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海

huán hǎi [ huan hai]
繁体 環海
注音 ㄏㄨㄢˊ ㄏㄞ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1.四周的大海。 2.四海,普天之下。

词语解释

  1. 四周的大海。

    南朝 梁 江淹 《报袁叔明书》:“僕闻狂士之行有三,窃尝志之,其奇者,则以紫天为宇,环海为池,倮身大笑,被髮行歌。” 唐 李白 《明堂赋》:“流辟雍之滔滔,像环海之汤汤。” 王琦 注:“ 李善 《文选》注:‘《三辅黄图》曰:明堂辟雍,水四周于外,象四海也。’”

  2. 四海,普天之下。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论》:“覆簣创元天之基,疏涓开环海之宅。”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天人合庆,日月扬光,环海之间,含生之类,欢欣踊跃,以歌以舞。” 明 海瑞 《启史方斋琼州知府》:“环海感戴,何可言尽。” 王闿运 《王文诚诔》:“思环海之受兵,若羣螘之围鯤。”

引证解释

⒈ 四周的大海。

南朝梁江淹《报袁叔明书》:“僕闻狂士之行有三,窃尝志之,其奇者,则以紫天为宇,环海为池,倮身大笑,被髮行歌。”
唐李白《明堂赋》:“流辟雍之滔滔,像环海之汤汤。”
王琦注:“李善《文选》注:‘《三辅黄图》曰:明堂辟雍,水四周于外,象四海也。’”

⒉ 四海,普天之下。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论》:“覆簣创元天之基,疏涓开环海之宅。”
唐韩愈《贺册尊号表》:“天人合庆,日月扬光,环海之间,含生之类,欢欣踊跃,以歌以舞。”
明海瑞《启史方斋琼州知府》:“环海感戴,何可言尽。”
王闿运《王文诚诔》:“思环海之受兵,若羣螘之围鯤。”

环海的国语词典

海内。《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史臣曰》:「或发迹于汧渭,或布化于邠岐,覆篑创元天之基,疏涓开环海之宅。」唐.韩愈〈贺册尊号表〉:「环海之间,含生之类,欢欣踊跃,以歌以舞。」也作「寰海」。

环海的网络释义

环海

  • 四周的大海。 南朝 梁 江淹 《报袁叔明书》:“仆闻狂士之行有三,窃尝志之,其奇者,则以紫天为宇,环海为池,倮身大笑,被发行歌。” 唐 李白 《明堂赋》:“流辟雍之滔滔,像环海之汤汤。”
  • 环海造句

    哥伦布,麦哲伦环海大发现,我们还在天圆地方的思想里。
    地质以珊瑚礁为主,在三面环海北依山峦的地形下,加上长达半年的落山风吹拂,造就了垦丁特殊的地形风貌。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于海上的佛教胜地,被誉为。
    房间两面环海,站在落地窗前,海湾景色尽收眼底,阳光照在海面上微波粼粼,十分惬意。
    这处悬崖三面环海,崖顶生长了大量的野生乌饭树和五月花。
    喇嘛们用呼毕勒罕法占卜,又到神湖边寻求神示,结果是小活佛将投生到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上。
    青环海蛇呼吸系统的形态结构。
    垦丁地质以珊瑚礁为主,在三面环海北依山峦的地形下,加上长达半年的落山风吹拂,造就了垦丁特殊的地形风貌。
    为了完善城市的排水系统,德国人在铺设排水管道的同时,还充分利用青岛三面环海、东高西低的丘陵地形,依自然坡度在前海一带建设明沟暗渠。
    伫立在二十一世纪的零丁洋海面,遥想距新中国诞生前一百年的那个秋天,前山稍远处,那个三面环海的弹丸之地,云烟氤氲,隐隐传来一阵雷鸣。
    海陵岛四面环海,闸坡渔港是全国知名的渔港,故海鲜多而且便宜,到此一游的朋友不可不尝本地渔民特制的疍家菜,还有虾饼,烧烤海味等也别有风味。
    结论确定了一套快速、高效的抗青环海蛇毒素血清方案,研制出高效价的抗毒血清。
    垦丁属热带气候,三面环海北依山峦,长达半年的落山风吹拂,造就了垦丁特殊的地形风貌。
    澎湖四面环海,潮间带广阔,石沪数目多达数百口,双心石沪两颗心连结的优美造型,凭添几许浪漫气氛,成为七美最具代表性的观光景点。
    混论山四面环海,杳无人烟,平日里基本无人踏入此山,因此常日寂静。
    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受到海洋气候的影响,岛上降水丰沛。
    它三面环海一径南通,为我国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陆连岛。
    大岞村三面环海,背靠青山,最引人入胜的是岞山八景,分别是龙喉吼烟、军马洞天、狮石晚照、渔翁撒网、孤屿冬青、玉磐传音、白鹤临渊、滴水弹琴。
    芝罘山又名芝罘岛,它三面环海一面与大陆相接,是全国最大的陆连岛。
    指导员胡五球是江西人,刚到连队任职时,看到四面环海,浪扑礁石,心里直打憷。

    汉字详情

    huán [huan]
    部首: 436
    笔画: 8
    五笔: GG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MF
    四角: 111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瞏 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2) 同本义

    环,璧也。——《说文》

    肉好若一谓之不。——《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

    行步则有环珮之声。——《礼记·经解》

    孔子佩象环五寸。——《礼记·玉藻》

    闻水声,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腰白玉之环。——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环佩(古人衣带上所系的佩玉);环玦(玉环和玉玦);环琨(环与琨,并为玉佩);环塡(两种玉制的耳饰。环,耳环。塡,冠冕上的塞耳之玉)

    (4) 泛指圆圈形的物品

    布巾环幅。——《仪礼·士丧礼》

    瓜祭上环。——《礼记·玉藻》。注:“上环,头忖也。”

    (5) 又如:环中(圆环的中心;又比喻空虚而无是无非的境界);环利通索(连环铁索)

    (6) 数学中,具有加法和乘法运算的集合 。其中任两个元素的并与对称差仍是该族中的元素

    环论

    (7) 化学中,环形的结构或多个原子的一种闭链 。如:苯环;甾环

    动词

    (1) 环绕,围绕

    三江环之。——《国语·越语上》

    戎翟之民实环之。——《国语·晋语二》

    譬众星之环极。——《文选·张衡·西京赋》

    环而攻之。——《孟子·公孙丑下》

    竹树环合。——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贼环而进。——明· 魏禧《大铁椎传》

    环村皆猎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环坐(环绕而坐);环绦(束腰的丝带);环攻(围攻);环瞰(包围窥伺);环击(围攻);环迫(四面威逼)

    (3) 旋转

    环拜以钟鼓为节。——《周礼·乐师》

    环山者三。——《战国策·齐策》

    九首蛇身自环。——《山海经·大荒北经》

    (4) 又如:环回(循环,周转);环拜(盘旋与直拜);环激(旋转搅动);环涛(回旋的波涛)

    英文翻译

    jade ring or bracelet; 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4

    宋本广韵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