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驳

píng bó [ ping bo]
繁体 評駁
注音 ㄆ一ㄥˊ ㄅㄛˊ

词语释义

评议和驳正﹔评论。

词语解释

  1. 评议和驳正;评论。

    元 吴莱 《送郑彦可南为莆田寄周公甫》诗:“发挥圣贤本根殖,评驳 迁 固 枝叶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历法·厘正历法》:“今后造历,悉照 洪武 、 永乐 旧式。读帝此旨,评驳精确,顿令星官缄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雨钱》:“秀才故旷达,亦不为怪。遂与评驳今古。”

引证解释

⒈ 评议和驳正;评论。

元吴莱《送郑彦可南为莆田寄周公甫》诗:“发挥圣贤本根殖,评驳迁固枝叶繁。”
明沉德符《野获编·历法·厘正历法》:“今后造历,悉照洪武、永乐旧式。读帝此旨,评驳精确,顿令星官缄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雨钱》:“秀才故旷达,亦不为怪。遂与评驳今古。”

评驳的网络释义

评驳

  • 元 吴莱 《送郑彦可南为莆田寄周公甫》诗:“发挥圣贤本根殖,评驳迁固枝叶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历法·厘正历法》:“今后造历,悉照洪武、永乐旧式。读帝此旨,评驳精确,顿令星官缄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雨钱》:“秀才故旷达,亦不为怪。遂与评驳今古。”
  • 汉字详情

    píng [ping]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GUH
    五行:
    吉凶:
    仓颉: IVMFJ
    四角: 3174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平声。本义:议论是非高下)

    (2) 同本义

    评,议也。——《广雅》

    评,评量。——《广韵》

    嵘品古今诗为评,言其优劣。——《南史·钟嵘传》

    蔡伯喈评之曰。——《世说新语·品藻》

    (3) 又如:评决(评定);评泊(量度或评论);评品(议论人或事物而定其高下);评跋(评论,量度);评断(评议决断);讲评(讲述和评论);评质(评价;品评)

    (4) 评判

    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商君书·赏刑》

    (5) 又如:评理(评判处理);评决(评判决定);评刑(批评刑法);评审(评判审核)

    名词

    (1) 评语;评论的话 。如:时评;社评;影评;短评;好评;书评;史评

    (2) 棃的一个部件

    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唐· 陆龟蒙《耒耜经》

    英文翻译

    appraise, criticize, evaluate

    方言集汇

    ◎ 粤语:ping4

    宋本广韵

    [bo]
    部首: 320
    笔画: 7
    五笔: CQQY
    五行:
    仓颉: NMKK
    四角: 741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马,从爻。甲骨文字形,右边是“爻”( yáo),表示马的毛色混杂,左边是“马”。本义:马毛色不纯)

    (2) 同本义

    驳,马色不纯也。——《说文》

    为驳马。——《易·说卦》

    皇驳其马。——《诗·豳风·东山》

    红白杂毛曰驳。——《文选·赭·白马赋》注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驳骏(毛色斑驳的骏马);乌驳马。又泛指颜色不纯

    黄白杂谓之驳。——《通俗文》

    白黑杂合谓之驳。——《汉书·梅福传》

    (4) 又如: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驳落(颜色斑驳)

    (5) 驳杂;庞杂

    纯而王,驳而伯。——《荀子·赋》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庄子·天下》

    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天论上》

    (6) 又如:驳错(交杂混乱);驳辞(杂乱的言辞)

    动词

    (1) 驳斥,反驳

    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晏子春秋》

    (2) 又如:批驳(书面否决下级的意见或要求;批评驳斥);驳审(否决原判);驳正(纠正错误)

    (3) 转载货物 。如:驳船;驳费(驳运的费用)

    (4) 〈方〉∶把岸或堤向外扩展 。如:这条堤还不够宽,再驳出去半米

    名词

    (1) 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

    (2) 驳船 。如:油驳

    英文翻译

    varicolored, variegated; m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bok3
    ◎ 潮州话:boh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