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臞

shī qú [ shi qu]
繁体 詩臞
注音 ㄕ ㄑㄨˊ

词语释义

1.亦作"诗癯"。 2.清瘦的诗人。

词语解释

  1. 亦作“ 诗癯 ”。清瘦的诗人。

    元 张可久 《湘妃怨·德清长桥书事》曲:“小阑干扶我诗臞。” 清 厉鹗 《夏日卧疾诚夫惠杏酪一器作此谢之》诗:“珍重携来情不浅,食经端为起诗癯。”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诗癯”。清瘦的诗人。

元张可久《湘妃怨·德清长桥书事》曲:“小阑干扶我诗臞。”
清厉鹗《夏日卧疾诚夫惠杏酪一器作此谢之》诗:“珍重携来情不浅,食经端为起诗癯。”

诗臞的网络释义

诗臞

  • 诗臞是汉语词语,拼音是shī qú,指清瘦的诗人。
  • 汉字详情

    shī [shi]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FF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VGDI
    四角: 347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2) 同本义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诗,志也。——《说文》

    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

    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诗筒(装诗稿的竹筒);诗瓢(放诗稿的瓢勺);诗友(以诗词唱和的朋友);诗虎(作成诗句的灯谜);诗流(诗的流别系统);诗案(因诗获罪的案件);诗眼(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一个字);诗债(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诗传(诗集);诗狱(因诗篇的内容为言官所检举而引发的文字狱)

    (4) 指《诗经》。在古语中凡称“诗曰”、“诗云”都是指《诗经》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梁惠王上》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诗什(《诗经》以十篇为一单位,编为一卷,因乃名为一什);诗序(《诗经》的序);诗教(《诗经》的教化功能);诗传(《诗经》的注解)

    (6) 诗人 。如:诗公(对诗人的尊称);诗手(诗人);诗侣(诗友);诗囚(指苦吟诗人。因其诗境艰涩困苦,如被囚禁一般);诗奴(轻视下乘的诗家。好作诗或绝无佳篇);诗宗(对诗人的敬称词);诗翁(负有盛名而年岁已高的诗人);诗圣(有极高成就的诗人)

    (7) 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 。如:诗景(优美的景色);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诗

    动词

    (1) 诵诗;作诗;赋诗歌颂

    能造者其必诗,敢往者无不赋。——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2) 又如:诗功(作诗的功力);诗酒(做诗与饮酒);诗道(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诗牌(用以题诗的木板);诗怀(做诗怀念)

    英文翻译

    poetry; poem, verse, ode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 潮州话:si1

    宋本广韵

    [qu]
    部首: 444
    笔画: 22
    五笔: EHHY
    仓颉: BBUG
    四角: 76215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消瘦

    臞,少肉也。从肉,瞿声。字亦作癯。——《说文》

    臞,瘠也。——《尔雅·释言》

    形容甚臞。——《史记·司马相如传》

    (2) 集解:“瘦也。”

    癯瘠改貌。——《史记·安陆昭王碑文》

    (3) 如:臞小(瘦小);臞仙(旧时指身体清瘦而精神矍铄的老人);臞然(清瘦貌);臞瘠(犹瘦弱);臞儒(清瘦的儒者。含有隐居不仕之意)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其俱平聲合口三等gyo/giugʰ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