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弦歌

shì xián gē [ shi xian ge]
繁体 試弦歌
注音 ㄕˋ ㄒ一ㄢˊ ㄍㄜ

词语释义

谓任县令。寓用礼乐治民﹑有政绩之意。语本《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词语解释

  1. 谓任县令。寓用礼乐治民、有政绩之意。语本《论语·阳货》:“子之 武城 ,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 对曰:‘昔者 偃 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 偃 之言是也!’”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李太白》:“予按 李阳冰 作 太白 《草堂集》序云:‘ 阳冰 试弦歌於 当涂 ,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

引证解释

⒈ 谓任县令。寓用礼乐治民、有政绩之意。

语本《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
宋洪迈《容斋随笔·李太白》:“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 阳冰试弦歌於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

试弦歌的网络释义

试弦歌

  • shì xián ɡē
  • 1.谓任县令。寓用礼乐治民﹑有政绩之意。语本《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 汉字详情

    shì [shi]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A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VIPM
    四角: 33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2) 同本义

    试,用也。——《说文》

    明试以功。——《虞书》

    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

    师干之试。——《诗·小雅·采芑》

    兵革不试。——《礼记·乐记》

    吾不试。——《论语》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

    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

    (3) 又如:试兵(用兵)

    (4) 尝试

    试,尝也。——《广雅》

    不可试也。——《易·无妄》

    臣请试之。——《战国策·秦策》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试啼(试着啼哭);试药郎中(方言。庸医诊病时以病试药);试试缩缩(即畏畏缩缩,不敢大胆前进);试水(尝试品尝茶水)

    (6) 初次使用

    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试酌(初饮)

    (8) 试验

    试用于今日,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出师表》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试守(试任某一官职);试儿(旧时试测小儿性情和志趣的习俗。也称“抓周”、“试周”);试晬(周岁测试小孩);试艺(试验才艺);试年庚(古时风俗在除夕夜聚博,以胜负来作为来年运气的征兆)

    (10) 考查;考试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 公瞿然注视。——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试验(考查;验证);试判(考试);试官(主持考试的官)

    (12) 试探;刺探

    白发不相负,青阳始试旬。——清· 王夫之《元日折梅次定山韵》

    (13) 又如:试风头(剌探情况);试旬(探求;探寻)

    (14) 通“弑”。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等行为

    受命之臣,专征云试。——《汉书》

    副词

    相当于“姑且”

    王试出兵以观之。——《史记·周本纪》

    英文翻译

    test, try, experi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3
    ◎ 潮州话:ci3

    宋本广韵

    xián [xian]
    部首: 312
    笔画: 8
    五笔: XYX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YVI
    四角: 10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左为“弓”,右为“丝”。弓弦是用丝做成的。本义:弓弦)

    (2) 同本义

    弦,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说文》

    无待韦弦。——《文选·王文宪集序》

    故佩弦以自急。——《韩非子·观行》

    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抚弦登陴。——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又如:弦箭(弦上之箭);弦栝(弓弦和箭末扣弦处)

    (4) 弓弩 。如:弦刃(弓和刀);弦木(指弓);弦矢(弓箭)

    (5) 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

    弦而鼓之。——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朝歌夜弦。——唐· 杜牧《阿房宫赋》

    转轴拨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小弦切切

    (6) 又如:弦徽(琴弦与琴徽;系琴弦之绳。后也指琴面上的标志);弦乐(丝弦乐器);弦子(胡琴);弦吹(泛称弦管乐);弦柱(乐器上绾丝的柱子);弦桐(琴的别名。以桐木为造琴良材,故名)

    (7) 弦乐器

    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吕氏春秋》

    (8) 又如:弦子(胡琴);弦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弦柱(乐器绾丝之柱);弦乐(丝弦乐器);弦子(三弦)

    (9) 弦乐器弹奏出的声音

    管清疑警鹤,弦巧似娇莺。——唐·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

    (10) 又如:弦歌(歌泳诵读,也指儒家的礼乐教化);弦节(琴瑟之节拍);弦外之音(同“絃外之音”。喻指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

