焄蒿

xūn hāo [ xun hao]
注音 ㄒㄨㄣ ㄏㄠ

词语释义

1.祭祀时祭品所发出的气味。后亦用指祭祀。

词语解释

  1. 祭祀时祭品所发出的气味。后亦用指祭祀。

    《礼记·祭义》:“其气发扬於上,为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 郑玄 注:“焄谓香臭也,蒿谓气蒸出貌也。” 孔颖达 疏:“焄谓香臭也,言百物之气,或香或臭;蒿谓烝出貌。言此香臭烝而上出,其气蒿然也。” 宋 范成大 《除夜感怀》诗:“焄蒿奉祠事,苦泪落酒巵。” 清 顾炎武 《龙门》诗:“入庙焄蒿接,临流想像存。”

引证解释

⒈ 祭祀时祭品所发出的气味。后亦用指祭祀。

《礼记·祭义》:“其气发扬於上,为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
郑玄注:“焄谓香臭也,蒿谓气蒸出貌也。”
孔颖达疏:“焄谓香臭也,言百物之气,或香或臭;蒿谓烝出貌。言此香臭烝而上出,其气蒿然也。”
宋范成大《除夜感怀》诗:“焄蒿奉祠事,苦泪落酒巵。”
清顾炎武《龙门》诗:“入庙焄蒿接,临流想像存。”

焄蒿的国语词典

祭品所散发出来的香臭之气。

汉字详情

xūn,hūn [xun,hun]
部首: 403
笔画: 11
五笔: VTKO
仓颉: SRF
四角: 17336

英文翻译

rising flames or fumes; aroma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 客家话:[梅县腔] hiun1 [海陆丰腔] hiun1 [客英字典] hiun1 [台湾四县腔] hi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云平聲合口三等hyon/xiunxĭuən
hāo [hao]
部首: 301
笔画: 13
五笔: AYM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YRB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高声。本义:草名。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特指青蒿)

(2) 即青蒿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小雅·鹿鸣》

(3) 蒿子 ,蒿属的一种植物。引申为野草的意思。如:蒿艾(即艾蒿。一种野生的草。泛指野草);蒿棘(蒿草与荆棘);蒿藜(蒿和藜。泛指杂草;野草);蒿蓬(蒿草与蓬草)

动词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庄子·骈拇》

(1) 又如:蒿目时艰(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

(2) 物之精气蒸出的样子 。如:蒿蒸(蒸腾貌);蒿蒿(形容气体浮生的样子)

(3) 用同“薅”

我把花子腿砸折了,把淫妇鬓毛都蒿净了。——《红楼梦》

(4) 忧烦;忧虑不安 。如:蒿恼(骚扰;打扰;烦恼);蒿目(忧虑不安);蒿然(忧烦;忧虑不安);蒿忧(为世事忧虑)

英文翻译

mugwort, artemisia; give off

方言集汇

◎ 粤语:hou1
◎ 客家话:[宝安腔] hau1 [海陆丰腔] hau1 gau1 ko1 [客英字典] gau1 hau1 ko1 [台湾四县腔] hau1 gau1 ko1 [东莞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hau1 ho1 [梅县腔] hau1 gau1
◎ 潮州话:hau1 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毛平聲開口一等xɑuhau/x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