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

jǐng shì [ jing shi]
注音 ㄐ一ㄥˇ ㄕ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告诫示意。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告诫示意。《旧唐书·儒学传上·罗道琮》:“ 道琮 设祭慟哭,告以欲与俱归之意,若有灵者,幸相警示。”

引证解释

⒈ 告诫示意。

《旧唐书·儒学传上·罗道琮》:“道琮设祭慟哭,告以欲与俱归之意,若有灵者,幸相警示。”

警示的国语词典

警戒信号或符号。

如:「这家化学工厂的围墙上贴著骷髅的标志,以作警示。」

警示的网络释义

警示 (玛格丽特·布菲作品)

  • 《警示》是2006年百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警示 (汉语词汇)

  • 告诫示意。《旧唐书·儒学传上·罗道琮》:“ 道琮 设祭恸哭,告以欲与俱归之意,若有灵者,幸相警示。
  • 警示的翻译

    英语: to warn, to alert, warning, cautionary
    德语: Warnung (S)​, warnen (V)​
    法语: avertir, alerter, avertissement, précaution

    警示造句

    不过,人们对他的警示似乎充耳不闻。
    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
    低头走好上坡路,昂首走好下坡路,这应是树立在每个人心中的人生路标。谁也不能保证一生都受到逆境的冷遇而与顺境相伴,谁也不能坚信一生都只受到逆境青睐而与顺境无缘,常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以一种自省的方式拣起散落在人生路上的多彩珍珠,给自己一个警示和希望。
    我听了以后,感觉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为人处世都挺有警示和激励作用,就把它写下来,希望以此和儿子共勉。
    然而有喝杯酒的想法未必等于喝酒的欲望,不必感到沮丧或恐惧。我们不妨将其视为对于嗜酒风险的警示,让我们想起了嗜酒的危害。
    血淋淋的交通事故警示我们,要遵守交通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忧伤不是出于痛苦,它是像流星一样从宇宙划落天旁;它不但给警示于无奈的人,也同样给警示于狂妄的人;它有洗涤一切的巨大的能量。
    对于乱停乱放、无序停放的车辆进行处罚,能起到以一儆百的警示作用。
    必须采用警示,以防止其他人用钢笔或印泥玷污。
    生活中的那些悲伤,盘旋于你心中,告诉你,不能强大只能继续悲伤。记忆中的那些痛苦,残留于你心中,警示你,不再坚持永远除不去伤疤。
    京华时报讯昨天晚上,中船股份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因连续两年亏损,公司可能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作者目的就是要用悟空的悲剧嘲讽帝王、警示国人,不要被自己无限膨胀的利欲熏心,不要被外族人内应外合、欲擒故纵的阴谋迷惑。
    在门口前的路边有一个标牌上写着“当心假冒伪劣商品”的警示语。
    就算车手明白这些假减速带只是假的,这种所谓的减速带仍然具有长期价值,它可作为一种警示器,提醒减速,以防事故与伤害。
    还有一些人仗着自己谙习水性过于自信而漠视警示标志,不顾水域环境,只图一时痛快,而导致悲剧发生。
    然后听到四声鸣叫,火车来了,铁道一边的柱子上,红色警示灯在闪光,铁路栅门关了。
    今天上午,市消协发布消费警示,“刮卡获大奖纯属骗局”。
    车辆来电感应饰品,动感刹车安全警示器。
    明年一月份,土耳其将和一些欧洲国家一样,在香烟盒上印上醒目的健康警示图案。
    慎终如初少败事,久赌必输警示人。

    汉字详情

    jǐng [jing]
    部首: 713
    笔画: 19
    五笔: AQK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KYMR
    四角: 486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2) 同本义

    警,戒也。——《说文》

    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周礼·宰夫》

    所以警众也。——《礼记·文王世子》

    乃一篇之警策。——《文赋》

    今年或者大警晋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以警其余。——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警告;警励(告诫策励);警迹人(元代被列入盗贼户籍的人);警鼓(报警之鼓);警动(使人警觉悚动);警新(警策动人,语意新颖);警众(使众人警觉);警省(警觉省悟)

