譣诐

xiǎn bì [xian bi]
繁体 譣詖
注音 ㄒ一ㄢˇ ㄅ一ˋ

词语释义

险佞﹔奸邪。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险佞;奸邪。 唐 寒山 《诗》之一五○:“俗薄真成薄,人心箇不同, 殷翁 笑 柳老 , 柳老 笑 殷翁 ,何故两相笑,俱行譣詖中。”《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众生譣詖不修德,迷惑沉沦生死中。” 澄观 疏:“偈云譣詖,即諂佞也。”

引证解释

⒈ 险佞;奸邪。

唐寒山《诗》之一五〇:“俗薄真成薄,人心箇不同, 殷翁笑柳老,柳老笑殷翁,何故两相笑,俱行譣詖中。”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众生譣詖不修德,迷惑沉沦生死中。”
澄观疏:“偈云譣詖,即諂佞也。”

譣诐的网络释义

譣诐

  • 譣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ǎn bì ,指险佞、奸邪。
  • 汉字详情

    xiǎn [xian]
    部首: 713
    笔画: 20
    五笔: YWGW
    仓颉: YROMO
    四角: 0868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廉鹽A平聲開口三等鹽Atsʰĭɛmchiem/ciem
    [bi]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HCY
    五行:
    仓颉: IVDHE
    四角: 347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皮声。本义:辩论)

    (2) 同本义

    诐,辩论也。——《说文》。段玉裁注:“此诐字正义。皮,剥取兽革也。披,析也。凡从皮之字,皆有分析之意,故诐为辩论也。”

    (3) 谄媚

    险诐阴贼。——《汉书》

    形容词

    (1) 通“颇”( )。偏颇,不正

    不从俗而诐行兮。——《楚辞·刘向·离世》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孟子·公孙丑上》

    (2) 又如:诐行(不正当的行为);诐辞(偏颇邪僻的言论)

    英文翻译

    argue; biased; one-sided

    方言集汇

    ◎ 粤语:bei1 be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