讻讻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詾詾”。
1.喧争貌,议论纷纭貌。 汉 桓宽 《盐铁论·利议》:“﹝诸生﹞议论无所依,如膝痒而搔背,辩讼公门之下,訩訩不可胜听。”《晋书·刘毅传》:“天下訩訩,但争品位,不闻推让,窃为圣朝耻之。”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一:“ 太祖 闻之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詾詾如此,奈何?’” 清 黄景仁 《大雷雨过太湖》诗:“华堂岂少失箸客,此时万口方詾詾。”
惊恐不安貌。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 云 遂随从,为 先主 主骑” 裴松之 注引《赵云别传》:“ 云 答曰:‘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 袁公 私明将军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詔始下,人情訩訩, 河北 转运使 李昭述 乘疾置日行数舍,开諭父老,众始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詾詾”。 喧争貌,议论纷纭貌。
引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议论无所依,如膝痒而搔背,辩讼公门之下,訩訩不可胜听。”
《晋书·刘毅传》:“天下訩訩,但争品位,不闻推让,窃为圣朝耻之。”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太祖闻之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詾詾如此,奈何?’”
清黄景仁《大雷雨过太湖》诗:“华堂岂少失箸客,此时万口方詾詾。”
⒉ 惊恐不安貌。
引《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答曰:‘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詔始下,人情訩訩, 河北转运使李昭述乘疾置日行数舍,开諭父老,众始安。”
讻讻的网络释义
讻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凶声。本义:争辩)
(2) 同本义
讻,说也。——《说文》。六书故引唐本说文,讼也。
讻,讼也。——《尔雅》
听漠漠而以为哅哅。——《荀子·解蔽》
穷凶势犹竞,杀伐声更讻。——宋· 曾巩《青云亭闲望》
不告于讻,在泮献功。——《诗·鲁颂·泮水》
辩讼公门之下,讻讻不可胜听。——《盐铁论》
(3) 又如:讻讻(喧扰);讻动(喧哗纷扰)。
(4) 恐吓
伊等技穷,知讻余不恸,乃赴南关质库。——清· 高绍陈《永清庚年纪略》
(5) 又如:讻惧(惊惧不安的样子)
名词
(1) 祸乱
昊天不傭,降此鞠讻。——《诗·小雅·节南山》
(2) 通“兇”。兇恶
家父作诵,以究王讻。——《诗·小雅·节南山》
英文翻译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凶声。本义:争辩)
(2) 同本义
讻,说也。——《说文》。六书故引唐本说文,讼也。
讻,讼也。——《尔雅》
听漠漠而以为哅哅。——《荀子·解蔽》
穷凶势犹竞,杀伐声更讻。——宋· 曾巩《青云亭闲望》
不告于讻,在泮献功。——《诗·鲁颂·泮水》
辩讼公门之下,讻讻不可胜听。——《盐铁论》
(3) 又如:讻讻(喧扰);讻动(喧哗纷扰)。
(4) 恐吓
伊等技穷,知讻余不恸,乃赴南关质库。——清· 高绍陈《永清庚年纪略》
(5) 又如:讻惧(惊惧不安的样子)
名词
(1) 祸乱
昊天不傭,降此鞠讻。——《诗·小雅·节南山》
(2) 通“兇”。兇恶
家父作诵,以究王讻。——《诗·小雅·节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