。
  • 诛杀造句

    掌柜估计开这客栈之前是名说书匠,两人一通胡吹乱侃,上至匈奴大汉民族纠葛,下至蜀中游侠儿一怒诛杀贪官满门。
    即极罗织之能事,肆穷治之淫威,嗜诛杀如癖好,‘泽吻磨牙,噬绅缨若狗豚然。
    艰难苦恨繁霜鬓!除诛杀魏忠贤一事略显崇祯帝的“英明神武”。
    载伏罪己,祭天剑云麓诛杀巫辰,更以本源之力起幽冥之印将巫辰之魂封于弥山,然凡间万般邪念已起,再无挽回之可能。
    就这样,小妹为了诛杀金捕头,不辞劳苦地跨越了南温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你可知,武家的黄口小儿武承嗣、武三思之流,在太后跟前常言韩王元嘉、鲁王灵夔是皇属近亲,屡劝太后找个由头诛杀二王、以绝李唐宗室之望。
    但,自从定下北去五原的路线之后,他也会权衡一番未来的方向,毕竟,他不打算日后投靠曹操,更不希望被曹操再次打败,诛杀他父子二人。
    风声呜咽,如诉如泣,仿佛那惨死的百族先祖,都怨灵不灭,欲要诛杀这坑害百族近乎灭绝的仇敌。
    再然后就是三仙观一丈红绡绯红衣祖师出手,诛杀鱼鹰门满门,血洗紫龙海,杀绝紫龙海中所有妖修。
    下午,付振云腰间挎着诛杀,背着双手,好整以暇的向前迈步,蓝影脸色阴沉跟在身后,显得心不甘情不愿,走路也拖拖沓沓的。
    如今秦王已经讨伐并诛杀了他们,秦王功盖天下,人心所向。
    吾何尝不想诛杀阉贼,只是大将军犹豫未决,大将军母亲舞阳君以及何苗与十常侍有诸多牵连,我等一心匡扶社稷,却有心无力呐。
    自述“闻九丝捷音,不觉屐齿之折”,一听到捷报传来,高兴得欢呼雀跃,不觉鞋齿都被折断,这样嗜好镇压和诛杀之功,是一种魔鬼般的心情。
    我师天书所传,也说仙道可成,只是其中奥秘,一时难以尽识,不过服食金丹即可成仙实是无知妄说,我师明见,天书中直斥其非,“轻怀左道,罪当诛杀”。
    诛杀宿将樊爱能、何徽大大打击了五代以来骄兵悍将的气焰,树立了自己在军队中的绝对权威。
    粉身碎骨体不恤诛杀邪恶九重天。
    据田余庆先生考证,孙氏兄弟先后诛杀了许贡、盛宪、周昂、周昕、周颙、王晟、沈友、高岱等。
    王爷密谋诛杀宁夏总兵姜汉和一干刘瑾鹰犬,不到几日,王爷叛乱的事情败露,被宁夏将军仇钺用诈降之计擒获。
    臣奏请陛下下旨诛杀弘农王,以儆效尤!
    在诛杀之后,司马懿还找来曹真的族孙曹熙为其立嗣,封为新昌亭侯,使曹真一支不至于断绝香火。

    汉字详情

    zhū [zhu]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RIY
    五行:
    仓颉: IVHJD
    四角: 3579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朱声。本义:声讨、谴责)

    (2) 同本义

    诛,讨也。——《说文》

    诛,代。诛犹责也。——《白虎通》

    诛以驭其过。——《周礼·太宰》

    诛求无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齿路马有诛。——《礼记·曲礼》。注:“罚也。”

    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理,曹其首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

    (3) 又如:诛放(责斥其罪并予以放逐);诛远(斥退疏远);诛惩(声讨惩处);诛心(揭露、指责人的用心)

    (4) 杀戮。夺去生命

    立诛杀曹无伤。——《史记·项羽本纪》

    (5) 又

    诛有功之人。

    不诛之则为乱。——《吕氏春秋·慎行论》

    广德素闻 超在 鄯善诛灭虏使,大惶恐。——《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 宋· 欧阳修《朋党论》

    不当诛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诛奸贼。——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诛论(以罪论死);诛流(杀戮和流放);诛害(杀害);诛赦(杀戮与赦免)

