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

xī bān yá rén [xi ban ya ren]
注音 ㄒ一 ㄅㄢ 一ㄚˊ ㄖㄣ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西班牙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法国、阿根廷等国。约2950万人(1985年)。讲西班牙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工农业,旅游业、畜牧业、渔业也很发达。

汉字详情

[xi]
部首: 615
笔画: 6
五笔: S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CW
四角: 106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 同本义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3)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4) 往西走;向西去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名词

(1) 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宅西。——《书·尧典》

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赵王因起兵南戍 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2) 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3) 古称西边的邻国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唐· 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4) 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5) 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 清· 夏燮《粤民义师记》

(6) 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7) 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 。如:西土(指佛教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8) 复姓。如:西乞;西王;西宫;西郭

英文翻译

west(ern); westward, occid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ai1
◎ 客家话:[宝安腔]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海陆丰腔] si1 [陆丰腔] si1 [沙头角腔] si1 [东莞腔] si1 [梅县腔] si1 [客语拼音字汇] xi1
◎ 潮州话:s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西先稽齊開平聲開口四等sieise/sei
bān [ban]
部首: 436
笔画: 10
五笔: GY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GILG
四角: 111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2)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班,分瑞玉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3) 又如:班瑞(颁还瑞玉;颁赐祥瑞)

(4) 分开;离群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5) 又如:班马

(6) 赏赐;分给

晋侯执 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7) 又如:班扬符赏(颁布相应的赏赐);班授(颁发授予);班散(分给);班赐(颁赐;分赏)

(8) 分布;铺开

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9) 又如:班卖(摊开出卖);班荆

(10) 颁布。后作“颁”

周公…制礼乐,班度量,而下大服。——《汉书·翟方进传》

(11) 又如:班政(颁布政令);班论(颁布);班布(犹公布)

(12) 返回

请班师。——《左传·襄公十年》。注:“还也。”

(13) 又如:班军(回师,撤军);班旋(犹班师)

(14) 排列

班位于天下。——《韩非子·存韩》

名词

(1) 职位等次,位次;等级

班在九人。——《左传·文公六年》。注:“位也。”

徐勉为吏部尚书,定为十八班。——《隋书·百官志》

(2) 又如:班秩(官员的品级);班禄(班位和俸禄);班资(官阶和资格)

(3) 序列;排列等级

班,次也。——《小尔雅》

班,列也。——《方言三》

班,序也。——《广雅》

(4) 又如:按部就班;班次(补授或提升官职的先后次序);班列(按班排列)

(5) 引申朝班。指朝庭上臣下所站的队列

班朝治军。——《礼记·曲礼》

使鲁为其班。——《左传·桓公六年》

(6) 又如:班部(大臣在朝见时按次序排成的行列);班台(古代以司马、司空、司徒为三台,故以泛称朝官之前列显要者)

(7) 按照职务或为某种需要而编成的组织 。也指旧时对剧团的称呼。如:班首(班头;为首的);班本(指戏文本);戏班;文班;武班

(8) 按时在教员指导之下学习同一学科、听教员讲授或进行有指导的讨论或演习的一群学生的组织 。如:西班牙语班

(9) 现行军队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如:三连六班冲上去!

(10) 一天之内按工作时间划分的段落 。如:三班倒;上夜班

(11) 指妓院 。如:班子(方言。指妓院)

(12) 姓

形容词

(1) 通“斑”。杂色,亦指杂色斑点或斑纹

纷总总其离合兮,班陆离其上下。——屈原《离骚》

有妇人出于室者,发班白,衣缁布之衣。——《晏子春秋·外篇》

班白者不徒行。——《韩非子·外储说左》

(2) 又如:班衣戏彩(《二十四孝》中的故事。言年已古稀的老莱子,身穿花衣,手持玩具,作儿童状以取悦双亲);班驳(杂色,色彩斑斓)

(3) 定时开行的 。如:班机;班车

量词

(1) 用于人群

忙出来吩咐雇了两班脚子。——《儒林外史》

(2) 又如:一班人马

(3) 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 。如:头班船;二班车

英文翻译

class, group, grade; squad; job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an1 [陆丰腔] ban1 [梅县腔] ban1 [沙头角腔] ban1 [东莞腔] ban1 [台湾四县腔] ban1 [宝安腔] ban1 [海陆丰腔] ban1 [客语拼音字汇] b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七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還刪開平聲開口二等panpran/pean
[ya]
部首: 441
笔画: 4
五笔: AHT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VDH
四角: 71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说文》

皮草齿牙。——《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3) 又如:牙祭(旧指东家给伙计在每月初二、十六吃肉食);牙疼咒(牙疼誓。无关紧要的咒)

(4) 形状像齿的东西

檐牙高啄。——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狼牙山

(6) 特指象牙

牙旗缤纷。——班固《东京赋》。注:“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7) 又如:牙樯(饰有象牙的桅杆);牙牌(骨牌。用象牙、竹、木或兽骨制的赌具,也用来占卜或娱乐。共三十二张,上面刻有点数);牙色(与象牙相似的淡黄颜色);牙梳(象牙梳子);牙章(象牙的印章)

(8) 买卖介绍人;经纪人 。如:牙郎(掮客;买卖双方的中间介绍人);牙媪(牙嫂。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渔利的妇女,官媒);牙人(旧时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

(9) 古称军中长官住所 。如:牙将(古代中下级军官);牙门(长官前的牙旗);牙官(牙门官。武官)

(10) 萌芽

霍氏有事萌牙。——《汉书·金日磾传》

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淮南子·俶真》

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

(11) 通“伢”。孩童

唐且华颠以悟 秦, 甘罗童牙而报 赵。——《后汉书·崔駰传》

(12) 姓

形容词

(1) 形容一个人聪明,敏捷,机警,灵巧,不好对付 。如:这孩子真牙

(2) 副贰,辅佐 。如:牙将

英文翻译

tooth, molars, teeth; serr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a2 [梅县腔] nga2 [陆丰腔] nga3 [东莞腔] nga2 [台湾四县腔] nga2 [宝安腔] nga2 [沙头角腔] nga2 [客语拼音字汇] nga2 [客英字典] nga2
◎ 潮州话:gh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ŋangra/ngea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