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舌

shī shé [ shi she]
繁体 詩舌
注音 ㄕ ㄕㄜˊ

词语释义

1.吟诗之口。舌﹐借指口。

词语解释

  1. 吟诗之口。舌,借指口。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廷谳》:“各含悲眼看,顷刻踏危机。一生诗舌偏为祟。孤灯夜雨,枯树寒灰,都付予圜室萤飞。”

引证解释

⒈ 吟诗之口。舌,借指口。

明陈汝元《金莲记·廷谳》:“各含悲眼看,顷刻踏危机。一生诗舌偏为祟。孤灯夜雨,枯树寒灰,都付予圜室萤飞。”

诗舌的网络释义

诗舌

  • 诗舌是汉语词汇,读音shīshé,意思是吟诗之口。
  • 汉字详情

    shī [shi]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FF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VGDI
    四角: 347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2) 同本义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诗,志也。——《说文》

    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

    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诗筒(装诗稿的竹筒);诗瓢(放诗稿的瓢勺);诗友(以诗词唱和的朋友);诗虎(作成诗句的灯谜);诗流(诗的流别系统);诗案(因诗获罪的案件);诗眼(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一个字);诗债(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诗传(诗集);诗狱(因诗篇的内容为言官所检举而引发的文字狱)

    (4) 指《诗经》。在古语中凡称“诗曰”、“诗云”都是指《诗经》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梁惠王上》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诗什(《诗经》以十篇为一单位,编为一卷,因乃名为一什);诗序(《诗经》的序);诗教(《诗经》的教化功能);诗传(《诗经》的注解)

    (6) 诗人 。如:诗公(对诗人的尊称);诗手(诗人);诗侣(诗友);诗囚(指苦吟诗人。因其诗境艰涩困苦,如被囚禁一般);诗奴(轻视下乘的诗家。好作诗或绝无佳篇);诗宗(对诗人的敬称词);诗翁(负有盛名而年岁已高的诗人);诗圣(有极高成就的诗人)

    (7) 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 。如:诗景(优美的景色);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诗

    动词

    (1) 诵诗;作诗;赋诗歌颂

    能造者其必诗,敢往者无不赋。——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2) 又如:诗功(作诗的功力);诗酒(做诗与饮酒);诗道(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诗牌(用以题诗的木板);诗怀(做诗怀念)

    英文翻译

    poetry; poem, verse, ode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 潮州话:si1

    宋本广韵

    shé [she]
    部首: 614
    笔画: 6
    五笔: TDD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JR
    四角: 20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2) 同本义

    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说文》

    兑为口舌。——《易·说卦》

    心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舌举(舌翘起而不能动。指理屈词穷);舌挢不下(翘起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的样子);舌刺刺(形容嘴舌不停地说话);舌敞唇穿(舌烂辰破,舌烂唇干);舌簧(巧舌);舌干唇焦(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反复申说、劝道。也作舌敝唇焦)

    (4) 代指言语

    云而使舌。人体委与之。——《国语·周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驷不及舌。——《论语·颜渊》

    (5) 又如:舌辩(能言善辩;争辩);舌摇簧鼓(满嘴胡说;大发议论);舌敝耳聋(指言者舌敝,听者耳聋。意为议论纷繁);舌辨(口才敏捷);舌锋(谓言词犀利);舌人(古代的翻译官);舌端月旦(用言语评论人物);舌剑唇枪(比喻言辞锋利。也作“唇枪舌剑”);舌灿莲花(比喻能言善道)

    (6) 指畚箕外伸的部分。也泛称舌状物 。如:帽舌;鞋舌;火舌

    (7) 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

    遒人以木铎徇于路。——《书·胤征》。孔传:“木铎,金铃木舌。”

    英文翻译

    tongue; clapper of bell; KangXi radical 135

    方言集汇

    ◎ 粤语:sit3 sit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t8 [陆丰腔] sat8 [台湾四县腔] sat7 set8 [客英字典] set8 [海陆丰腔] sat7 [梅县腔] shat8 [客语拼音字汇] sad6 sed6 [东莞腔] set8 [宝安腔] set8
    ◎ 潮州话:zi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五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下刮黠合入聲合口二等ghruat/hoatɣw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