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诬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诋毁诬蔑。
宋 费衮 《梁谿漫志·毗陵东坡祠堂记》:“ 林希 之詆诬善类,而云公尝汲引之。” 明 方孝孺 《题朱子手帖》:“ 文公 西山 相与讲説者, 孔 、 孟 、 周 、 程 之正道,而 胡紘 、 沉继祖 辈极力詆诬,甚者欲寘之於死地。” 胡适 《<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偶有毁谤,又多出于仇敌之口,如 宋 儒詆诬 王安石 。”
引证解释
⒈ 诋毁诬蔑。
引宋费衮《梁谿漫志·毗陵东坡祠堂记》:“林希之詆诬善类,而云公尝汲引之。”
明方孝孺《题朱子手帖》:“文公西山相与讲説者, 孔、孟、周、程之正道,而胡紘、沉继祖辈极力詆诬,甚者欲寘之於死地。”
胡适《<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偶有毁谤,又多出于仇敌之口,如宋儒詆诬王安石。”
诋诬的网络释义
诋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氐(
)声。本义:诬蔑,毁谤)(2) 同本义
诋,毁也。——《广雅·释诂二》
诋毁也,辱也。——《汉书·刘向传》注
历诋公卿大臣。——《汉书·息夫躬传》
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墨子·修身》
(3) 又如:诋诟(诬蔑;毁谤);诋讦(诋毁攻击);诋辱(毁谤侮辱)
(4) 谴责
露表告将入关,因诋宦竖柄朝,垢蠹纪纲。——《新唐书》
(5) 骂
弟闻得世兄也诋尽流俗,性情中另有一番见解。——《红楼梦》
诋大酋当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欺
朔擅诋欺天子从官,当弃市。——《汉书》
(7) 抵赖,抵讳。用同“抵”
上责( 史)万岁, 万岁诋谰。——《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i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欺骗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佞誉诬谀。——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诬禄(假冒有功而受禄)
(3)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
诬善之人,其辞游。——《易·系辞》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诬去贤使君。
诬太守者。
(4) 又如:诬扳(犯罪的人诬告攀扯他人);诬罪(诬陷使人入罪);诬系(捏造事实,使人获罪);诬良为盗;诬言(诬罔之言。虚伪骗人的言辞);诬罔(诬蔑冤枉);诬诋(捏造事实以诋毁人);诬善(诬陷,欺骗善良)
(5) 抹杀
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隋· 王度《古镜记》
(6) 冤屈
其刑矫诬。——《国语·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