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

xī jìn [ xi jin]
繁体 西晉
注音 ㄒ一 ㄐ一ㄣˋ

词语释义

西晋 Xī jìn

(1) 中国于公元265-317年的朝代,司马炎所建,建都洛阳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朝代,公元265-317,自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起,到愍帝(司马邺)建业五年止。建都洛阳。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此为西晋“文章中兴”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群体。
2、这些思想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一方面促进西晋简约清新的赋风的出现,另一方面又对东晋玄言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3、刘宝墓是山东境内发现的典型的西晋墓葬,其纪年明确,墓室结构完整,随葬器物丰富,为研究西晋时期墓葬的分期断代提供了重要资料。
4、西晋郭璞认为他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献。
5、西晋统一南方后,孙吴旧制还有所保留。
6、如果出场,星期天的比赛将是西晋波汗的第200场英超比赛。
7、东晋士风文风表现出闲淡自然的形态,与西晋的士风文风完全不同。
8、我们从与陆机交游过程中产生的赠答诗,研究西晋时人是如何认同陆机的?
9、西晋的钙粉补充含有钙的含量很高,以帮助确保长期的健康。
10、西晋是赋学批评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11、西晋太康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进行模拟创作的初创时期。
12、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考证,探讨了从西晋至北魏时期晋西北地区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迁。
13、该镇北邻内蒙古,西晋时,是鲜卑族北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通往南都平城的必经之路。
14、楼兰墨迹中有相当部分为草书,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是西晋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15、汉晋时期,东北亚地区基本上纳入了中原王朝的大一统之下,但西晋王朝崩溃后,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16、第一部分考察西晋分封制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诸王出镇问题的形成原因;
17、随葬器物较丰富,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瓷器、漆木器等,具有西晋早期的特征。
18、敦煌俗字产生年代起于西晋延至北宋初年(咸平五年),其中大部分俗字产生于唐五代时期。
19、鸡首型茶壶与西晋时期的茶壶有极大的不同。
20、这个事件关乎西晋时期两个层面的重要问题:西晋分封制和西晋的衰亡。
21、由于受时代文化习尚的复杂影响,西晋文士的人格往往呈现多面性的特点。
22、蜀汉、东吴、西晋也实行国家专卖制度,东晋则实行民营征税制度。
23、但是从西晋到南北朝,户分九品之制已经定型化。
24、本文认为,刘勰对文体的分类研究,更大程度上是受到西晋傅玄的启发。
25、本论文对西晋时期涉及宴集表演活动的歌诗做断代研究。
26、征讨都督是在西晋末年出现的。在东晋时期,征讨都督为当时国家广泛使用,并且,在征讨都督的设置上,表现出明显的特点。
27、第三章:探讨平阳贾氏发展的高峰与西晋的政治关系;
28、传世文献中有关羯人西晋时活动的记载颇为罕见,意味着该族人口不多,部落组织正在离散。
29、西晋是建安之后第一个辞赋繁荣时期,陆机是西晋赋家中最为优秀的作家之一。
30、早在西晋时期,中国的“亿万富翁”就开始人前显圣了。

西晋的国语词典

朝代名。(西元265~316)​晋武帝至愍帝都于洛阳,因洛阳在东晋首都建康的西边,故称为「西晋」。

西晋的网络释义

西晋

  •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
  •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但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 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 。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 西晋时期以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的青瓷闻名。西晋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医王叔和著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史学名著《三国志》即由陈寿所著。
  • 西晋造句

