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号

xùn hào [ xun hao]
繁体 訊號
注音 ㄒㄨㄣˋ ㄏ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讯号 xùnhào

(1) 通过电磁波发出的信号

signal

词语解释

  1. 为传达某一讯息而作出的特定表示、标志、符号等。

    谢雪畴 《老虎团的结局》:“黄昏时候,突击部队进入阵地,等待总攻击的讯号。” 李钧龙 《野林古风》:“‘妈,我洗澡去啰!’她故意大声地对屋内的母亲喊道,其实是给潜伏在芭蕉林里的人发讯号:‘我来了!’”

  2. 通过电磁波发出的信号。

引证解释

⒈ 为传达某一讯息而作出的特定表示、标志、符号等。

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黄昏时候,突击部队进入阵地,等待总攻击的讯号。”
李钧龙《野林古风》:“‘妈,我洗澡去啰!’她故意大声地对屋内的母亲喊道,其实是给潜伏在芭蕉林里的人发讯号:‘我来了!’”

⒉ 通过电磁波发出的信号。

讯号的国语词典

一种用来指示或联络的讯息或信号。

如:「我们以火光为讯号,彼此互相支援。」

讯号的网络释义

讯号 (词语)

  • 讯号,读作:xùn hào 。该词基本词意是通过电磁波发出的信号。引征为表达某一讯息而作出的特定表示、标志、符号等。
  • 讯号造句

    穿越丛林的霞光万道,欢快的小鹿在草露间蹦跳,鸟儿弹奏一曲春的嬉闹,万物复苏是春的讯号,拨动心弦的问候,你可听到?用微笑去拥抱春天,开心就好!
    好久不见,我将祝福的讯号发出,将幸福的符号传递,只愿为你吹响快乐集结号,填充健康括弧号。真心愿你幸福快乐。
    乘客请留意,由于等候讯号关系,本班列车将稍迟开出,不便之处,敬请原谅。
    传统讯号线其线束之间的电力与磁力交互感应,经常产生粗糙刺耳的声音,是造成失真的最大原因。
    利用光电开关感应到鳗鱼进食时的集结,进而产生脉冲讯号,经计次可据以衡量出适当的停饵与持续供饵时机。
    缆线测试仪器以加上测试讯号到一对线来测量串音。
    在无充分监察分判商表现之情况下,引致在索具装配及起重操作过程中雇用了未受训练及缺乏经验的操作员及讯号员。
    一台发报机可发射两种讯号点和线。
    真疯狂,系统里单是接上一对欧顶讯号线,就可以有如此惊人的音质的大飞跃!
    这些光侦测器神奇地将光子转变成电讯号,沿著视神经传送给脑处理。
    打开你幸福的主页,拦截住烦恼的广告,过滤掉潜伏的病毒,整合好心灵的碎片,双击开美好的窗口,输入了快乐的讯号,清除不快的历史,你的明天会更美好!
    对一些营运商而言,政府干预行动造成市场波动加剧,而且短期的价格护盘导致市场扭曲,无法提供如何投资的明确讯号。
    欧元涨势部分归功于中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的讲话他认为欧元将逐渐企稳,被视为中国不打算缩减欧元储备的一个讯号。
    机器人就象蝙蝠那样地发出超声波讯号。
    神音于是设计了一组叠覆消音讯号,用以消除先前的消音波。
    但是,地区性的在无讯号突触施加麸胺酸,显示这些突触包函运作的受体,而建议前突触的无讯号传导。
    双绕组型式的共模扼流线圈结构能抑制杂讯而不造成讯号的衰减。
    他最近的计画是设计一种方法,透过相对缓慢的网路基础设施,发送高画质电视讯号。
    我看到忙碌的影子,是辛苦的工作,我听到繁忙的电话,是重复的废话,我感到疲惫的呼吸,是需要休息的讯号,朋友,工作积极,注意休息。
    摆锤单元输出有讯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直接输入倾斜轴力矩受感器,而另一部分通过热积分器后再送到力矩受感器。

    汉字详情

    xùn [xun]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N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VNJ
    四角: 377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讯,问也。——《说文》。按,字亦作询。汉宣帝名询。

    讯之占梦。——《诗·小雅·正月》。传:“问也。”

    多其讯。——《礼记·学记》。注:“或为訾,按,訾犹咨也。”

    执讯而与之书。——《左传·文公十二年》。注:“通问之官。”

    君尝讯臣矣。——《公羊传·僖公十年》。注:“上问下曰讯。”

    以讯首或告。——《礼记·王制》

    讯鞫论报。——《汉书·张汤传》。注:“考问也。”

    卒从吏讯。——《汉书·邹阳传》。注:“谓鞠问也。”

    乃讯申胥。——《国语·吴语》

    昼夜搒讯。——清· 张廷玉《明史》

    木讯者三人。——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讯定(审问判决);讯治(审问,处罚);讯责(审问罪状而加谴责)

