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讦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诋毁攻击。
《墨子·修身》:“譖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詆訐之民,无所依矣。” 毕沅 校注:“《説文》云:詆,訶也;訐,面相斥罪也。《玉篇》云:詆,都礼切;訐,居謁切,攻人之阴私也。”《文选·左思<三都赋序>》:“且夫玉巵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而论者莫不詆訐其研精,作者大氐举为宪章。” 刘良 注:“詆,呵也。訐,举也。”《宋史·文苑传一·郑起》:“ 起 负才倨傲,多所詆訐,数为羣小窘辱。” 清 戴名世 《再上韩慕庐大宗伯书》:“斥之者则其许之者也,録之者则其誚之者也,不能不相顾以骇,以羣不逞遂借以行其私,至於詆訐叫号而不可止。”
引证解释
⒈ 诋毁攻击。
引《墨子·修身》:“譖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詆訐之民,无所依矣。”
毕沅校注:“《説文》云:詆,訶也;訐,面相斥罪也。 《玉篇》云:詆,都礼切;訐,居謁切,攻人之阴私也。”
《文选·左思<三都赋序>》:“且夫玉巵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而论者莫不詆訐其研精,作者大氐举为宪章。”
刘良注:“詆,呵也。訐,举也。”
《宋史·文苑传一·郑起》:“起负才倨傲,多所詆訐,数为羣小窘辱。”
清戴名世《再上韩慕庐大宗伯书》:“斥之者则其许之者也,録之者则其誚之者也,不能不相顾以骇,以羣不逞遂借以行其私,至於詆訐叫号而不可止。”
诋讦的网络释义
诋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氐(
)声。本义:诬蔑,毁谤)(2) 同本义
诋,毁也。——《广雅·释诂二》
诋毁也,辱也。——《汉书·刘向传》注
历诋公卿大臣。——《汉书·息夫躬传》
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墨子·修身》
(3) 又如:诋诟(诬蔑;毁谤);诋讦(诋毁攻击);诋辱(毁谤侮辱)
(4) 谴责
露表告将入关,因诋宦竖柄朝,垢蠹纪纲。——《新唐书》
(5) 骂
弟闻得世兄也诋尽流俗,性情中另有一番见解。——《红楼梦》
诋大酋当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欺
朔擅诋欺天子从官,当弃市。——《汉书》
(7) 抵赖,抵讳。用同“抵”
上责( 史)万岁, 万岁诋谰。——《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