    日食万钱西晋大官僚何曾生活奢侈。
    周处最后英勇战死沙场,西晋惠帝追赠为平西将军、元帝谥为孝侯。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此为西晋“文章中兴”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群体。
    眼看西晋之荆榛,犹矜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溪壑易填,人心难满。”信哉!
    王济是灭东吴战争中西晋的重臣王浑的儿子,也是皇帝的女婿,背景也很惊人。
    而西晋裴秀提出的地图制作技术“制图六体”,提出“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和迂直”这制作地图的六个原则,与今日制作地图的原则一脉相承。
    西晋青瓷羊首洗、宋代缠丝玛瑙羊挂件,是市博这次推出的“羊文物”中最小的两件,寻找的难度也最大。
    十月,数路汉军进攻洛阳,合围西晋都城。
    延福寺,建于西晋太康九年,此后经历代修茸扩建,到了宋代,规模宏伟壮观。
    西晋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祚衰微,民生凋敝,中原汉族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
    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
    西晋巨富石崇与王恺斗富,以蜡代薪,作锦步障五十里,又杀妓怂酒,恃富行凶。
    西晋太康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进行模拟创作的初创时期。
    后二句引用的是西晋韩寿偷香的故事。
    如田制,他能将西晋占田、北魏均田到唐代的租庸调,由租庸调到两税法,合成一个整体,且对别人不经意的每一个细微末节体现出他的春秋笔法、史学精神。
    石勒在汉人张宾辅助之下以襄国为根据地,先后灭了王浚、邵续与段匹磾等西晋在北方的势力,又吞并曹嶷。
    西晋灭吴之后,在继承江东儒学的前提下,大多数入洛吴士都受到了中原玄学的沾溉。
    真是应了西晋李密《陈情表》的那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话了。
    通过“引强入庆”战略的实施,中铝、大唐、华电、中煤、山西晋煤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庆阳,参与到庆阳煤电化冶材产业开发之中。
    据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记载,张芝学书即如醉如痴“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

    汉字详情

    [xi]
    部首: 615
    笔画: 6
    五笔: S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CW
    四角: 106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 同本义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3)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4) 往西走;向西去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名词

    (1) 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宅西。——《书·尧典》

    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赵王因起兵南戍 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2) 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3) 古称西边的邻国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唐· 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4) 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5) 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 清· 夏燮《粤民义师记》

    (6) 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7) 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 。如:西土(指佛教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8) 复姓。如:西乞;西王;西宫;西郭

    英文翻译

    west(ern); westward, occid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ai1
    ◎ 客家话:[宝安腔]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海陆丰腔] si1 [陆丰腔] si1 [沙头角腔] si1 [东莞腔] si1 [梅县腔] si1 [客语拼音字汇] xi1
    ◎ 潮州话:s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西先稽齊開平聲開口四等sieise/sei
    jìn [jin]
    部首: 429
    笔画: 10
    五笔: GOGJ
    五行:
    仓颉: MCA
    四角: 106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2) 进

    晉,进也。日出,万物进。——《说文》

    晋者,进也。——《易·序卦》

    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周礼·田仆》

    盍孟晋以迨群兮。(盍:为什么不;孟,勉力;迨,赶上;群:大家。)——班固《幽通赋》

    (3) 又如:晋谒(晋见;谒见);晋接(进见;接见);晋食(进献食品)

    (4) 晋升。提高地位、级别或荣誉

    以功晋知府。——《清史稿·桂中行传》

    晋封英王。——《陈玉成》

    (5) 又如:晋封(晋升加封);晋秩(晋升官职或等级);晋阶(升级);晋号( —hào晋升其称号)

    (6) 低,俯

    见梓晋然实而俯。——《尚书大传》

    (7) 又如:晋然(低垂的样子;俯下的样子)

    (8) 授予,尤指在公共典礼中授予(如学位或贵族称号) 。如:晋授

    (9) 晋见,正式地会见,拜访 。如:晋谒

    英文翻译

    advance, increase; promote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3
    ◎ 客家话:[陆丰腔] zin6 [客英字典] zin3 [宝安腔] zin3 [梅县腔] zin5 [沙头角腔] zin3 [东莞腔] zin3 [台湾四县腔] zin5 zin3 [海陆丰腔] zin5 zi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