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剑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许劒 ”。 汉 刘向 《新序·节士》载: 吴季札 西聘 晋 ,带宝剑过 徐 。
徐君 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季子 心许之。还而 徐君 已死,遂挂其剑于墓树,曰:“吾心许之矣。” 徐 人嘉而歌之曰:“ 延陵季子 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后以“许剑”为不忘知交,心存知己之典。 元 柳贯 《袁文清墓下作》诗:“十年渍酒緜,不到 文清 墓,遥遥许劒心,梦寐伤迟莫。” 明 大同 《读谢翱传》诗:“南奔北走家何在? 七里滩 前许劒来。”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九:“数拒羣公饯,微吟许剑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许劒”。 汉刘向《新序·节士》载:吴季札西聘晋,带宝剑过徐。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引季子心许之。还而徐君已死,遂挂其剑于墓树,曰:“吾心许之矣。”
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后以“许剑”为不忘知交,心存知己之典。 元柳贯《袁文清墓下作》诗:“十年渍酒緜,不到文清墓,遥遥许劒心,梦寐伤迟莫。”
明大同《读谢翱传》诗:“南奔北走家何在? 七里滩前许劒来。”
清曹寅《赴淮舟行杂诗》之九:“数拒羣公饯,微吟许剑诗。”
许剑的网络释义
许剑 (词汇)
近义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午声。本义:应允,许可)
(2) 同本义
许,听也。——《说文》。按,听从其言也。
王子许。——《吕氏春秋·首时》。注:“诺也。”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知公大贤,许我伐无道之君如何?——《武王伐纣平话》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书·金滕》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其许寡人。——《战国策·魏策》
不可不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特许;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准许;默许;许认(同意,承认);许肯(应允);许允(答应)
(4) 同意,赞同
每自比于管仲、 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5) 事先答应给予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把我二姨儿许给皇粮庄头张家,指腹为婚。——《红楼梦》
(6) 又如:许香愿(对神佛有所祈求时,提出事后给予的某种酬谢);许人(应允与人);许字(许配,许婚,许嫁。都指允婚)
(7) 期望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 陆游《书愤》
(8) 又如:许身(立志,自我期许)
(9) 相信
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赵岐注:“许,信也。”
(10) 给予;奉献
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史记·剌客列传》
(11) 又如:以身相许;以身许国(许国:为国效命)
名词
(1) 处所,地方
地里又远关山阻,无计奈,谩登楼,空目断,故人何许?——《西厢记诸宫调》
不知何许人。——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古国名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姜姓。战国初期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故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
(3) 许昌的简称 。如:许都(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定都许昌,称许都。即今河南省许昌县);许洛(许昌、洛阳)
(4) 表示大约的数量
如是十许字。——宋· 洪迈《容斋续笔》
引之长丈许。——《聊斋志异·促织》
(5) 姓
副词
(1) 或许,可能 。如:他今天没来,许是生病了
数
(2) :表示约略估计的数量
赴河死者五万许人。——《后汉书》
自富阳至 桐庐一百许里。—— 吴均《与朱元思书》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代词
(1) 这样,这般
这江南方腊,起义已久,即渐而成,不想弄到许大事业。——《水浒传》
世间那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宋· 苏轼《次韵答文与可见寄》
(2) 又如:许些(许多);许大(这样大;偌大;很大);许来大(许大);许大粗(这么大、这么粗)
(3) 何,什么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容赴朔边?——唐· 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刀,佥(
)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2) 同本义
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
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
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
(3) 又如:剑锷(剑的锋刃);剑首(剑环。用玉或金属制成,上面镂刻有花纹);剑气(剑的光芒;比喻人的声望)
(4) 剑术 。如:剑士(剑术高明的人);剑仙(精于剑术的仙人)
动词
(1) 以剑杀人
剑斩虞常。——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 潘岳《马穫督诔序》
(2) 挟在胁下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