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
词语释义
西晋
(1) 中国于公元265-317年的朝代,司马炎所建,建都洛阳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朝代,公元265-317,自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起,到愍帝(司马邺)建业五年止。建都洛阳。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此为西晋“文章中兴”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群体。
2、这些思想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一方面促进西晋简约清新的赋风的出现,另一方面又对东晋玄言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3、刘宝墓是山东境内发现的典型的西晋墓葬,其纪年明确,墓室结构完整,随葬器物丰富,为研究西晋时期墓葬的分期断代提供了重要资料。
4、西晋郭璞认为他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献。
5、西晋统一南方后,孙吴旧制还有所保留。
6、如果出场,星期天的比赛将是西晋波汗的第200场英超比赛。
7、东晋士风文风表现出闲淡自然的形态,与西晋的士风文风完全不同。
8、我们从与陆机交游过程中产生的赠答诗,研究西晋时人是如何认同陆机的?
9、西晋的钙粉补充含有钙的含量很高,以帮助确保长期的健康。
10、西晋是赋学批评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11、西晋太康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进行模拟创作的初创时期。
12、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考证,探讨了从西晋至北魏时期晋西北地区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迁。
13、该镇北邻内蒙古,西晋时,是鲜卑族北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通往南都平城的必经之路。
14、楼兰墨迹中有相当部分为草书,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是西晋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15、汉晋时期,东北亚地区基本上纳入了中原王朝的大一统之下,但西晋王朝崩溃后,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16、第一部分考察西晋分封制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诸王出镇问题的形成原因;
17、随葬器物较丰富,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瓷器、漆木器等,具有西晋早期的特征。
18、敦煌俗字产生年代起于西晋延至北宋初年(咸平五年),其中大部分俗字产生于唐五代时期。
19、鸡首型茶壶与西晋时期的茶壶有极大的不同。
20、这个事件关乎西晋时期两个层面的重要问题:西晋分封制和西晋的衰亡。
21、由于受时代文化习尚的复杂影响,西晋文士的人格往往呈现多面性的特点。
22、蜀汉、东吴、西晋也实行国家专卖制度,东晋则实行民营征税制度。
23、但是从西晋到南北朝,户分九品之制已经定型化。
24、本文认为,刘勰对文体的分类研究,更大程度上是受到西晋傅玄的启发。
25、本论文对西晋时期涉及宴集表演活动的歌诗做断代研究。
26、征讨都督是在西晋末年出现的。在东晋时期,征讨都督为当时国家广泛使用,并且,在征讨都督的设置上,表现出明显的特点。
27、第三章:探讨平阳贾氏发展的高峰与西晋的政治关系;
28、传世文献中有关羯人西晋时活动的记载颇为罕见,意味着该族人口不多,部落组织正在离散。
29、西晋是建安之后第一个辞赋繁荣时期,陆机是西晋赋家中最为优秀的作家之一。
30、早在西晋时期,中国的“亿万富翁”就开始人前显圣了。
西晋的国语词典
朝代名。(西元265~316)晋武帝至愍帝都于洛阳,因洛阳在东晋首都建康的西边,故称为「西晋」。
西晋的网络释义
西晋
西晋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 同本义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3)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4) 往西走;向西去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名词
(1) 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宅西。——《书·尧典》
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赵王因起兵南戍 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2) 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3) 古称西边的邻国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唐· 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4) 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5) 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 清· 夏燮《粤民义师记》
(6) 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7) 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 。如:西土(指佛教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8) 复姓。如:西乞;西王;西宫;西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海陆丰腔] si1 [陆丰腔] si1 [沙头角腔] si1 [东莞腔] si1 [梅县腔] si1 [客语拼音字汇] xi1
◎ 潮州话:sa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西 | 先稽 | 心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siei | se/se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2) 进
晉,进也。日出,万物进。——《说文》
晋者,进也。——《易·序卦》
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周礼·田仆》
盍孟晋以迨群兮。(盍:为什么不;孟,勉力;迨,赶上;群:大家。)——班固《幽通赋》
(3) 又如:晋谒(晋见;谒见);晋接(进见;接见);晋食(进献食品)
(4) 晋升。提高地位、级别或荣誉
以功晋知府。——《清史稿·桂中行传》
晋封英王。——《陈玉成》
(5) 又如:晋封(晋升加封);晋秩(晋升官职或等级);晋阶(升级);晋号(
晋升其称号)(6) 低,俯
见梓晋然实而俯。——《尚书大传》
(7) 又如:晋然(低垂的样子;俯下的样子)
(8) 授予,尤指在公共典礼中授予(如学位或贵族称号) 。如:晋授
(9) 晋见,正式地会见,拜访 。如:晋谒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zin6 [客英字典] zin3 [宝安腔] zin3 [梅县腔] zin5 [沙头角腔] zin3 [东莞腔] zin3 [台湾四县腔] zin5 zin3 [海陆丰腔] zin5 zi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