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角

chù jiǎo [ chu jiao]
繁体 觸角
注音 ㄔㄨˋ ㄐ一ㄠ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触角 chùjiǎo

(1) 某些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节肢动物头部口前节上的成对活动感觉附肢中的一对,一般呈丝状(大部分的甲壳纲中有两对,在昆虫和多足纲中有一对)

antenna

词语解释

  1. 昆虫、软体动物或甲壳类动物感觉器官之一,生在头上,一般呈丝状。也叫触须。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细腰蜂》:“细腰蜂,触角短而弯曲,体色多黑。”

  2. 比喻最敏感的试探性的先头部分。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一:“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意念,要把文化的触角尽量往民间伸出去。”

引证解释

⒈ 昆虫、软体动物或甲壳类动物感觉器官之一,生在头上,一般呈丝状。也叫触须。

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细腰蜂》:“细腰蜂,触角短而弯曲,体色多黑。”

⒉ 比喻最敏感的试探性的先头部分。

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一:“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意念,要把文化的触角尽量往民间伸出去。”

触角的国语词典

昆虫、节足或软体动物的感觉器官。生于头部两侧、复眼近旁的触角窝内,具有触觉、嗅觉、及听觉的机能,有丝状、鞭状、羽状等等。如虾、蟹的须,蜗牛、田螺头部上的软角。

触角的网络释义

触角 (昆虫器官)

  • 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主要起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
  • 触角造句

    再坚强的女人,触碰到内心的某一个点,很容易迸发伤感的触角。
    详细研究了有关高分子材料的动态接触角。
    它的基本功能是感知触角第二节和鞭节之间的关节运动。
    水母,长长的粉红色的触角,宛如仙女的衣带,如此温柔地漂动着。
    有些动物的触角伸缩自如。
    触角电位进一步证明这一囊状结构为性信息素腺体。
    柄节是触角的第一节或基节,通常明显地比以后其它各节都长。
    润溼现象之探讨乃藉著熔融玻璃固著液滴接触角之测量而得。
    伸出触角,追求梦想的过程可能到处碰壁。
    除锥形感器外,所有的感器都分布在触角鞭节的网纹区上。
    凡是在最高级会谈上伸出触角时,总是提到他的名字。
    更大的接触角型具有较好的轴向负荷能力。
    黄脑袋,蓝眼睛,红鼻子,长触角,样子可爱极了。
    这些轴承有更大的接触角和无填充槽。
    在小触角原基产生后,胚胎发育进入卵内无节幼体期。
    采用躺滴法测量薄膜与双蒸水之间的接触角。
    蜜蜂的触角属于膝状触角,嗅觉窝主要分布于触角鞭节前端。
    公蚊子触角的毛较浓密,母蚊子较为稀疏。
    共生藻,为海葵触角披上一层彩色的外衣,这说明海葵很健康。
    翅鞘多呈红色或橙黄色,触角褐色,口器黑色。

    汉字详情

    chù [chu]
    部首: 707
    笔画: 13
    五笔: QEJ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BLMI
    四角: 252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角,蜀声。本义:以角撞物)

    (2) 用角抵人或物

    触,牴也。——《说文》

    兽穷则触。——《新序杂事》

    触槐而死。——《左传》

    羝羊触藩。——《易·大壮》

    (3) 又如:触藩(以角触撞藩篱);触藩羝羊(公羊抵触藩篱,角被挂,无法摆脱很焦急)

    (4) 撞,碰

    手之所触。——《庄子·养生主》

    (5) 又如:触损(伤害);触抵(抵触顶撞);触搏(撞击)

    (6) 接触 。如:触物(接触景物、事物);触桶(便桶);触冒(接触,冒着)

    (7) 遇到;遭受

    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触受(触及,遭受);触值(遭遇);触祸(遭受祸殃)

    (9) 触动 。如:触情(因遇到外物而兴起的感情或感想);触兴(遇到外物而兴起感想)

    (10) 干犯,冒犯

    去礼义,触刑法。——《汉书·元帝纪》

    (11) 又如:触突(触犯;刺激);触抵(触犯罪过);触冒(冒犯,冲犯)

