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

dìng lì [ ding li]
繁体 訂立
注音 ㄉ一ㄥˋ ㄌ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订立 dìnglì

(1) 用书面形式肯定条约、合同等

订立条约
订立合同
conclude;contract;complete;clinch

词语解释

  1. 谓条约、契约或合同等经有关方面协商后用书面形式肯定下来。

    清 曾纪泽 《伦敦再致李傅相书》:“而议定各遣使臣赴 藏 视察彼处情形,订立通商章程,仍由中朝批准。”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五章:“另外一个问题也打算说,可又根据和 张山阳 共同订立的协定而忍住了。”

引证解释

⒈ 谓条约、契约或合同等经有关方面协商后用书面形式肯定下来。

清曾纪泽《伦敦再致李傅相书》:“而议定各遣使臣赴藏视察彼处情形,订立通商章程,仍由中朝批准。”
康濯《水滴石穿》第五章:“另外一个问题也打算说,可又根据和张山阳共同订立的协定而忍住了。”

订立的国语词典

签订、制定。

如:「做生意时,最好订立详细的合同。」

订立的网络释义

订立

  • 订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dìng lì,是指用书面形式肯定下来
  • 订立造句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订立了班级的管理制度。
    双方订立了租赁合同。
    对于同伴,重视相互间的敬意。为了让组织如磐石般团结而订立规矩。
    战国时期,六国订立攻守同盟,联合抗秦。
    这几个贪官虽然订立了攻守同盟,但也不是铁板一块,最后还是被分化瓦解了。
    以某种较大的让步为钓饵,诱胁中国订立城下之盟。
    订立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你感觉事情很多而又毫无头绪,不妨订立比较详细的计划。
    学校订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以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被迫订立不平等条约是中国人民的耻辱。
    为了欺骗舆论,这两个团伙私下订立了攻守同盟。
    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老师给学生订立学习合同,经理和父母不给员工或孩子布置任务,而是让他们学会主动承担,这么做必然百利而无一害。
    如此这般的祷念三遍,并且必须以精神力模拟出那些字体的同时用魔力催化运行用于订立契约的魔法六芒星阵才行。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一致,就甲方将其合法拥有的房屋出租给乙方使用,乙方承租使用甲方房屋事宜,订立本合同。
    真宗景德元年,辽军大举入寇,震惊宋廷,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力谏真宗御驾亲征,与辽兵大战于澶州,后订立澶渊之盟,遂两国罢兵,化干戈为玉帛。
    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卖方在买卖合同中订立所有权保留条款,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这一做法也得到大多数国家法律的认可。
    承租方:与出租方订立汽车租赁合同,获得租赁车辆使用权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这个方法是免费的,不用动刀,不用进行讨厌的注射,也没有与美容魔鬼订立协议时鬼鬼祟祟的感觉,但它对我挺管用。
    老太爷在世时候,订立这样的规矩,自然是为了惩罚那些别有用心的宵小之徒,可如今却是二小姐为了尽她一份孝心,为了将萧家发扬广大,又怎能与那些宵小相提并论。
    根据交易惯例,某公司的业务员到别家拿货并不需要公司再做特别授权,而只需要在以公司名义订立的销货单或赊货单上签字,即对公司发生效力。

    汉字详情

    dìng [ding]
    部首: 226
    笔画: 4
    五笔: YS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MN
    四角: 317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丁声。本义:评议)

    (2) 同本义

    订,平议也。——《说文》。按,字亦作评。

    订太平文王之道。——《诗·天作》笺

    两论相订,是非乃见。——《论衡·案书》

    (3) 又如:订铨(评议衡量);《订鬼篇》

    (4) 改正,修正

    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亦足有所订正。——《晋书·荀崧传》

    (5) 又如:订顽(改正愚顽);修订

    (6) 达成协议订立;使生效 。如:订交;订婚

    (7) 预先约定 如:订购;订阅

    (8) 把零散的纸张、书页加工成本 如:装订;订书

    英文翻译

    draw up agreement; arrange

    方言集汇

    ◎ 粤语:ding3 ding6

    宋本广韵

    [li]
    部首: 507
    笔画: 5
    五笔: UUU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T
    四角: 00108

