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泊

píng bó [ ping bo]
繁体 評泊
注音 ㄆ一ㄥˊ ㄅㄛˊ

词语释义

1.评说﹔评论。 2.思量﹐忖度。

词语解释

  1. 评说;评论。

    宋 朱耆寿 《瑞鹤仙·寿秦伯和侍郎》词:“教公议,细评泊。自和我以来,谋国多少, 萧 曹 卫 霍 。”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戏言取怨》:“戏言辩口,轻为评泊,亦足以取怨,得罪於人。” 清 钱谦益 《仿元微之何处生春草》诗之五:“施朱与著粉,评泊任墻东。”

  2. 思量,忖度。

    宋 史达祖 《蝶恋花》词:“几夜湖山生梦寐。评泊寻芳,只怕春寒里。”

引证解释

⒈ 评说;评论。

宋朱耆寿《瑞鹤仙·寿秦伯和侍郎》词:“教公议,细评泊。自和我以来,谋国多少, 萧曹卫霍。”
明叶盛《水东日记·戏言取怨》:“戏言辩口,轻为评泊,亦足以取怨,得罪於人。”
清钱谦益《仿元微之何处生春草》诗之五:“施朱与著粉,评泊任墻东。”

⒉ 思量,忖度。

宋史达祖《蝶恋花》词:“几夜湖山生梦寐。评泊寻芳,只怕春寒里。”

评泊的国语词典

评论。宋.朱耆寿〈瑞鹤仙.樱桃抄乳酪〉词:「教公议,细评泊。自和戎以来,谋国多少,萧曹卫霍。」宋.张炎〈摸鱼子.步高寒〉词:「乾坤静里闲居赋,评泊水经茶谱。留胜侣,更底用,林泉曳杖寻桑苎。」也作「评詙」、「评跋」。

评泊的网络释义

评泊

  • 【评泊】
  • 汉语拼音:píng pò
  • 注音一式: ㄆ|ㄥˊ ㄅㄛˊ
  • 释义:
  • 1、评论
  • 宋˙朱耆寿˙瑞鹤仙˙樱桃抄乳酪词:「教公议,细评泊。自和戎以来,谋国多少,萧曹 霍。」
  • 宋˙张炎˙摸鱼子˙步高寒词:「乾坤静里闲居赋,评泊水经茶谱。留胜侣,更底用,林泉曳杖寻桑苎。」亦作「评詙」、「评跋」。
  • 更取周济《词辨》,为徐珂评泊之。其跋曰:「及门徐仲可中翰,录《词辨》索予评泊,以示范。
  • 杨士奇跋曰:“《班马异同》三十五卷,相传作於须溪。观其评泊批点,臻极精妙,信非须溪不能。而《文献通考》载为倪思所撰,岂作于倪而评泊出于须溪耶?其语亦两持不决。”
  • 叶长盛 [清]字荣叔,号清江。昱季子,嘉定(今属上海市)诸生。书学沈周,画师陈淳。精于鉴别,晚居嘉树园,贫几不给,而几案间名品杂陈,次第评泊娓娓不倦。
  • 2、量度、思量、忖度
  • 宋·史达祖《蝶恋花·二月东风吹客袂》词:“几夜湖山生梦寐。评泊寻芳,只怕春寒里。”
  • 汉字详情

    píng [ping]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GUH
    五行:
    吉凶:
    仓颉: IVMFJ
    四角: 3174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平声。本义:议论是非高下)

    (2) 同本义

    评,议也。——《广雅》

    评,评量。——《广韵》

    嵘品古今诗为评,言其优劣。——《南史·钟嵘传》

    蔡伯喈评之曰。——《世说新语·品藻》

    (3) 又如:评决(评定);评泊(量度或评论);评品(议论人或事物而定其高下);评跋(评论,量度);评断(评议决断);讲评(讲述和评论);评质(评价;品评)

    (4) 评判

    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商君书·赏刑》

    (5) 又如:评理(评判处理);评决(评判决定);评刑(批评刑法);评审(评判审核)

    名词

    (1) 评语;评论的话 。如:时评;社评;影评;短评;好评;书评;史评

    (2) 棃的一个部件

    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唐· 陆龟蒙《耒耜经》

    英文翻译

    appraise, criticize, evaluate

    方言集汇

    ◎ 粤语:ping4

    宋本广韵

    bó,pō [bo,po]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R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HA
    四角: 36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白声。本义:停船)

    (2) 同本义

    西有鸾冈,洪崖先生乘鸾所憩泊也。——《水经注·赣水》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泊船;泊舟(船停泊靠岸);泊步(埠头,码头);泊主(船家);船泊港外

    (4) 栖止,停留

    独泊灵台侧。——唐· 陈子昂《古意》

    (5) 又如:漂泊

    形容词

    (1) 淡泊;恬静(心地安然,不为名利所动)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 又如:淡泊(不追求名利);泊如(水宽大的样子,恬淡无欲)

    (3) 水白貌 。如:泊柏(水波,浪花)

    (4) 通“薄”。轻微;不厚道

    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也。——《论衡·率性》

    (5) 又如:泊礼(薄礼);酒之厚泊

    (6) 另见

    英文翻译

    anchor vessel; lie at anchor

    方言集汇

    ◎ 粤语:bok6 paak3
    ◎ 客家话:[东莞腔] pak7 bok7 [陆丰腔] pok8 [梅县腔] pok7 [海陆丰腔] pok7 [客语拼音字汇] pog5 [沙头角腔] pak7 [客英字典] pok7 [宝安腔] pak7 [台湾四县腔] pok7
    ◎ 潮州话:bo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傍各鐸合入聲合口一等buakbʰuɑ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