    名词

    (1) 佛家语。与色、声、香、味、法合称“六尘”

    人之嗜欲,著于声、色、香、味、触、法,而仁义即由嗜欲而起。——章炳麟《菌说》

    (2) 姓

    英文翻译

    butt, ram, gore; t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cuk1 zuk1

    宋本广韵

    jiǎo,jué [jiao,jue]
    部首: 707
    笔画: 7
    五笔: QE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BG
    四角: 27227

    详细解释

    jiǎo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2) 同本义

    角,兽角也。——《说文》

    麟之角。——《诗·周南·麟之趾》

    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尔雅·释地》

    旃裘筋角。——《史记·货殖列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角灯(用透明角质物做罩的灯);角带(缀有角质饰物的腰带);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硬弓);角枕(以兽角来装饰的枕头);角马(马头上生角。比喻违反常态);角节(用犀角做的符节)

    (4) 突起的额骨

    恶角犀丰盈。——《国语·郑语》

    (5) 又如:角犀(额角近头发边缘,隐然隆起,有如伏犀,称为角犀);角崩(以头叩地)

    (6) 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状如牛角,故称角

    男角女羁。——《礼记·内则》

    (7) 又如:角儿(头顶向上竖起的发髻);总角;角髻(古代童稚的发髻。状如牛角);角发(束发如角状);角婢(少婢。束发如角)

    (8) 几何学上称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形状或所夹的空间。如:锐角;钝角;对角;补角;夹角;角台;角明(标明,因标注在角上而得名);角佩(以角锥制成的佩饰)

    (9) 角落

    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四角龙子幡。

    (10) 又如:门角;拐角;墙角;角子(角落;阁子,小屋;饺子);角子门(侧门,边门);角睐(用眼角斜视);角隅(角落)

    (11) 形状像角的东西 。如:皂角;菱角;角冠(道士的尖帽子);角田(豆田);豆角;角黍(粽子);角巾素服(泛指便服);角巾私第(去官服,换上角巾而住私宅。多用于恭维官员居功不傲)

    (12) 伸入水域的陆地的尖端或延长部分,或如半岛或如突出的尖端 。如:好望角;科德角;哈特拉斯角

    (13) 借指禽兽 。如:角物(泛指有角的动物)

    (14) 斜 。如:角槎(斜砍)

    (15) 号角

    四面边声连角起。——宋· 范仲淹《渔家傲》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16) 通“斠”。古时平斗斛的工具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兵法·虚实篇》

    尺寸也、绳墨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

    量词

    (1) 我国辅币名。十角等于人民币一元 。如:几角?;角票(票面以角为单位的纸币的统称);角洋(旧时通用的以角为单位的小银币);角子

    (2) 四分之一 。如:一角饼

    (3) 古代量器名

    一角一散。——《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

    斗,斛也,角,量也。——《管子》

    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水浒传》

    (4) 另见 jué

    jué

    名词

    (1)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一角一散。——《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

    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

    (2) 角色,人物 。如:主角儿;配角;角艺(卖艺的妓女)

    (3) 行当,即主要根据戏曲演员所扮演人物的性别和性格等划分的类型 。如:丑角;旦角

    (4) 演员 。如:红角儿、名角、坤角、男角、女角

    动词

    (1) 比试;竞争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汉书·贾谊传》

    作角抵戏。——《汉书·武帝纪》

    肆射御角力。——《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

    日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角试(通过比赛成绩比较优劣);解力(比赛武力;动武);口角(争吵;斗嘴)

    (3) 衡量,考察

    角斗甬。——《礼记·月令》。注:“谓平之也。”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曹操注:“角,量也。”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汉书》

    (4) 另见 jiǎo

    英文翻译

    horn; angle, corner; point

    方言集汇

    ◎ 粤语:gok3 l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k7 [陆丰腔] gok7 [台湾四县腔] gok7 [宝安腔] gok7 | luk8 [沙头角腔] gok7 [客英字典] gok7 [梅县腔] gok7 [东莞腔] gok7 [客语拼音字汇] giog5 go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谷屋一入聲開口一等lukl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