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jǐng tì [ jing ti]
注音 ㄐ一ㄥˇ ㄊ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警惕 jǐngtì

(1) 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等保持警觉

经常对疾病传播保持警惕
vigilance

词语解释

  1. 保持警觉,小心戒备。

    《朱子语类》卷九七:“湛然纯一之谓斋,肃然警惕之谓戒。” 明 王直 《钟铭》:“嗟尔子孙,警惕弗愆。” 峻青 《海啸》第二章十九:“他警惕着意外事情的发生,做着最坏的准备。”

引证解释

⒈ 保持警觉,小心戒备。

《朱子语类》卷九七:“湛然纯一之谓斋,肃然警惕之谓戒。”
明王直《钟铭》:“嗟尔子孙,警惕弗愆。”
峻青《海啸》第二章十九:“他警惕着意外事情的发生,做着最坏的准备。”

警惕的国语词典

告诫以使人注意。《文选.潘岳.悼亡诗》:「怅怳如或存,周遑忡警惕。」《红楼梦.第八二回》:「先将『可畏』二字激发后生的志气,后把『不足畏』三字警惕后生的将来。」也作「儆惕」。

警惕的网络释义

警惕

  • 警惕,拼音:jǐng tì
  • 是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 警惕的翻译

    英语: to be on the alert, vigilant, alert, on guard, to warn
    德语: aufpassen (V)​, wachsam sein (V)​
    法语: être vigilant

    警惕造句

    我们绝不能放松对敌人的警惕。
    战士们警惕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要警惕有人挑拨同志之间的关系。
    坐汽车或逛商店要提高警惕,当心扒手。
    和不相识的人交往要提高警惕,防止受骗上当。
    我们要时刻警惕稗官野史的人。
    战士们警惕地守护着祖国的边疆。
    提高警惕,严防盗窃分子破坏铁路设施。
    她发觉身后有人跟踪,便警惕起来。
    战士们时刻警惕敌人的袭击。
    埋伏在小树林里的战士个个十分机警,他们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我军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敌人突然袭击。
    对那些笑里藏刀的坏人,我们要格外警惕。
    敌人是狡猾的,我们要提高警惕。
    世界不能放松警惕。世卫组织必须协助各国严阵以待,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要警惕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破坏安定团结。
    他西装革履乔装打扮成一个海外归侨,也没有瞒过门卫警惕的眼睛。
    相信一些东西,并且永不怀疑。对于其余,则时刻保持警惕。
    当我做生意时,就警惕自己,若我有骄傲之心,迟早有一天是会碰壁的。
    假如你盼望胜利,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顾问,以警惕为兄弟,以愿望为哨兵。

    汉字详情

    jǐng [jing]
    部首: 713
    笔画: 19
    五笔: AQK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KYMR
    四角: 486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2) 同本义

    警,戒也。——《说文》

    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周礼·宰夫》

    所以警众也。——《礼记·文王世子》

    乃一篇之警策。——《文赋》

    今年或者大警晋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以警其余。——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警告;警励(告诫策励);警迹人(元代被列入盗贼户籍的人);警鼓(报警之鼓);警动(使人警觉悚动);警新(警策动人,语意新颖);警众(使众人警觉);警省(警觉省悟)

    (4) 戒备;防备

    军卫不彻,警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5) 又如:警巡(警戒巡视);警跸(古代为皇帝出行清道,严加戒备,断绝行人);警惧(警戒恐惧);警边(警戒边境)

    (6) 通“惊”。惊恐;惊动

    节循虚而警立。——《文选·陆机·叹逝赋》。注:“警犹惊也。”

    (7) 又如:警动(惊动;惊恐);警唬(吓唬,恐吓)

    名词

    (1) 警察的简称 。如:门警;民警;交通警;巡警;乘警;警廷(警察厅);警棍(警察值勤时拿的棍子);岗警;法警;路警

    (2) 警报

    盗贼之警。——宋· 苏轼《教战守》

    每有警。——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示警;告警;火警

    形容词

    (1) 敏悟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少:少年。)——《三国志·武帝纪》

    (2) 又如:警彗(机灵敏慧);警黠(警捷。机警敏捷);警省(佛教用语。彻悟)

    (3) 文章语意新妙凝炼的 。如:警句;警炼(警策精炼);警粉(警辟精粹)

    英文翻译

    guard, watch; alert, alarm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n3 [gin5] [东莞腔] gin3 [沙头角腔] gin3 [客英字典] gin3 [梅县腔] gin3 [宝安腔] gin3 [台湾四县腔] gin3 [gin5] [客语拼音字汇] gin3
    ◎ 潮州话:gêng6 [揭阳]gê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影庚三開上聲開口三等kiengx/kyankkĭɐŋ
    [ti]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JQR
    五行:
    仓颉: PAPH
    四角: 96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易声。本义:害怕,放心不下)

    (2) 同本义

    惕,惧也。——《玉篇》

    惕,敬也。——《说文》

    夕惕若厉。——《易·乾》。郑注:“惧也。”

    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国语·楚语》。注:“惧也。”

    无日不惕,岂敢忘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行人皆怵惕。——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愧惕惭惧。——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惕息(忧心戒惧,不敢喘息。形容恐惧到了极点);惕惕(忧心戒惧;忧劳);惕 虑(戒慎谋虑);惕心(心有所惧)

    (4) 忧伤

    血去惕出。——《易·小畜》。虞注:“忧也。”

    抱拙终身,以死谁惕。——柳宗元《乞巧文》

    (5) 又如:惕然(忧虑的样子);惕想(忧思)

    英文翻译

    be cautious, careful, alert

    方言集汇

    ◎ 粤语:t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t7 [梅县腔] tit7 [宝安腔] tit7 [客英字典] tit7 [台湾四县腔] tit7 [客语拼音字汇] t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dʰieith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