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着

jì zhe [ ji zhe]
繁体 記着
注音 ㄐ一ˋ ˙ㄓㄜ

词语释义

犹记得﹔记住。

词语解释

  1. 犹记得;记住。

    唐 李商隐 《即日》诗:“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水浒传》第一○二回:“有几句断词,尊官须记着。”《笔生花》第二回:“倒亏你记着又来提了,难道就不怕汝嫂多心见怪么?” 孙犁 《秀露集·关于<大墙下的红玉兰>的通信》:“你以前来信,叫我注意你在《收穫》上发表的作品,我是记着的。”

引证解释

⒈ 犹记得;记住。

唐李商隐《即日》诗:“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
《水浒传》第一〇二回:“有几句断词,尊官须记着。”
《笔生花》第二回:“倒亏你记着又来提了,难道就不怕汝嫂多心见怪么?”
孙犁《秀露集·关于<大墙下的红玉兰>的通信》:“你以前来信,叫我注意你在《收穫》上发表的作品,我是记着的。”

记着的网络释义

记着

  • 记着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ì zhe,犹记得;记住。
  • 记着造句

    发一条短信给你,说一句特别想你;寄一颗知心给你,愿一切平安归你;虽然不能去看你,心却时时在想你;记着有一首歌吗,那就是真的好想你。
    这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您陪伴着我,我们都一起研究许多难题。我会记着您的!!!!会永远记着以前的快乐时光。
    记着如果一个男的不爱一个女孩了,会直接告诉她,或者选择逃避,但是只有你自己能感觉到哦。
    俯首,我也曾茫然过,也曾徘徊过,仿佛隔着一层纱雾,看不清底下的人,摸不到自己的内心,找不到路的方向。清风吹过,感觉丝丝凉意。当泪无声的滑过,我坚信自己不要再悲哀。记着遗忘在心底的梦境,我要奋起,带上一颗自信的心,为梦想而行,一路上尽显奋斗的纯粹,不论结果如何,也要闯出一片天地。
    你给讲的道理,原则我一直守着;你流下的眼泪,苦涩我一直记着。
    锈钢铁屑的工作让我成为一个意志坚定,勇于面对困难,把握青春,绝不对退缩的人,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让我心中的伤痕有了些许安慰,但我永远记着当年在困难面前我们一起共度困难的日子。
    应该学习婴儿,再宽容一点,哭过就忘了,别在记着昨天还有什么悲伤。
    一直以为痛苦的只有自己,我应该早就知道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不相信了,不过,我的心理一直都记着,那个时候的约定。
    真是祸不单行,记着去医院看病的刘梅就在路上摔伤了胳膊。
    要忘记一个人,或者要忘记一段感情是不容易的。需要我们为之付出很多。有人曾经说过,人不可能忘记自己爱过的人,因为一旦忘记了,那就不是爱。如果仔细思考一下,还是觉得会有道理的。所以你不必为你忘不掉一个人而自责,苦恼。但是忘不了我们不想记着的,又会非常不舒服,因此我们还是要试着忘记或是看淡。
    如今生活好了,你们可要安不忘危,时刻记着过去那缺衣少穿的日子,千万不能浪费粮食啊!
    不用暗示自己忘不了什么,告诉自己这是自己人生经历的一个部分,忘不了就记着吧,爱回味就回味吧,不必纠结。你会发现,有些事记着记着,就忘了。
    曾经的失败过后,我们也重振士气,深呼吸后一步步坚定的向前,留下的每一个脚印就仿佛就是要忘记失败的誓言,被大地永远记着。因为你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坚定信念,就是希望完美地遇见未来。
    天气变得真快,北风悄悄吹来,出门外套要带,睡觉记着要盖,多吃水果青菜,还要记着补钙,健康永远相伴。
    珍惜身边的人,心里永远记着那些爱你的人,然后,让自己幸福地活着。
    就是有这么一种人,他在惦记着什么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不是魂不守舍,而是对其他所有事物都全神贯注,唯独对自己惦记的那一样,视若无睹。
    看着你抱着我,目光似月色寂寞,就让你在别人怀里快乐,爱着你像心跳难触摸,画着你画不出你的骨骼,记着你的脸色是我等你的执着,你是我一首唱不完的歌。
    不少英国盛大的田径比赛都在亚历山大宫举行,这也是水晶宫足球俱乐部的主场。还记着范志毅和孙继海吗?他们就是在水晶宫俱乐部开始他们的英国足球之旅的。
    凝望的眼眸已定格成为一幅永恒的画卷,你一个人,万水千山踏遍,是否还记着远方有你深深的爱恋?回来吧,我思念的人儿!
    暑假来临喜滋滋,开心游玩乐滋滋,家人陪伴美滋滋,锻炼养生好身子,学习娱乐换脑子,轻松充电好日子,记着来踩门槛子,朋友围坐一圈子,相互常开心窝子。暑假快乐哦。

    汉字详情

    [j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SU
    四角: 3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2)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

    (4) 记载,记录

    记,书也。——《广雅》

    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

    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

    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

    名词

    (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

    (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3) 标志,记号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

    (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

    (5) 胎记

    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

    (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

    (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

    (8) 印章

    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

    (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量词

    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英文翻译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

    zhuó,zháo,zhāo,zhe [zhuo,zhao,zhe]
    部首: 636
    笔画: 11
    五笔: UDHF
    五行:
    仓颉: TQBU
    四角: 80605

    详细解释

    zhāo

    动词

    (1) (著的俗字)

    (2) 放置

    文成示温, 温以着坐处。—— 晋· 陶潜《晋故西征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3) 又如:着盐(搁盐;炒菜放盐);板上着碗