    (7) 治罪,惩罚

    诛严不为戾。——《韩非子·五蠹》

    (8) 又

    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

    (9) 又

    而诛罚不必其后也。

    故卒不加诛。——汉· 刘向《列女传》

    原情定过,赦事诛意。——《后汉书·霍胥传》

    (10) 又如:诛意(惩罚、制裁其心意。指加罪于人,不论其事迹、行事,只寻究其动机或心意);诛恶(惩治作恶者);诛率(惩治首恶)

    (11) 要求;索取

    诛屡于徒人费,弗得。——《左传·庄公八年》

    人人自制,是以贪财诛利,不畏死亡。——《资治通鉴》

    诛求无时。——《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12) 又如:诛敛(搜刮财货,横征暴敛);诛求无厌(勒索、榨取没有满足的时候);诛攫(需索攫取)

    (13) 讨伐

    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下无倍畔之心,下无诛伐之志。——汉· 贾谊《治安策》

    (14) 又如:诛暴讨逆(讨伐凶恶叛逆的人);诛国(被讨伐的国家);诛讨(讨伐);诛叛(讨伐叛逆)

    (15) 铲除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屈原《卜居》

    (16) 又如:诛茅(剪除茅草)

    (17) 记述

    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诛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

    英文翻译

    execute, kill, put to death; punish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宋本广韵

    shā [sha]
    部首: 457
    笔画: 6
    五笔: QSU
    五行:
    仓颉: KD
    四角: 40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 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2) 同本义

    殺,戮也。——《说文》

    武王胜殷杀 纣。——《墨子·三辩》

    杀气浸盛。——《吕氏春秋·仲秋》

    为杀矢。——《考工记·冶氏》

    杀其君,虔于乾溪。——《谷梁传·昭公十三年》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子罕杀 宋君而夺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杀猪;杀鸡;杀戒(佛教指禁止杀生的戒律);杀坏(杀死);杀落(被杀;杀死);杀坯(骂人话。该杀的东西);杀鸡扯脖(杀鸡扯腿,杀鸡抹脖。形容十分情急的样子);杀人灭口(怕走漏风声而将人处死)

    (4) 攻杀,激战

    二将合兵一处,大杀一阵。魏兵方退。—— 罗贯中《三国演义》

    (5) 又如:杀并(厮杀,火并)

    (6) 凋落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赋菊》

    (7) 又如:风势稍杀;杀敛(万物凋落敛藏)

    (8) 终止;收束 。如:杀住;杀字(书法中草书的收笔);杀收(收束);杀止(截止,停止);杀笔;杀尾

    (9) 抑制,压抑 。如:杀内(节制性欲)

    (10) 败坏;衰败

    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苏轼《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

    (11) 又如:杀人威风

    (12) 取出、挤出 。如:白菜馅要加点盐杀一杀水

    (13) 棋类术语。指围死或击败对方。亦指对弈 。如:杀一盘

    (14) 缚紧,勒紧 。如:杀缚(束缚;约束;训斥);杀担(束紧担子)

    (15) 〈方〉∶刺激

    汗水流遍了全身,杀痛了脊背,杀痛了脸颊。——王蒙《火之歌》

    (16) 压低 。如:杀巧(买东西时趁机压低价格);杀价

    (17) 通“弑”( shì)。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里克杀 奚齐于 次。——《左传·僖公九年》

    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汉书·高帝纪》

    名词

    猎获物

    禀王爷,众将献杀。——清· 洪昇《长生殿》

    形容词

    (1) 死板,不可变动 。如:杀定(死规定,硬行规定);杀断(断定、定死)

    (2) ∶该死的 。如:杀千万,杀才(不得好死的,该杀的);杀坏(该死的)

    (3) 寒的;阴森的 。如:杀节(阴冷肃杀时节)

    (4) 〈方〉∶接近…的 。如:杀黑(天刚黑的时侯)

    副词

    (1) 用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文选·古诗十九首·其十四》

    孩儿,痛杀我也。——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将他气杀也;笑杀人;杀死个(方言。死命地;拼命地)

    (3) 很,甚 。用在谓语前。如:杀毛树孔(形容极度疼痛恐惧时发出的喊叫);杀狠(狠命)

    英文翻译

    kill, slaughter, murder; hurt

    方言集汇

    ◎ 粤语:saat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