    (3) 询问;请教

    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咸来问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泛讯之。——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你如今也讯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来告诉我。——《红楼梦》

    (4) 又如:讯听(打听)

    (5) 责问,诘问

    歌以讯之。——《诗·陈风·墓门》

    讯予不顾。

    诏大臣至西宁卫讯理,按例赔偿。—— 清· 俞正燮《癸已类稿》

    (6) 又如:讯语(责问的言词);讯理(责问处理);讯让(又言词责告);讯语(责问)

    (7) 问候

    绸缪结风徽,烟温吐芳讯。——《文选·谢瞻文》

    (8) 又如:讯牍(问候的书信);讯尺(问候的尺牍);讯记(问候的书信)

    (9) 施以讯杖

    使坊市恶少年罗告富室,诬以罪恶,捕系地牢,讯掠取服。——《资治通鉴·唐太宗大历四年》

    (10) 又如:讯掠(拷打审问);讯疮(刑讯的创伤);讯考(拷问;刑讯)

    名词

    (1) 消息;音信

    有客山中至,言传故人讯。——储光羲《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

    (2) 又如:通讯;电讯;死讯;音讯;闻讯;简讯;零讯;喜讯

    (3) 信

    行远疾速,而不可托讯者与?——《荀子》

    (4) 又如:讯函(信函);讯报(文书信函);讯缄(信函)

    (5) 警报 。如:消防队闻讯赶来

    英文翻译

    inquire; ask; examine; reproach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3

    宋本广韵

    hào,háo [hao]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GN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MVS
    四角: 60027

    详细解释

    háo

    动词

    (1) (会意。从虎,从号。“号”亦兼表读音。“号”是“號”的古字,上面是“口”,下面代表声音,即号呼的意思。后繁化,变成“號”,现在简化为“号”。本义:大声喊叫)

    (2) 同本义

    号,呼也。——《尔雅》

    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

    公号庆郑。——《国语·晋语》

    号呼而转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因大号,一墟皆惊。——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阴风怒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号泣载道。——《明史》

    (3) 又如:号噪(呼叫,喧嚷);号踯(号叫跳顿);号佛(高声念佛)

    (4) 哭而有言

    号,痛声也。——《说文》

    以哭有言者为号。——《颜氏家训·礼》

    老聃死, 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庄子·养生主》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韩愈《进学解》

    先号咷而后笑。——《易·同人》

    号呼达旦。——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号啕痛(歇后语:哭);号天搭地(大声哭叫);号天哭地(哭天抢地);号泣(大声哭泣)

    (6) 动物引声长鸣,大风发出巨响

    昆吾之山有兽焉,其音如号,——《山海经·中山经》

    (7) 又如:寒号虫;号群(禽兽鸣号以求群类);号怒(怒号,指风声疾厉);北风怒号

    (8) 另见 hào

    hào

    动词

    (1) 扬言有

    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史记·高祖本纪》

    (2) 又如:口喧佛号(大声念佛)

    (3) 命令,发令

    发枪之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明诏大号。——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号令

    (5) 召唤;呼唤 。如:号召

    (6) 宣称,称号

    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号之曰燧人氏。

    号为军机四卿。——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名词

    (1) 名位;名称;称谓

    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如:号位(称号和爵位;名号);号带(军旗。古代大将出征,旗上绣出主帅姓氏,叫号旗);号名(标志;称谓;位号);国号;年号

    (3) 记号;标帜 。如:号记(标记,记号);号箭(用来传达信号的响箭)

    (4) 别号。名、字以外的称谓

    号曰醉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号刚峰。——《明史》

    (5) 又如:号谥(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号簿(犹今登记簿);号屏(雨师的别名)

    (6) 用以识别敌我的口令、暗号 。如:号哨(表达信号的口哨);号炮(军内用来传达信息的火炮);号火(用作信号的火光;旧时军内为传信息而举的火)

    (7) 指编列的次序或等第。亦指编列次序的事物 。如:号件(挂过号的函件、电报等)

    (8) 犹种,类。多为贬义 。如:那号人

    (9) 管乐器号角、号筒、军号等的简称 。如:号筒;号头(号角的别称)

    (10) 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如:起床号,熄灯号

    (11) 商店的代称

    找了一家汇票号,是个日昇昌字号,汇了八百两,寄江南 徐州家里去。——《老残游记》

    量词

    (1) 表示人数的单位。如:一百多号人

    (2) 表示次序,常放在数目字之后。如:三十五号文件,车牌H-10098号

    (3) 表示一个月里的日子。如:八月五号

    (4) 另见 háo

    英文翻译

    mark, sign; symbol; nu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hou6
    ◎ 潮州话:ho7 h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倒去聲開口一等ɣɑughauh/h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