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谜

shī mí [ shi mi]
繁体 詩謎
注音 ㄕ ㄇ一ˊ

词语释义

1.以诗句为谜面的谜语。 2.敲诗。又称"打诗宝"。其法以长四五寸长的纸条﹐摘录古人诗一句﹐而于句中隐去一字﹐注于纸尾﹐以封套笼之﹐不令外见。别配四字﹐与纸尾原字﹐书于句旁。猜者就五字中选择一字﹐选中为胜。

词语解释

  1. 以诗句为谜面的谜语。

    宋 洪迈 《夷坚甲志·诗谜》:“ 元祐 间,士大夫好事者取达官姓名为诗谜,如‘雪天晴色见虹蜺,千里江山遇帝畿,天子手中朝白玉,秀才不肯著麻衣’,谓 韩公 絳 、 冯公 京 、 王公 珪 、 曾公 布 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末云:]小生猜诗谜社家,风流 隋何 ,浪子 陆贾 。”《红楼梦》第二二回:“刚才我忘了,为什么不当着老爷,攛掇着叫你作诗谜儿?”

  2. 敲诗。又称“打诗宝”。其法以长四五寸长的纸条,摘录古人诗一句,而于句中隐去一字,注于纸尾,以封套笼之,不令外见。别配四字,与纸尾原字,书于句旁。猜者就五字中选择一字,选中为胜。

引证解释

⒈ 以诗句为谜面的谜语。

宋洪迈《夷坚甲志·诗谜》:“元祐间,士大夫好事者取达官姓名为诗谜,如‘雪天晴色见虹蜺,千里江山遇帝畿,天子手中朝白玉,秀才不肯著麻衣’,谓韩公絳、冯公京、王公珪、曾公布也。”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末云:]小生猜诗谜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
《红楼梦》第二二回:“刚才我忘了,为什么不当着老爷,攛掇着叫你作诗谜儿?”

⒉ 敲诗。又称“打诗宝”。其法以长四五寸长的纸条,摘录古人诗一句,而于句中隐去一字,注于纸尾,以封套笼之,不令外见。别配四字,与纸尾原字,书于句旁。猜者就五字中选择一字,选中为胜。

诗谜的国语词典

以诗句制成的谜语。

诗谜的网络释义

诗谜

  • 诗谜,谜语的一种,以诗为谜面。也称敲诗、打诗宝。包括字谜、物谜、事谜等。如杜牧的《咏鹭鸶》:“霜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 诗谜造句

    一位人称“土秀才”的年轻放排工出诗谜给同伴猜。
    两人辛苦了一个下午一无所获,却不想被一句“牢骚”点开了些须毛塞,虽说离解开全部诗谜还差了很远,总也算是个进步。
    此外,陶诗会期间,主办方还邀请了小学生诗歌爱好者们参观南风古灶等佛山景区,并且进行猜诗谜、寻诗探险、逛原创市集等文艺活动。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他隐藏在诗谜里的情况,都是她无意间泄露的。
    字谜、诗谜,事迷、物谜等着博学的你来猜。
    连自己女朋友的诗谜就猜不出来,说明你配不上她!真是丢人,猜不出就放手算了,紧倒缠到别个做啥子嘛!网易网友。
    灯谜向来与古诗词有不解之缘,谜作者每每喜欢采撷诗词名句入谜,或成谜面,或为谜底,诗谜合璧,提升了灯谜的雅韵趣味。
    诗谜、暗语、神秘的女公关主管、高深莫测的小吃店老板……此案破获过程的惊险和曲折程度,绝对不比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逊色。
    唐诗宋词为我国文坛上的两大瑰宝,但在诗谜方面,却是宋盛于唐,而词谜直到明清时期才有大的发展。
    诗谜独立于歌谣谜后,除与歌谣谜的共同点外,也具有自己的特色。

    汉字详情

    shī [shi]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FF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VGDI
    四角: 347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2) 同本义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诗,志也。——《说文》

    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

    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诗筒(装诗稿的竹筒);诗瓢(放诗稿的瓢勺);诗友(以诗词唱和的朋友);诗虎(作成诗句的灯谜);诗流(诗的流别系统);诗案(因诗获罪的案件);诗眼(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一个字);诗债(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诗传(诗集);诗狱(因诗篇的内容为言官所检举而引发的文字狱)

    (4) 指《诗经》。在古语中凡称“诗曰”、“诗云”都是指《诗经》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梁惠王上》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诗什(《诗经》以十篇为一单位,编为一卷,因乃名为一什);诗序(《诗经》的序);诗教(《诗经》的教化功能);诗传(《诗经》的注解)

    (6) 诗人 。如:诗公(对诗人的尊称);诗手(诗人);诗侣(诗友);诗囚(指苦吟诗人。因其诗境艰涩困苦,如被囚禁一般);诗奴(轻视下乘的诗家。好作诗或绝无佳篇);诗宗(对诗人的敬称词);诗翁(负有盛名而年岁已高的诗人);诗圣(有极高成就的诗人)

    (7) 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 。如:诗景(优美的景色);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诗

    动词

    (1) 诵诗;作诗;赋诗歌颂

    能造者其必诗,敢往者无不赋。——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2) 又如:诗功(作诗的功力);诗酒(做诗与饮酒);诗道(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诗牌(用以题诗的木板);诗怀(做诗怀念)

    英文翻译

    poetry; poem, verse, ode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 潮州话:si1

    宋本广韵

    [mi]
    部首: 226
    笔画: 11
    五笔: YOPY
    五行:
    仓颉: IVYFD
    四角: 3973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言,迷声。本义:谜语)

    (2) 同本义

    谜,隐言也。——《广韵》。按,谜是后起字

    (3) 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文心雕龙·谐隐》

    (4) 又如:猜谜;谜语;灯谜(贴在灯上的谜语)

    (5) 没有弄清楚的事物 。如:难解之谜

    英文翻译

    riddle, conundrum; puzzle

    方言集汇

    ◎ 粤语:mai4 ma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