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征逐

shī jiǔ zhēng zhú [shi jiu zheng zhu]
注音 ㄕ ㄐ一ㄡˇ ㄓㄥ ㄓㄨˊ

词语释义

侪:等辈,同类的人。作诗饮酒的朋友。同“诗朋酒友”。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汉字详情

shī [shi]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FF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VGDI
四角: 347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2) 同本义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诗,志也。——《说文》

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

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诗筒(装诗稿的竹筒);诗瓢(放诗稿的瓢勺);诗友(以诗词唱和的朋友);诗虎(作成诗句的灯谜);诗流(诗的流别系统);诗案(因诗获罪的案件);诗眼(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一个字);诗债(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诗传(诗集);诗狱(因诗篇的内容为言官所检举而引发的文字狱)

(4) 指《诗经》。在古语中凡称“诗曰”、“诗云”都是指《诗经》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梁惠王上》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诗什(《诗经》以十篇为一单位,编为一卷,因乃名为一什);诗序(《诗经》的序);诗教(《诗经》的教化功能);诗传(《诗经》的注解)

(6) 诗人 。如:诗公(对诗人的尊称);诗手(诗人);诗侣(诗友);诗囚(指苦吟诗人。因其诗境艰涩困苦,如被囚禁一般);诗奴(轻视下乘的诗家。好作诗或绝无佳篇);诗宗(对诗人的敬称词);诗翁(负有盛名而年岁已高的诗人);诗圣(有极高成就的诗人)

(7) 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 。如:诗景(优美的景色);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诗

动词

(1) 诵诗;作诗;赋诗歌颂

能造者其必诗,敢往者无不赋。——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2) 又如:诗功(作诗的功力);诗酒(做诗与饮酒);诗道(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诗牌(用以题诗的木板);诗怀(做诗怀念)

英文翻译

poetry; poem, verse, ode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 潮州话:si1

宋本广韵

jiǔ [jiu]
部首: 714
笔画: 10
五笔: IS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MCW
四角: 311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水,从酉( 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2) 同本义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说文》

酒曰清酌。——《礼记·曲礼》

酒食者,所以令欢也。——《礼记·乐记》

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礼记·射义》

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汉书·食货志》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3) 又如:酒肆(酒店);酒水(酒;筵席);酒生(酒保,酒店伙计);酒务(酒店)

(4) 酒席,酒筵 。如:酒坐(酒席);酒场(酒会)

动词

(1) 饮酒 。如:酒面(席前,斟满一杯酒暂时不饮,先行酒令,叫“酒面”);酒底(席间,每行完一次酒令,饮一杯酒,叫“酒底”)

(2) 以酒荐祖庙

卜辞所载之酒字为祭名。考古者酒熟而荐祖庙,然后天子与群臣饮之于朝。——罗振玉《殷虚文字类编》

英文翻译

wine, spirits, liquor, alcoholic beve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z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u3 [梅县腔] ziu3 [沙头角腔] tsieu3 [客语拼音字汇] jiu3 [客英字典] ziu3 [陆丰腔] ziu3 [宝安腔] ziu3 [东莞腔] ziu3 [台湾四县腔] z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酉上聲開口三等ciux/ziovtsĭəu
zhēng [zheng]
部首: 303
笔画: 8
五笔: T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MYM
四角: 2121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2) 同本义

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说文》

征,行也。——《尔雅》

壮于趾征凶。——《易·大壮》

而月斯征。——《诗·小雅·小宛》

先王卜征五年。——《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诗·召南·小星》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古乐府《木兰词》

孤蓬万里征。——唐· 李白《送友人》

(3) 又如:征鼙(征战的军鼓);征衣(行旅在在外的御寒衣服);征客(游子。同征人);征鸟(远飞的鸟);征盖(远行的车);征夫(远行的人;出征的士兵)

(4) 征伐,发兵讨伐

征者,上伐下也。——《孟子》

奉辞伐罪曰征。——《书·允征》

桓桓于征。——《诗·鲁颂·泮水》

一曰征。——《周礼·太卜》。司农注:“谓征伐人也。”

挟天子以征四方。——《资治通鉴》

(5) 又如:征诛(征讨诛戮);征阵(战阵);征讨(讨伐);征略(征战略地);征剿(犹征讨)

(6) 争夺,争取

不为征利。——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7) 征收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

(8) 又如:征榷(征税与专卖);征役(征税与劳役);征缮(谓征收赋税,整顿武备);征敛(亦作“征敛”)

名词

(1) 赋税

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孟子·尽心下》

(2) 又如:征役(赋税与徭役)

(3) 姓

动词

(1) (会意。从微省、壬。行于微而闻达。本义:征召)

