詟栗

zhé lì [ zhe li]
繁体 讋慄
注音 ㄓㄜˊ ㄌ一ˋ

词语释义

谓声威远播﹐四方畏服。

词语解释

  1. 恐惧;震慑。

    唐 柳宗元 《晋问》:“貙豻虎兕,奔触讋慄,伏无所入,遯无所脱。” 宋 汪藻 《镇江府金山神霄宫碑》:“蛟龙讋栗 江 神虔,惊涛弭伏云海鲜。” 明 谢肃 《樗舍记》:“及皇 明 聿兴,天戈一麾,四海讋慄。” 章炳麟 《<张苍水集>后序》:“羣虏讋栗丧气而不敢动。”

引证解释

⒈ 恐惧;震慑。

唐柳宗元《晋问》:“貙豻虎兕,奔触讋慄,伏无所入,遯无所脱。”
宋汪藻《镇江府金山神霄宫碑》:“蛟龙讋栗江神虔,惊涛弭伏云海鲜。”
明谢肃《樗舍记》:“及皇明聿兴,天戈一麾,四海讋慄。”
章炳麟《<张苍水集>后序》:“羣虏讋栗丧气而不敢动。”

詟栗的网络释义

詟栗

  • 詟栗,读音为zhé lì ㄓㄜˊ ㄌㄧ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恐惧;震慑。
  • 汉字详情

    zhé [zhe]
    部首: 713
    笔画: 12
    五笔: DXYF
    仓颉: IPYMR
    四角: 436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惧怕;震慑

    詟,失气言也。——《说文》

    群臣震詟。——《汉书·张汤传》

    陆詟水栗。——班固《东都赋》

    竦詟怖。——扬雄《羽猎赋》。注:“恐惧也。”

    诸将詟服,莫敢枝梧。——《汉书·项籍传》

    决两阵之胜,噫呜咄嗟,足以詟敌,我不如公。——《新唐书·李密传》

    (2) 又如:詟惕(惊骇);詟敌(震慑敌人);詟骇(惊惧);詟惮(惧怕);詟息(因惧怕而不敢出气);詟栗(恐惧);詟挠(畏惧屈服);詟惧(恐惧)

    英文翻译

    fear; envy; loquacious

    方言集汇

    ◎ 潮州话:而衣4 娜奄4 ,rih4 niab4(jih niap) [澄海]niag4(niak)

    宋本广韵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