    (4) 戒备;防备

    军卫不彻,警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5) 又如:警巡(警戒巡视);警跸(古代为皇帝出行清道,严加戒备,断绝行人);警惧(警戒恐惧);警边(警戒边境)

    (6) 通“惊”。惊恐;惊动

    节循虚而警立。——《文选·陆机·叹逝赋》。注:“警犹惊也。”

    (7) 又如:警动(惊动;惊恐);警唬(吓唬,恐吓)

    名词

    (1) 警察的简称 。如:门警;民警;交通警;巡警;乘警;警廷(警察厅);警棍(警察值勤时拿的棍子);岗警;法警;路警

    (2) 警报

    盗贼之警。——宋· 苏轼《教战守》

    每有警。——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示警;告警;火警

    形容词

    (1) 敏悟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少:少年。)——《三国志·武帝纪》

    (2) 又如:警彗(机灵敏慧);警黠(警捷。机警敏捷);警省(佛教用语。彻悟)

    (3) 文章语意新妙凝炼的 。如:警句;警炼(警策精炼);警粉(警辟精粹)

    英文翻译

    guard, watch; alert, alarm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n3 [gin5] [东莞腔] gin3 [沙头角腔] gin3 [客英字典] gin3 [梅县腔] gin3 [宝安腔] gin3 [台湾四县腔] gin3 [gin5] [客语拼音字汇] gin3
    ◎ 潮州话:gêng6 [揭阳]gê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影庚三開上聲開口三等kiengx/kyankkĭɐŋ
    shì [shi]
    部首: 519
    笔画: 5
    五笔: F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MF
    四角: 109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二”是古文“上”字,三竖代表日月星。甲骨文本作“T”,象祭台形。“示”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其义多与祭祀、礼仪有关。本读( )。本义:地神。引申义:让人看,显示)

    (2) 显现;表示

    示,现也。——《华严经音义》

    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说文》。古文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示,现也。——《苍颉篇》

    武王示之病。——《战国策·秦策》

    穷不得所示。——《楚辞·怀沙》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斩使以示威。——《三国演义》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如:示像(显露外形);示疾(佛教语。佛菩萨及高僧得病);示现(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示贬于褒(寓批评于表扬);示重(表示器重);示问(指表示问候的简札书启之类);示俭(表现节俭);示优(表示优厚);示惩(表示惩戒);示怀(表示恩德);示导(启示开导);示诲(开导教诲)

    (4) 指示;让人看;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让人知道

    示,语也,以事告人曰示也。——《玉篇》

    示,垂示。——《广韵》

    示我周行。——《诗·小雅·鹿鸣》

    言示之事。——《诗·大雅·抑》

    则不能毋举物示之乎?——《墨子·尚贤下》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袒而示之背。——《左传·庄公八年》

    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左传·成公十年》

    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资治通鉴》

    归以示成。——《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示仰(指示;传达);示梦(灵魂在梦中以事示人);示下(指示);示导(启示开导);示众(给大家看,特指当众惩罚人);示及(见示、谈到);示化(启示化导);示世(昭示于世人);示唆(启示);示覆(书牍中请对方作答之用语);示知(信函用语。告知);示谕(告知;晓示)

    (6) 暗示;示意解释

    范增数目 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名词

    (1) 公文,告示

    那看的人虽如人山人海,好在国王久已出示,毋许驱逐闲人,悉听庶民瞻仰。——《镜花缘》

    (2) 泛指命令、指示

    戏子们请老爷的示:还是伺候,还是回去?——《儒林外史》

    (3) 对别人来信的敬称 。如:惠示;赐示

    英文翻译

    show, manifest; demonst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i6
    ◎ 客家话:[梅县腔] si5 [陆丰腔] shi5 [宝安腔] si5 [海陆丰腔] shi6 [客英字典] shi5 [台湾四县腔] sii5 [东莞腔] si5 [沙头角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 潮州话:s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巨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gje/giegʰ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