    详细解释

    (1)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 同本义

    立,侸也。——《说文》

    君子以立不易方。——《易·恒》

    哙遂入,披帷西乡立。——《史记·项羽本纪》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立有间。——《韩非子·喻老》

    卖油翁释担而立。—— 宋· 欧阳修《归田来》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挺立(直立);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立托(依托);立容(站立时的仪态容表);立戟(卫士持戟侍立守卫);立谈(停立交谈)

    (4) 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大石侧立千尺。——苏轼《石钟山记》

    乃立宗庙于薛。——《战国策》

    且立石于基墓门。——张溥《五人墓碑记》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之不彰雅。——《世说新》

    (5) 又如:立事(建功立业);立方(立德);立言(指著书立说);立业(建树功烽);立勋(建立功勋);立石(树立碑石);立权(树立权威);立眉嗔目(竖眉瞪眼);立德(树立德业);立德立言(儒家认为,为了匡时济世,应树立圣人之德,宣谕圣人之言);立碑垂成(刻文于石碑留作规戒)

    (6) 设置;设立

    故立君。——《吕氏春秋·荡兵》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贾谊《过秦论》

    (7) 又如:立元(建立年号);立仗(设立仪仗);立本(建立根本;确立根基);立表下漏(设置日晷、漏刻以计时);立事(设置治事小臣);立制(建立制度)

    (8) 制定;订立 。如:立文书;立军令状;立券(订立契约);立格(订出标准)

    (9) 确定;决定

    人之立志。——清· 澎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人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复立楚国之社稷。——《史记·陈涉世家》

    足以立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 又如:立限(确定期限);立计(决意;打算);立报(立志报效);立愿(立定意向);立语,立说(立论)

    (11) 存在;生存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

    (12) 又如:立命(修身养性以立天命);立品(培养品德);立行(建德修行);立计(立业;谋生);立身(处世为人)

    (13) 立身;立足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14) 又如:立崖岸(做出高傲不凡、难以亲切的样子);立士(能自立的士人);立身(立足;安身);立行(行为举动);立脚(安身;立身)

    (15) 登位,即位

    湣王立。——《韩非子·内储说上》

    当立者乃公子。——《史记·陈涉世家》

    (16) 又

    陈胜自立为将军。

    (17) 又

    陈涉乃立为王。

    (18) 又如:立子(古代帝王或诸侯选立太子或世子);立君(确立君王);立政(确立为政之道);立朝(指帝王在位);立极(登帝位;秉国政)

    (19) 扶立;确定某种地位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史记》

    (20) 又如:立人(扶持、造就人);立子(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立王(所立的君王;在位的君王);立后(册立皇后);立朝(指在朝为官);立储(立为太子)

    (21) 推荐 。如:立主(竭力主张);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

    (22) 指出仕 。如:立班(上朝时依品秩站立);立幕(管理文案的差役)

    (23) 显现 。如:立挣(发怔;发呆);力睁(目瞪口呆)

    (24) 停止;停留 。如:立车(停车);立定(站住)

    (25) 通“莅”。临,到

    乃为坛场大水之上,而与王立之焉。——《韩非子·内储说上》

    立事者贱者劳而贵者逸。——《淮南子·泰族》

    (26) 通“粒”。进食

    五种天不宜,其立后而手实。——《管子·地员》

    名词

    通“位”。爵次、位次

    代立不忘社稷。——《商君书·更法》

    副词

    (1) 立时;立刻

    上大怒,立命斥出。——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指物作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赵立奉璧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立定(马上,立即);立马造桥(立即兑现,不容拖延);立成(立刻完成);立便(立刻;立时)

    英文翻译

    stand; let stand; establish, set

    方言集汇

    ◎ 粤语:laap6 lap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p8 [客英字典] lip8 [沙头角腔] lip8 [宝安腔] lip8 [海陆丰腔] lip8 [梅县腔] lip8 [陆丰腔] lip8 [东莞腔] lip8 [客语拼音字汇] lib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入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lĭĕp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