    (11) ∶连结曲线上两点的直线;特指曲线上正割的两个交点之间的线段

    (1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所对的边)

    勾三、股四、弦五。——《周髀算经》

    (13) 四分之一

    (14) 地平圈按四分之一划分的一个部分或相当于这一部分的基本方位点

    (15) 月球公转的四分之一。即上弦是月球在太阳之东90°时的位相,下弦是月球在太阳之西90°时的位相。如:上弦;下弦

    (16) 半圆形的月亮

    月中分谓之弦。——《论衡·四讳》

    (17) 又如:弦朔(指农历每月的初七、初八、廿二、廿三日(弦日)和初一(朔日));弦晦;弦望(月相变化)

    (18) ∶形成直角的三体的一种组态,尤指太阳系中太阳位于90°角顶点的组态

    (19) 周代国名 。春秋时为楚所灭。故城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南

    楚人灭 弦, 弦子奔 黄。——《春秋》

    (20) 〈方〉∶发条 。如:上弦;钟弦

    (21) 弦脉。中医指脉气紧张,是脉象之一

    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红楼梦》

    (22) 又如:弦怯(指弦脉虚弱);弦芤(切脉时如同指按丝弦、浮大中空)

    (23) 姓

    (1) 弹奏琴瑟等弦乐器

    北面而弦。——《礼记·乐记》。注:“谓鼓琴瑟也。”

    匡坐而弦。——《庄子·让王》

    春诵夏弦。——《礼记·文王世子》

    (2) 又如:弦音(拉弓弦的声音);弦琴(弹琴)

    (3) 安上弓弦

    弦大木为弓。——《后汉书》

    (4) 又如:弦弧(在曲木上张弦成弓)

    英文翻译

    string; hypotenuse, crescent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jyun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en2 [东莞腔] hen2 [梅县腔] hien2 [宝安腔] hen2 [沙头角腔] hen2 [台湾四县腔] hien2 [海陆丰腔] hien2 [陆丰腔] hian3 [客语拼音字汇] hia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田先開平聲開口四等ghen/henɣien
    [ge]
    部首: 427
    笔画: 14
    五笔: SKS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RNO
    四角: 176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2) 同本义

    歌,咏也。——《说文》

    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系传》

    不鼓缶而歌。——《易·离》

    歌永言。——《虞书》

    歌咏其声也,长言也。——《礼记·乐记》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魏风·园有桃》传

    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狂 接舆歌而过 孔子——《论语·微子》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对歌(一问一答地唱歌);高歌(放声歌唱);歌吹(歌唱,吹奏);歌鼓(歌唱并击鼓);歌戏(歌唱嬉戏)

    (4) 歌颂,赞美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竟竭蹶而趋之。——《荀子·儒效》

    诗人歌功。——扬雄《赵充国颂》

    (5) 又如:歌功(颂扬他人的功德);歌思(歌颂思慕);歌叹(歌颂赞叹)

    (6) 奏乐;伴奏

    歌于斯,哭于斯。——《礼记》

    往往会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7) 又指鸣叫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宋·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8) 作歌;作诗

    夫也不良,歌以讯止。——《诗·陈风·墓门》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歌曲;歌词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校歌;民歌;国歌;歌头曲尾(诗歌和散曲联唱的一种歌曲形式);歌味(歌曲的风味);歌儿(歌曲);歌章(歌曲。音乐一曲为一章,故称)

    (3) 诗体的一种 。如:《长恨歌》;歌行(古代乐府诗的一体);歌诗(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4) 古用同“哥”。一指兄长;一指父亲 。如:歌歌(同“哥哥”。指父亲)

    英文翻译

    song, lyrics; sing, chant; praise

    方言集汇

    ◎ 粤语:go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1 [梅县腔] go1 go2 [宝安腔] go1 [东莞腔] go1 [海陆丰腔] go1 [客英字典] go1 [台湾四县腔] go1 [客语拼音字汇] go1 [陆丰腔] go1
    ◎ 潮州话:g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俄平聲開口一等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