讙咍
注音
ㄏㄨㄢ ㄏㄞ
词语释义
1.欢笑。讙﹐通"欢"。
词语解释
欢笑。讙,通“ 欢 ”。
唐 韦悫 《重修滕王阁记》:“故州民相与称贺,继而歌曰:‘自公之来,闔境讙咍;饮公之化,若乳婴孩。’”
引证解释
⒈ 欢笑。讙,通“欢”。
引唐韦悫《重修滕王阁记》:“故州民相与称贺,继而歌曰:‘自公之来,闔境讙咍;饮公之化,若乳婴孩。’”
讙咍的网络释义
讙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喧哗。议论纷纷
讙,譁也。——《说文》
诸将尽讙。——《汉书·陈平传》
以息众讙。——《汉书·外戚传》。注:“讙譁众议也。”
则天下应之如讙。——《荀子·儒效》
百姓讙敖。——《荀子·讙国》
(2) 又如:讙敖(喧哗鼓噪);讙哗(众声呼噪);讙讼(喧闹争讼);讙呼(喧哗呼叫)
形容词
(1) 通“欢”。喜悦
言乃讙。——《书·无逸》。郑注:“喜悦也。”
争言讙呼。——《后汉书·刘盆子传》
(2) 又如:讙呼(也作欢呼,欢声争呼);讙设(欢宴);讙然(喜悦的样子);讙亮(欢快嘹亮)
英文翻译
cheer; noise, noisy
方言集汇
◎ 粤语:fu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1 [客英字典] fon1 fan1 [台湾四县腔] fon1 [陆丰腔] fon1 [梅县腔] fo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1 [客英字典] fon1 fan1 [台湾四县腔] fon1 [陆丰腔] fon1 [梅县腔] f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暄 | 況袁 | 曉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臻 | 元 | xĭwɐn | hyan/xvan |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口,台声。本义:饥笑,嗤笑) 同本义
休为贫士叹,任受众人咍。——唐· 杜甫《秋日荆南述怀》
形容词
(1) 欢笑
欢咍温噱。——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咍口(笑口);咍咍(欢笑的样子);咍噱(欢笑)
叹词
(1) 表示伤感、后悔或惊异,常写成“咳”
(2) 该死,糟了 。如:咍,我怎么这么糊涂!
(3) 怎么 。如:咍,真有这种怪事儿
(4) 表示招呼
咍,怎么不回过脸儿来。——《西厢记》
英文翻译
laugh
方言集汇
◎ 粤语:hoi1
◎ 客家话:[梅县腔] j1 [台湾四县腔] toi2 ji2 [客英字典] ji1 [海陆丰腔] toi2 ri2
◎ 潮州话:hai1
◎ 客家话:[梅县腔] j1 [台湾四县腔] toi2 ji2 [客英字典] ji1 [海陆丰腔] toi2 ri2
◎ 潮州话:h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咍 | 呼來 | 曉 | 咍 | 平聲 | 灰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xɒi | hai/x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