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纸

shì zhǐ [shi zhi]
繁体 試紙
注音 ㄕˋ ㄓ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即试卷。

用化学指示剂浸过的纸条,用来检验物质呈酸性、碱性或中性。如石蕊试纸。

词语解释

  1. 即试卷。

    《旧唐书·苗晋卿传》:“ 玄宗 大集登科人,御 花蕚楼 亲试,登第者十无一二;而 奭 ( 张奭 )手持试纸,竟日不下一字,时谓之‘曳白’。”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防慎不至》:“先是名第定矣,无何写録之际,仰泥落击翻砚瓦,污试纸。”《宋史·选举志一》:“试纸,长官印署面给之。”参见“ 试卷 ”。

  2. 用化学指示剂浸过的纸条,用来检验物质呈酸性、碱性或中性。如石蕊试纸。

引证解释

⒈ 即试卷。参见“试卷”。

《旧唐书·苗晋卿传》:“玄宗大集登科人,御花蕚楼亲试,登第者十无一二;而奭(张奭 )手持试纸,竟日不下一字,时谓之‘曳白’。”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防慎不至》:“先是名第定矣,无何写録之际,仰泥落击翻砚瓦,污试纸。”
《宋史·选举志一》:“试纸,长官印署面给之。”

⒉ 用化学指示剂浸过的纸条,用来检验物质呈酸性、碱性或中性。如石蕊试纸。

试纸的国语词典

考试卷。

试纸的网络释义

试纸

  • 试纸,指用化学药品浸渍过的、可通过其颜色变化检验液体或气体中某些物质存在的一类纸。
  • 试纸造句

    检查组人员用广谱试纸检测酸碱度,发现部分外地产的青鲈、鱿鱼呈酸性,怀疑使用化学品进行加工,随后抽样带回检测。
    我们用一条石蕊试纸来试验这液体是不是酸性的。
    从石蕊试纸显现出的这种物质呈酸性。
    去商店买了个家用测孕试纸。
    记者在现场看到,检测人员将抽检蔬菜的每个部位剪下放入试杯当中,然后放入纯净水并锤碎,随后用吸管将其中的汁液点在检测试纸上。
    过去,家用早孕检测试纸是相当昂贵的。
    试纸粘墨香,金笔下千言。思虑心平定,谨慎落笔闲。且喜平常度,切忌神慌乱。畅游题海后,金榜题君名。六月高考了,祝你成功。
    用玻璃蘸取月球土壤浸出液,放在试纸上,纸上隐现了父母的背影。
    尿糖侧定目前多用试纸法。
    目的:探讨干化学试纸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的临床应用价值。
    用早孕试纸要怀孕多久才能检查出来?
    大多数血糖仪使用含有氧化酶的小的塑料试纸。
    做个试验吧,能把蓝色的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掌握排卵期是掌握怀孕时间的最好方法,而排卵试纸就能够让你更加准确地通过对促黄体素的检测了解排卵的具体日期。
    方法:应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研制磺胺二甲基嘧啶胶体金试纸条。
    这里的“白卷”其实不白,科举时的“曳白”才是真白,如唐玄宗时那些“手持试纸,终日不成一字”的南郭先生。
    维生素是强还原剂,很容易和血糖试纸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干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宫外孕用试纸能试出来吗?早孕试纸不但不能确定是否为宫外孕,甚至有时都不能准确判断是否怀孕。
    本机是专门测试纸管,胶管,纸罐之横压强度,或一般小型包装容器之抗压能力。
    当然了,原则就像一个石蕊试纸试验。

    汉字详情

    shì [shi]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A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VIPM
    四角: 33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2) 同本义

    试,用也。——《说文》

    明试以功。——《虞书》

    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

    师干之试。——《诗·小雅·采芑》

    兵革不试。——《礼记·乐记》

    吾不试。——《论语》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

    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

    (3) 又如:试兵(用兵)

    (4) 尝试

    试,尝也。——《广雅》

    不可试也。——《易·无妄》

    臣请试之。——《战国策·秦策》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试啼(试着啼哭);试药郎中(方言。庸医诊病时以病试药);试试缩缩(即畏畏缩缩,不敢大胆前进);试水(尝试品尝茶水)

    (6) 初次使用

    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试酌(初饮)

    (8) 试验

    试用于今日,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出师表》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试守(试任某一官职);试儿(旧时试测小儿性情和志趣的习俗。也称“抓周”、“试周”);试晬(周岁测试小孩);试艺(试验才艺);试年庚(古时风俗在除夕夜聚博,以胜负来作为来年运气的征兆)

    (10) 考查;考试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 公瞿然注视。——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试验(考查;验证);试判(考试);试官(主持考试的官)

    (12) 试探;刺探

    白发不相负,青阳始试旬。——清· 王夫之《元日折梅次定山韵》

    (13) 又如:试风头(剌探情况);试旬(探求;探寻)

    (14) 通“弑”。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等行为

    受命之臣,专征云试。——《汉书》

    副词

    相当于“姑且”

    王试出兵以观之。——《史记·周本纪》

    英文翻译

    test, try, experi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3
    ◎ 潮州话:ci3

    宋本广韵

    zhǐ [zhi]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QA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MHVP
    四角: 221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2) 同本义

    纸,絮也,一曰苫也。——《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

    令逵自选《公羊》 严、 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后汉书·贾逵传》

    (3) 又如:纸撚儿(用易燃纸搓成的点火纸卷儿);纸标儿(纸做的出售标志);纸筋(用于做纸浆的废纸);纸阄(带有标记的纸片,用于拈韵);纸衣(以纸制成的衣服)

    (4) 冥钱,旧俗为祭奠鬼神而焚化的纸钱

    弄得我们少香没纸,血食全无。——《西游记》

    (5) 又如:纸劄(纸糊的冥器);纸锞(纸钱);纸扎(纸糊的冥器);纸元宝(有金色或银色纸糊制的元宝形冥钱。迷信用品)

    (6) 文契,字据

    把小的驴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还不发出纸来。——《儒林外史》

    量词

    (1) 书信、文件的张;件

    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颜氏家训》

    (2) 又如:一纸空文;纸半张(即半张纸。比喻微不足道);太宗真迹六百纸

    英文翻译

    paper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