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界

dì jiè [ di jie]
注音 ㄉ一ˋ ㄐ一ㄝ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地界 dìjiè

(1) 两块土地之间的分界线

abuttals;the boundary of a piece of land

(2) 房地产的界址

butts and bounds

(3) 地方

这里是北京地界
dependency

词语解释

  1. 领土的边界。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 宋 苏辙 《四论熙河边事札子》:“ 元祐 以来,朝廷怀柔 夏 人如恐不及,地界之议将成而絶者屡矣。” 宋 李心传 《旧闻正误》卷二:“ 熙寧 六年,北人遣 肃禧 来议地界事,詔 韩玉汝 馆伴。”

  2. 田地的边界。

    吴梦起 《兄弟俩》二:“没想到去年 玉祥 又闹着成立什么生产合作社,要把地界打乱。”

  3. 地方,地区。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其宗长及地界职司,初无纠举。” 清 李渔 《意中缘·返棹》:“一路行来,已到 杭州 地界。” 杨朔 《铁骑兵》:“鸡叫时,他们终于来到一个村子,敲开庄户人家的门,不弄饭吃,也不要睡觉,开口先问:‘老乡,你们这里是什么地界?’”

  4. 土地神,掌管某一地区的神。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齐推女》:“ 田先生 衣紫帔,据案而坐,左右解官等列侍。俄传教嘑地界。”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中》:“﹝道士﹞厉声曰:‘此处有地界无?’欻有二人,长才三尺,巨首儋耳,唯伏其前。”

引证解释

⒈ 领土的边界。

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
宋苏辙《四论熙河边事札子》:“元祐以来,朝廷怀柔夏人如恐不及,地界之议将成而絶者屡矣。”
宋李心传《旧闻正误》卷二:“熙寧六年,北人遣肃禧来议地界事,詔韩玉汝馆伴。”

⒉ 田地的边界。

吴梦起《兄弟俩》二:“没想到去年玉祥又闹着成立什么生产合作社,要把地界打乱。”

⒊ 地方,地区。

南朝梁任昉《奏弹刘整》:“其宗长及地界职司,初无纠举。”
清李渔《意中缘·返棹》:“一路行来,已到杭州地界。”
杨朔《铁骑兵》:“鸡叫时,他们终于来到一个村子,敲开庄户人家的门,不弄饭吃,也不要睡觉,开口先问:‘老乡,你们这里是什么地界?’”

⒋ 土地神,掌管某一地区的神。

唐牛僧孺《玄怪录·齐推女》:“田先生衣紫帔,据案而坐,左右解官等列侍。俄传教嘑地界。”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中》:“﹝道士﹞厉声曰:‘此处有地界无?’欻有二人,长才三尺,巨首儋耳,唯伏其前。”

地界的国语词典

土地的范围标识。

地界的网络释义

地界

  • 【词目】地界
  • 【拼音】dì jiè
  • 基本解释
  • (1) [abuttals;the boundary of a piece of land]∶两块土地之间的分界线
  • 例:这里是北京地界。
  • (2) [butts and bounds]∶房地产的界址
  • (3) [dependency]∶地方
  • 地界造句