(2) 同本义

徵,召也。——《说文》

徵,召也。——《尔雅》

以量度成贾而徵徴。——《周礼·司市》

各掌其县之政令徵比。——《周礼·县正》

徵唯所欲。——《仪礼·乡射礼》

王使来徵聘。——《左传·宣公九年》

发征期会。——《史记·货殖列传》

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征拜尚书。

(3) 又如:征引(征召引用);征令(征召及施令);征吏(谓召用佐吏);征车(古代征召贤达使用的车子);征守(谓天子征召守国的诸侯)

(4) 求取;索取

物贱之征贵。——《史记·货殖列传》

贵之征贱。

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会征促织。

(5) 又如:征乞(求取);征索(索取);征须(求取);征贿(求取贿赂);征求(求索)

(6) 追究;追问

寡人是征。——《左传·僖公四年》

(7) 证明;验证

念用庶征。——《书·洪范》

征为五声。——《左传·昭公元年》

用牲,加书征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怪其无征。——《后汉书·张衡传》

(8) 又如:征验;征圣(验证于前圣的遗教);征象(验证);征效(效验)

名词

(1) 征兆;迹象

明征定保。——《书·胤征》

休征嘉应。——《汉书·平帝纪赞》

候善恶之征。——《汉书·艺文志》

征兆必报。——《汉书·儿宽传》

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征。——《荀子》

征于色。——《孟子·告子下》

(2) 又如:征迹(迹象);征怪(怪异的征兆);征咎(灾祸的征兆);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兆);征效(征兆) “徵”

英文翻译

invade, attack, conquer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zhin1 [台湾四县腔] tsiin1 [客英字典] zhin1 [客语拼音字汇] zin1 [陆丰腔] zhin1 [东莞腔] zin1 [宝安腔] zin1 [海陆丰腔] zhin1
◎ 潮州话:zêng1(cheng) dêng1(t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諸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jĭɛncjeng/tjeng
zhú [zhu]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EPI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MSO
四角: 31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 chuò)。本义:追赶)

(2) 同本义 (含有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

逐,追也。——《说文》

丧马勿逐。——《易·暌》

良马逐。——《易·大畜》

乘白龟兮逐文鱼。——《楚辞·河伯》

遂逐齐师。——《左传·左公十年》

孺卿逐捕。——《汉书·李广苏建传》

简子怒,驱车逐之。—— 马中锡

中山狼传》

噪而相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急逐弗失。——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逐逐(追逐;急于得利);逐驾(追随尊驾;跟随君主左右);逐胜(乘胜追击敌人);逐射(骑马追射以赌输赢);逐利(追逐利润);逐兔(追逐兔子。比喻争夺帝位)

(4) 驱逐

文公逐 卫侯而立 叔武。——《公羊传》

去年为尔逐黄雀,雨多屋漏泥土落。——唐· 冯著《燕衔泥》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李斯《谏逐客书》

(5) 又如:逐夫(被拼斥、放逐的人);逐客(驱逐由外国来本国游说或做官的人;指被朝廷贬谪外放的人;赶走来访的客人)

(6) 放逐;流放

信非吾罪而弃逐合,何日夜而忘之?——《楚辞·九章·哀郢》

后先生盖千祀兮,余逐而浮湘。——柳宗元《吊屈原赋》

(7) 又如:逐迁(放逐贬谪)

(8) 竞争

遂于计谋。——《韩非子·五蠹》

(9) 又如:逐兔(比喻争天下);逐势(竞逐权势);逐走(赛跑);逐争(争夺)

(10) 追求

任君逐利轻汇海,莫把风涛似妾轻。——唐· 刘得仁《贾妇怨》

逐利之情。——清· 黄宗羲《原君》

(11) 又如:逐奇(追求新奇);逐文(追求辞藻文采);逐名趋势(追求名声和权势);逐利(求取好处)

(12) 流荡

故《风》之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之也。——《荀子》

(13) 随,跟随

逐流牵荇叶,沿岸摘芦苗。——唐· 储光羲《江南曲》

凉逐之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14) 又如:逐便(乘便,顺便);逐时(随时);逐队(随众而行);逐群(随群)

副词

依次,按顺序 。如:逐步;逐个;逐年;逐日;逐一(一个一个地,逐个);逐句(按句子次序,一句一句地);逐字(一字一字地)

英文翻译

chase, expel; one by one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k8 giuk7 lak7 [梅县腔] chuk8 [陆丰腔] chuk8 [客英字典] chuk8 [台湾四县腔] cuk8 giuk7 lak7 [宝安腔] cuk8 [东莞腔] cuk8 [客语拼音字汇] cug6 dag5 z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driuk/diukɖʰĭ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