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

qiān shǔ [ qian shu]
繁体 簽署
注音 ㄑ一ㄢ ㄕㄨ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签署 qiānshǔ

(1) 在文件、条约、凭证等上签字

签署联合公报
sign;subscribe

词语解释

  1. 官名。

    宋 置。即签书。 宋 范仲淹 《举许渤签署陕府判官事状》:“伏望圣慈,特与改转京官,签署 陕府 判官厅公事。”《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癸巳,以枢密直学士 石熙载 签署院事。签署枢密院事自 熙载 始。” 陈垣 《史讳举例·避讳改前代官名例》:“签书本作签署, 张齐贤 ……诸人,皆除签署,或同签署,史家避 英宗 讳‘曙’,追改为书。”参见“ 签书 ”。

  2. 在文件、条约或凭证上签字。

    巴金 《利娜·第十四封信》:“我想他一定引我到办公室去签署一张释放 波利司 的命令。我心里非常高兴。”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宋置。即签书。参见“签书”。

宋范仲淹《举许渤签署陕府判官事状》:“伏望圣慈,特与改转京官,签署陕府判官厅公事。”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癸巳,以枢密直学士石熙载签署院事。签署枢密院事自熙载始。”
陈垣《史讳举例·避讳改前代官名例》:“签书本作签署, 张齐贤 ……诸人,皆除签署,或同签署,史家避英宗讳‘曙’,追改为书。”

⒉ 在文件、条约或凭证上签字。

巴金《利娜·第十四封信》:“我想他一定引我到办公室去签署一张释放波利司的命令。我心里非常高兴。”

签署的国语词典

在文书上签字署名。

如:「签署条约」。

签署的网络释义

签署

  • 签署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shǔ,指在文件、条约、凭证等上签字。语出 宋 范仲淹 《举许渤签署陕府判官事状》:“伏望圣慈,特与改转京官,签署 陕府 判官厅公事。”
  • 签署造句

    他们的做法违背了双方签署的协议。
    双方代表签署了这份技术合作协议。
    本贷款确认书就我行为您提供的服务列出了各项条款。请您仔细阅读,充分理解后再签署接受函。
    各国将在十二月的哥本哈根会议签署新的气候协定,但谈判已经停滞不前。
    表面上看合同签署的安全生产责任人是员工,责任认定时好象该由员工承担,实际上如果经过法定审查,不难追查到主要责任人是老板。所以老板不能脱离责任。但员工必须出示强有力的证拒才能避免在合同争议时承担责任。
    原诉人梅启明指,各被告侵吞梅的遗产,认为梅艳芳在神志不清的情?下订立及签署遗嘱。
    对此我唯一能说的就是:任何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的人,千万别去新泽西!
    协议几天后签署,尚待开曼议会的批准。
    通用电气将与中国最大煤炭公司神华集团签署一份协议,利用通用电气的煤气化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增加碳捕捉及储存。
    下述签署人代表潘海洋有限公司。
    只有在其像麦当劳这样的主要客户的游说下,嘉吉才会签署亚马逊禁豆条例。
    非法的印记签署器字串!请参考帮助屏幕。
    需要联合签署的事项,由董事会具体规定。
    最后,他决定在签署离婚协议书之前。
    在签署新协议时,尼泊尔再次失去保卫自己正当权利的可能性有多大?
    他希望,这次会议要签署的马朱罗宣言将提交联合国大会,以重新激发全球为减少碳排放做出努力。
    园区举行开工奠基典礼,与法液空、日本兼松、领锐等公司签署入园协议。
    要出现实质性变化,列支敦士登必须签署和批准新的法律协助合约。
    买方倘签署订购合约后逾期不到律师樓签署正式买卖合约,则卖方可没收首期订金实數的金额。
    矽统科技档案已开放签署,将本通知安装后表示,矽统科技档案是为发展的目的。

    汉字详情

    qiān [qian]
    部首: 624
    笔画: 13
    五笔: TWG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OMM
    四角: 881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竹,佥声。本义:署名押字)

    (2) 同本义 。如:请你签个字;签合同;签押房(官员批阅公文的地方);签任(受签署任用的人;官吏)

    (3) 用简单的文字拟具意见 。如:签揭(贴签写出要点);签贴(签注意见贴在正文上的字条)

    (4) 粗粗地缝合起来 。如:把袖口签上

    (5) 引,导引 。如:签合(导引会合);签河(为分水护堤而开筑的引河)

    (6) 下令征调 。如:签军(战时征调兵员)

    (7) 刺;插 。如:签钉(栽插)

    名词

    (1) 旧时官府交给差役拘捕犯人的片状凭证,多用竹、木做成 。如:朱签;火签;签军(金元时一遇战事,多强迫汉人壮男当兵,因非正军,只服苦役,称为“签军”);签解(持签牌押送);签票(旧时官府交给差役拘捕犯人的凭证)

    (2) 公文体制的一种

    (3) 签子 。一种用竹木或铁丝制成的尖细棍子。亦用作量词,犹串。如:签堤(用竹桩加固的防水堤)

    名词

    (1) 标识,标签

    籤,验也。——《说文》

    记识曰籤。与检略同。——《通俗文》

    (2) 又如:书签;签题(书册的标签);签筹(古代滴水计时器中指示时刻的指针);标签;浮签;签帙(标签和书套);签轴(加有标签便于检取的卷轴);签牌(标签)

    (3) 漏箭 ,古代漏壶上记时的竹签,上有刻度。如:签筹(更筹,古代计时报更的竹签);签声(古代晚间报更时,更签掷地的响声)

    (4) 古代官府拘捕、惩罚犯人的凭证 。以竹片制成,上有文字等标记。如:签疏(签呈和疏奏);签票(捕人的文书);签告(经检复后发给的授职证书)

    (5) 寺庙中求神占卜凶吉所用的竹片,其上写有凶吉祸福的词句(多以诗的形式) 。如:求签;神签(求神占卜吉凶所用的竹片);签诗(寺庙中供卜问吉凶所编的诗句);签诀(犹签诗);签谱(犹签诗)

    (6) 背面涂有胶,用时润湿即压贴于某表面的纸片 。如:航空邮签

    (7) 挖剔用的尖头用具 。如:牙签;签子(即扦子。尖锐细长的杆状物)

    动词

    (1) 签署意见或题写姓名于简札 。如:签记(题署签条);签题(书籍封面的标题);签补(签发补充)

    (2) 刺入;插入 。如:签爪(用竹签刺手指或足趾的残酷刑罚) 注:“唐音癸籖”的“籖”不作“签”

    英文翻译

    sign, endorse; slip of paper

    方言集汇

    ◎ 粤语:cim1

    宋本广韵

    部首: 630
    笔画: 13
    五笔: LF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