詀啼
注音
ㄓㄢ ㄊ一ˊ
词语释义
犹言低语并哭泣。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犹言低语并哭泣。 明 李子昌 《南梁州令·四时怨别》套曲:“自恨今生分缘寡,红炉畔共谁閒话。詀啼罢,托香腮闷加。”
引证解释
⒈ 犹言低语并哭泣。
引明李子昌《南梁州令·四时怨别》套曲:“自恨今生分缘寡,红炉畔共谁閒话。詀啼罢,托香腮闷加。”
詀啼的网络释义
詀啼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garrulous to whisper. to joke
方言集汇
◎ 粤语:cip3 zaam1 zip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iam1 zam1 [梅县腔] zham1 [海陆丰腔] diam1 zham1 [客英字典] zham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iam1 zam1 [梅县腔] zham1 [海陆丰腔] diam1 zham1 [客英字典] zh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五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口,帝声。本义:放声痛心地哭) (2) 同本义 嗁,号也。——《说文》。段注:“号,痛声也。” 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儿醒大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含乳啼。 儿惧,啼告母。——《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啼呼(哭叫,叫唤);啼饥(因饥饿而号哭);啼天哭地(非常悲惨);啼咽(悲哽) (4) 叫鸣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千里莺啼绿映红。——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虎啸猿啼。——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啼叫;啼唤(鸣叫);啼唱 (6) 哭泣 儿含乳啼声。——林嗣环《口技》 (7) 又如:啼哭郎君(指办事无能,只知啼哭了事者) 名词 (1) 眼泪 。 (2) 如:啼妆女(形容女子姿色迷人。东汉时,妇女以粉拭目下,有似哭啼泪痕,故名);啼眼(泪眼);啼痕(泪痕);啼妆(借指美人的泪痕) 英文翻译weep, whimper; howl, twitter
方言集汇◎ 粤语:tai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2 [宝安腔] tai2 ti2 [海陆丰腔] tai2 ti2 [台湾四县腔] tai2 ti2 [梅县腔] tai2 [客语拼音字汇] tai2 ti2 [客英字典] ti5 tai2 te2 [东莞腔] tai2 [陆丰腔] tai3 ◎ 潮州话:ti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