    巍巍苍青山,杳然白浪水,却是说的倚剑派地界山水风情。
    桃儿在传达室门口,一见瓜儿抽皱摆囊的模样,就知道,出事了,赶紧拉她到僻静地界儿,问她“怎么了,跟我姐夫掐起来啦?”瓜儿摇摇头。
    陌灵派便置在一处高出云表峰峦雄伟的地界,山峦一字排开,琪花玉树,风月无边。
    富基、在富区地界内的声名无出其右者。
    圣上在羽林军与这些虎贲卫的拼死护送下才得以逃脱,一路上跨州越郡,终于来到这扬州地界。
    而‘四海’恰恰所标注着镇安的这片地界上,当中的一所混乱的中专职校,现在有一个建筑专业的班级,汇聚了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
    朴提出通过组织一些地界高等纹耀持有者到天界研修,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敬神亲神,以此来加强对地界亲神族势力的教育的沟通。
    临安城通往嘉兴城的官道上,距离嘉兴府地界十余里处,有一座奇崛的高山,名叫艾山。
    两人在林中过了五日,终于走到了一家市集,陶寒亭找人打听,才知已进入陕州地界。
    子峦,按照我们的速度,我们走出广顺关也差不多二十里地了,现在已经是塔鲁木卫的地界了。
    说的是楚朝潇湘地界,有湖名洞庭,八百里烟波浩荡,衔远山,吞白浪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骑马走了三天,林振杰就来到了颖昌府的地界,这里是一座小镇。
    两国开衅,无论胜负,军队俱不得冲突窜入指定战地界限以外之地。
    为了准确地界定“钓鱼执法”,笔者首先列举多起“钓鱼执法”案例,再由案例归纳定义,并通过对不同定义的比较,推导出“钓鱼执法”的准确定义。
    早已出了衡州地界了,随行的两位镖头一姓董一姓周,都是随文治和李胜宾开创局面的老功臣。
    别看大海茫茫无际,海上领域是用经纬线划分的,像陆地界线一样清晰严苛,不能越过分毫。
    听说了么,大清国气数将尽,张老乐托梦献旗,咱这涡阳地界,又要出真龙天子了!
    皓月当空,让整个休宁地界银装素裹。
    看着地界,就像东京的护国寺,这庙盖的,老有气势。
    除非他是其他方面派来的细作别有企图,否则即使魔鹰和冥眼没有注意到他,作为一个圣门地界的年轻武者也不会错过一年一度的圣门大比啊!

    汉字详情

    dì,de [di,de]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B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D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英文翻译

    earth; soil, ground;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ei6 d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陆丰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iih/dihdʰi
    jiè [jie]
    部首: 521
    笔画: 9
    五笔: LW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WOLL
    四角: 6022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2) 同本义

    界,境也。——《说文》。按,田畔也。

    界,垂也。——《尔雅》

    田边谓之界。——《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

    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墨子·号令》

    去门十里以为界。——《韩非子·五蠹》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至燕南界。——《战国策·燕策》

    迎公子于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境界危恶。——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界分(分界处;地界);界约(两国为明定疆界的界址而缔结的条约);界贼(扰乱国境的盗贼);界至(指边界)

    (4) 界限;范围

    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荀子·正议》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荀子·礼论》

    奢俭之中,以礼为界。——《后汉书·马融传》

    (5) 又如:界说(逻辑名词。即定义);界身子(北宋开封的一街巷名,为当时的商业区);界程(界限和范围);界墙(作为分界的墙壁)

    (6) 指某一特殊的境域

    蓬莱仙界海门通。——刘沧《宿题天霁寺诗》

    (7) 又如:境界;上界;下界;外界;租界

    (8) 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 。如:各界;知识界;新闻界;教育界

    (9) 自然界物质的三大基本分界之一 。如:植物界;动物界

    (10) 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 。如:古生界

    (11) 书纸上的行格,上下框为栏,直行为界 。如:界方(用以压纸的条状文具,也叫“界尺”);界行(纸或绢上的直行格);界笔(一种用于划直线的画笔)

    动词

    (1) 毗邻,毗连;接界

    三国之与秦壤界而患急。——《战国策·秦策》

    (2) 又如:东界黄海;界边(边界相接);界天(接天)

    (3) 划分

    瀑布飞流以界道。——孙卓《游天台山赋》

    (4) 又如:界破(划破);界别(划分;区别);界朱(用红笔划成行格);界路(交叉路口);界断(划断;分开)

    (5) 离间

    界 泾阳,抵穰侯而代之。—— 扬雄《解嘲》

    (6) 隔开 。如:界断(分隔开);界稻(农历十一月播种,次年四月收获的一种界于两年之间的稻);界隔(隔开);界障(界隔的屏障)

    英文翻译

    boundary, limit; domain; society; the world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5 gai5 [客英字典] gai5 [沙头角腔] gai5 [东莞腔] gai5 [海陆丰腔] gai5 [梅县腔] giai5 [陆丰腔] gai5 [宝安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gai4 giai4 gie4
    ◎ 潮州话:gai3 g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拜皆開去聲開口二等kraih/kaeyk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