    (4) 安顿

    更有南堂堪着客,不忧门外故人车。——宋· 苏轼《南堂》

    (5) 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

    某有仆能棋,欲试数着不敢?——元· 蒋正子《山房随笔》

    (6) 又如:棋高一着;高着

    名词

    (1)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步;策略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水浒传》

    (2) 又如:失着(失策);着儿(计策;手段);着着(一步一步地,逐渐地;亦指样样;每一样);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形容词

    (1) 是;对 。用于答语,表示同意

    着!着!着!就是这么着。——《儿女英雄传》

    (2) 又如:着,咱们就这么办

    (3) 另见 zháo; zhe; zhuó

    zháo

    动词

    (1) (著的俗字)

    (2) 触及某物;接触 。如: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3) 燃烧

    以火煮令一着一灭。——《物类相感志》

    (4) 又如:火着得很旺;着火点(可燃物质开始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5) 指灯发光 。如:天一黑,灯都着了

    (6) 遇;受到

    庭花着雨晴方见,野客叩门去始知。——宋· 陆游《午寝》

    (7) 又如:着雨;着水;着恼(生气;发怒);着疑(怀疑;起疑心)

    (8) 进入睡眠状态 。如:他躺下就着了;着着(睡得很熟的样子)

    (9) 觉得

    惟有垂泪,十分着急。——《镜花缘》

    (10) 又如:为此着恼;越寻思越着昏

    (11) 中,恰好合上

    依方位,百下百着。——《西游记》

    (12) 又如:着手(上当,落入圈套);着道儿(中计;上当);着魔(比喻迷恋某种事物到了几乎失去理智的地步)

    (13) 得当,对

    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水浒全传》

    (1) 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

    鸡猪鱼蒜,逢着就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因话录》

    (2) 又如:猜着了;打着了

    (3) 另见 zhāo; zhe; zhuó

    zhe

    助词

    (1) (著的俗字)

    (2) 用在谓语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道着姓名人不识。——唐· 白居易《恻恻吟》

    (3) 又如:他们正说着话呢;门敞着

    (4) 用在句末,表示命令、祈使或一般告语

    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两个耳刮子着。——《水浒全传》

    (5) 又如:听着;快着点儿

    (6) 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如:沿着;挨着;朝着

    (7) 用在某些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的比较等。如:着呢

    (8) 用在某些名词后,表示“呢”

    吾师,你却如何正等得这贼首着?——《水浒传》

    (9) 另见 zhāo;zháo;zhuó

    zhuó

    动词

    (1) (着为著的俗字)

    (2) 穿

    恂常私着胡服。——《资治通鉴》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二刻拍案惊奇》

    (3) 又如:着衣(穿衣);着绯(穿红色官服。古代官服颜色不同,表示官吏品级的高低。唐制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后常以“著绯”指当了中级官员)

    (4) 附着;加…于上

    血脉不复归,必燥着母脊。——《三国志·方伎传》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始欲着推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又

    又欲着敲字。

    手足无可着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6) 又如:着生植物(植物学名词。即附生植物);着浅(搁浅)

    (7) 接触;挨上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韩愈《石鼓歌》

    此手那可使箸贼!——《世说新语·雅量》

    野船着岸又春草,水鸟带飞夕阳。——唐· 朱庆馀《南湖》

    (8) 又如:着地(贴着地面);着末(撩拨;沾染);着肉(贴身);着莫(引惹;牵缠);着脚(涉足)

    (9) 安置,放置

    以犀柄尘尾着柩中,因恸绝。——《世说新语·伤逝》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

    (10) 差使;打发

    姑娘那边这两年不时着人问信。——《镜花缘》

    蒋爷叫小童着官人将 邓车解到知府衙门收入监中。——《小五义》

    (11) 又如:着叠(打发);着人前来领取

    (12) 关切

    怎比得玉天仙知心着意。——吴昌龄《张天师》

    (13) 又如:着己(亲近;贴心);着紧(紧要;重要;抓紧;赶紧;着意;留意);着趣(知趣)

    (14) 生长;增添

    画蛇着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尘埃。——韩愈《感春》

    王伦那厮不肯胡乱着人,因此我们弟兄们看了这船样,一齐都心懒了。——《水浒传》

    (15) 又如:着迹(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

    (16) 用

    每至公坐,广谈, 仲治不能对;退,着笔对 广, 广又不能答。——《世说新语·文学》

    江绕屋,水随船,买得风光不着钱。——徐积《谁学得》

    (17) 开

    来时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18) 结

    春根夏苗秋着子。——苏轼《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

    (19) 命令 。旧时公文用语

    着先赴礼部,即照前次试题各补诗赋一卷,仍发誊录。——《镜花缘》

    老爷大怒,已告知县主,着公差捉拿题诗人与小姐了。——清· 崔象川《白圭志》

    (20) 又如:着令(命令;责成)

    (21) 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莫愁春已过,看着又新春。——司空图《退居漫题》

    名词

    (1) 泛指服装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晋· 陶潜《桃花源记》

    (2) 酒器

    着,殷尊也。——《礼记》

    (3) 着落 。又如:吃穿无着,寻找无着

    (4) 另见 zhāo;zháo;zhe

    英文翻译

    make move, take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zau2 zoek3 zoe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ok8 tiok8 do3 [客英字典] chok8 [陆丰腔] chok8 chok7 [东莞腔] cok8 zok7 [宝安腔] cok8 [梅县腔] zhok7 chok8 [沙头角腔] cok8 ziok7 [台湾四县腔] cok8 tiok8 do3
    ◎ 潮州话:多腰4 多腰8 ,diêh4/dioh4(tieh/tioh) diêh8/dioh8(tiêh/tiôh)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