謡谚
注音
一ㄠˊ 一ㄢˋ
词语释义
歌谣和谚语。
词语解释
歌谣和谚语。
清 唐甄 《潜书·卿牧》:“虽有所蔽,形于别奏,流于謡谚,闻于计吏、僚友、游士之口,皆可审察而知之。”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谚语》:“某一种人,一定只有这某一种人的思想和眼光,不能越出他本阶级之外……谣谚并非全国民的意思,就为了这缘故。”
引证解释
⒈ 歌谣和谚语。
引清唐甄《潜书·卿牧》:“虽有所蔽,形于别奏,流于謡谚,闻于计吏、僚友、游士之口,皆可审察而知之。”
鲁迅《南腔北调集·谚语》:“某一种人,一定只有这某一种人的思想和眼光,不能越出他本阶级之外……谣谚并非全国民的意思,就为了这缘故。”
謡谚的网络释义
谣谚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sing; folksong, ballad; rumor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遙 | 餘昭 | 以 | 宵A | 平聲 | 蕭 | 開口三等 | 效 | 宵A | jĭɛu | je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彦声。本义:谚语) 同本义
谚,传言也。字亦作喭。——《说文》
故谚有之曰。——《礼记·大学》
谵有之曰。——《国语·越语》。注:“谚俗之善谣也。”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 虢之谓也。——《左传》
谚曰。——《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农谚;谚言(俗语、直语、直接明说的俗话);“无知便是福”是个古谚
动词
通“唁”。慰问死者家属
谚者,直语也。丧言亦不及文,故吊亦称谚。——《文心雕龙·书记》
形容词
(1) 粗野不恭
乃逸乃谚,既诞。——《书·无逸》
(2) 又如:谚号(以鄙俗的称呼加于人或物);谚诞(鄙俗诞妄)
英文翻译
proverb, maxim
方言集汇
◎ 粤语:jin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