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

jì zhù [ji zhu]
繁体 記住
注音 ㄐ一ˋ ㄓ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记住 jìzhù

(1) 留在记忆中

考试前要记住那些日期
remember;bear in mind;carry in one's head;bearn by heart

记住的国语词典

牢记不忘。

如:「托你的事情,请你务必记住!」

记住的网络释义

记住 (歌曲)

  • 《记住》由凯传作词,伍嘉冀作曲,1993年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上蔡国庆演唱,此版本歌词与之后收录于专辑中的稍有不同。
  • 记住 (汉语词语)

  • 词语:记住
  • 拼音:jì zhù
  • 注音:ㄐㄧˋ ㄓㄨˋ
  • 近义词:记着
  • 反义词:忘掉、忘记
  • [remember;bear in mind;carry in one's head;bearn by heart] 留在记忆中
  • 考试前要记住那些日期
  • 记住造句

    我们要记住"不成器"这句古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和锻炼,使自己早日成才。
    记住我们在一起就不叫住单枪匹马了,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记住当真相大白的时候,记住当我把你弄哭的时候。
    时刻记住没有不毛之地,只有让地不长草的人。
    老人的话,句句都是金玉良言啊,你千万要记住!
    历史的教训必须记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决不可重蹈覆辙。
    记住在我们的队里面没有严寒酷暑,更没有寒冬腊月。
    龙马精神是中国历史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要记住。
    请您记住:您的信誉就在此一举了。
    你没记住电话号码,可以向查询台打电话查问一下。
    让心灵时时充盈着爱意,这是我们应当牢牢记住的箴言。
    记住,自始至终,一个好的停止来自马的身体的正直。
    记住这一天,放低姿态,全力以赴!
    张老师语重心长地要我们记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两句诗。
    看书时。只有专心致志才能记住更多知识。
    那些事情记不住无所谓,只要记住他的循循善诱就行了。
    记住在我们的队伍里面没有严寒酷暑,更没有寒冬腊月。
    只记住老师讲的,不过是耳食之学。
    我们要记住满招损,谦受益这条古人的教训。
    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汉字详情

    [j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SU
    四角: 3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2)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

    (4) 记载,记录

    记,书也。——《广雅》

    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

    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

    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

    名词

    (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

    (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3) 标志,记号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

    (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

    (5) 胎记

    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

    (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

    (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

    (8) 印章

    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

    (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量词

    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英文翻译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

    zhù [zhu]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YGG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YG
    四角: 202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2) 同本义(站住)

    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后汉书·蓟子训传》

    春光已向梅梢住。——《后汉书》

    融为中书郎,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南齐书·张融传》

    舞余香尚存,歌尽声犹住。——萧悫《春日曲水》

    (3) 又如:住歇(停止,停歇);住滞(停留);住后(留后;殿后);住锡(僧人在某地居留。锡,锡杖)

    (4) 停止

    杜请 裴追之, 羊去数里住马,既而俱还 杜许。——《世说新语·方正》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5) 又如:住脚(止步);住罢(停止)

    (6) 暂居;居住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7) 又

    住近湓江。

    人道寄奴曾住。—— 宋· 辛弃疾《永遇乐》

    (8) 又如: 住坐(居住);住室(供人居住的房间)

    (9) 住宿;过夜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卢纶《逢病军人》

    (10) 驻扎

    家本清河住 王城,须凭弓箭得巧各。—— 令狐楚《少年行》

    (11) 保留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住枝。——白居易《母别子》


    (1) 做动词的补语

    (2) 表示牢固或稳当

    众人向前,一个带住婆子,三四个带住唐牛儿,把他横拖倒拽,直推进 郓城县里来。——《水浒全传》

    贾政还欲打时,早被 王夫人抱住板子。——《红楼梦》

    (3) 表示停止或静上

    我给你个好主意,虎姑娘立住了,面对面地对他说,…这个事非我自己办不可。—— 老舍《骆驼祥子》

    (4) 跟“得”或“不”连用。表示能否胜任或能否够得上

    那祝龙当敌 秦明不住,拍马便走。——《水浒全传》

    英文翻译

    reside, live at, dwell, lodge; stop

    方言集汇

    ◎ 粤语:zyu6
    ◎ 客家话:[宝安腔] cu3 [梅县腔] chu5 [客语拼音字汇] cu4 [客英字典] chu5 [东莞腔] cu3 [台湾四县腔] cu5 [dai5] [陆丰腔] chu5 [海陆丰腔] chu6 [dai5] [沙头角腔] c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持遇去聲合口三等ɖʰĭudryoh/di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