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议

píng yì [ ping yi]
繁体 評議
注音 ㄆ一ㄥˊ 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评议 píngyì

(1) 评论是非

appraise sth.through discussion

(2) 商量;商议

与他评议
discuss;consult

词语解释

  1. 经议论而评定;评论。

    《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无牢狱,有罪,诸加评议便杀之,没入妻子为奴婢。” 唐 权德舆 《唐故太子右庶子王公神道碑铭序》:“ 李公 尝称公交道之深,评议之正,天下之人,以为知言。” 清 焦循 《阮中丞得陶陵鼎送置焦山邀同人以诗媵之》:“从此鼎入山,烟霞自深匿,评议任游人,永勿堕货殖。” 孙犁 《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不好评议。”

  2. 商讨;商议。

    宋 司马光 《答彭朝议书》:“足下位为朝大夫,任为部刺史,於朝政闕失,民间疾苦,愿不惜以时上闻,俟禁中降出,得与诸公评议协同者,即行之。”《三国志平话》卷上:“ 玄德 归宅,与二弟评议。”

引证解释

⒈ 经议论而评定;评论。

《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无牢狱,有罪,诸加评议便杀之,没入妻子为奴婢。”
唐权德舆《唐故太子右庶子王公神道碑铭序》:“李公尝称公交道之深,评议之正,天下之人,以为知言。”
清焦循《阮中丞得陶陵鼎送置焦山邀同人以诗媵之》:“从此鼎入山,烟霞自深匿,评议任游人,永勿堕货殖。”
孙犁《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不好评议。”

⒉ 商讨;商议。

宋司马光《答彭朝议书》:“足下位为朝大夫,任为部刺史,於朝政闕失,民间疾苦,愿不惜以时上闻,俟禁中降出,得与诸公评议协同者,即行之。”
《三国志平话》卷上:“玄德归宅,与二弟评议。”

评议的国语词典

商量、讨论而加以评断。

评议的网络释义

评议

  • 评议,指经议论而评定;评论。
  • 评议造句

    大家对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认真评议。
    经过专家评议,王叔叔的发明获得了专利权。
    我对戏曲的了解比较肤浅,所以不敢贸然加以评议。
    在本届冬奥会开赛前的最后时刻,经中国队教练组综合评议,韩晓鹏才勉强搭上了前往温哥华的末班车。
    传令官:评议会内部的官方职务,法师外交官的代表。传令官通常担任派往成员结社或其他评议会的信使或使节。
    人生并非悲剧,而是懊恼,这才是人生中的基本领情。人生之晨是工作,人生之午是评议,人生之夜是祷告。
    任人为贤自推荐民主评议选好人。评议造句。
    在小游园内,全国劳模、郑州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政委陈艳芳,向群众汇报了去年的工作,并邀请群众填写评议表。
    该公司将此次行风评议工作作为对供电优质服务的一次大检阅。
    从去年起,淄博市淄川区取消了打分表,采取“服务谁就由谁来评议”的开放式评议方法。
    摧毁库拉斯特之中的撒卡兰姆评议会是免不了的。不过,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还没完成。你必须把球体摧毁掉。
    记者了解到,经过前期部署发动,今年的民主评议工作正式进入集中评议阶段。
    镇领导班子成员、“两代表一委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群众代表组成“评委团”,现场举牌亮分,评议结果将作为干部年终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对基层乡站办所评议,着力解决基层存在的不正之风问题。
    清白不清白,请上述廉台;满意不满意,群众来评议。
    联系实际做好分析评议阶段各项工作,分析评议阶段。
    工作评议彰显监督的力量,评议。
    权力来自人民,权力服务人民;人民监督权力,人民评议权力。
    从高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实际出发,阐述如何加强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提高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质量。
    例,坚持以事说理,寓理于事的原则进行报道和评议,营造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的氛围。

    汉字详情

    píng [ping]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GUH
    五行:
    吉凶:
    仓颉: IVMFJ
    四角: 3174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平声。本义:议论是非高下)

    (2) 同本义

    评,议也。——《广雅》

    评,评量。——《广韵》

    嵘品古今诗为评,言其优劣。——《南史·钟嵘传》

    蔡伯喈评之曰。——《世说新语·品藻》

    (3) 又如:评决(评定);评泊(量度或评论);评品(议论人或事物而定其高下);评跋(评论,量度);评断(评议决断);讲评(讲述和评论);评质(评价;品评)

    (4) 评判

    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商君书·赏刑》

    (5) 又如:评理(评判处理);评决(评判决定);评刑(批评刑法);评审(评判审核)

    名词

    (1) 评语;评论的话 。如:时评;社评;影评;短评;好评;书评;史评

    (2) 棃的一个部件

    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唐· 陆龟蒙《耒耜经》

    英文翻译

    appraise, criticize, evaluate

    方言集汇

    ◎ 粤语:ping4

    宋本广韵

    [y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YQ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IK
    四角: 347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2) 同本义

    议,语也。——《说文》

    议,谋也。——《广雅》。按,谓论事之宜。

    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

    法而不议。——《荀子·王制》

    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

    (3) 又如:议计(商议合计);议妥(商量妥当);议婚(商谈联姻之事)

    (4) 评议是非

    议论证据古今。——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5) 又如:议勋(评议功勋);议语(谈论)

    (6) 选择

    乃议侑于宾。——《仪礼·有司彻》。注:“犹择也。”

    (7) 又如:议才(选拔人才)

    (8) 议处;议罪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9) 又如:议状(论罪定刑的文书);议处(清制对有过失的官吏,交吏部拟定处罚办法);议惩(评议罪刑给予惩处);议刑(议罪以定刑)

    (10) 议论,特指议论政事

    故圣人议多少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

    大功言而不议。——《礼记·闲传》

    (11) 通“仪”( )。忖度

    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

    昔先王议事以制。——《国语·郑语》。王引之云:“议,读为仪。”

    博学不可使议世。——《墨子·非儒》。王念孙云:“仪,议古字通。”

    名词

    (1) 意见、看法、判断或评价

    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资治通鉴》

    (2) 又如:议计(意见和计策);议论风生(比喻能言善道,语辞生动有味)

    英文翻译

    consult, talk over, discuss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j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