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掖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宫阙西侧。
汉 刘桢 《赠徐干》诗:“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
中书或中书省的别称。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左右曹受尚书事,前世文士,以中书在右,因谓中书为右曹。又称西掖。” 唐 张九龄 《酬周判官兼呈耿广州》诗:“既起南宫草,復掌西掖制。” 清 吴伟业 《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北门供奉吏,西掖祕书丞。”
引证解释
⒈ 宫阙西侧。
引汉刘桢《赠徐干》诗:“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
⒉ 中书或中书省的别称。
引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左右曹受尚书事,前世文士,以中书在右,因谓中书为右曹。又称西掖。”
唐张九龄《酬周判官兼呈耿广州》诗:“既起南宫草,復掌西掖制。”
清吴伟业《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北门供奉吏,西掖祕书丞。”
西掖的网络释义
西掖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 同本义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3)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4) 往西走;向西去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名词
(1) 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宅西。——《书·尧典》
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赵王因起兵南戍 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2) 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3) 古称西边的邻国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唐· 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4) 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5) 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 清· 夏燮《粤民义师记》
(6) 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7) 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 。如:西土(指佛教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8) 复姓。如:西乞;西王;西宫;西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海陆丰腔] si1 [陆丰腔] si1 [沙头角腔] si1 [东莞腔] si1 [梅县腔] si1 [客语拼音字汇] xi1
◎ 潮州话:sa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西 | 先稽 | 心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siei | se/sei |
详细解释
yē
动词
(1) 塞进
你来把我这边的被掖掖罢。——《红楼梦》
(2) 又如:把被角掖好
(3) 藏
黛玉微微的点头,便掖在袖里。——《红楼梦》
(4) 插入腰带
说着,掖上那把刀,迈步出门,往外就走。——《儿女英雄传》
(5) 另见
yè
动词
(1)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
掖,以手持人臂投地也。从手,夜声。——《说文》
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余掖杀国子。——《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掖以赴外杀之。
(2) 又如:掖进(扶持推进)
(3) 扶助;提携
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诗·陈风·衡门》序
(4) 又如:奖掖
名词
(1) 胳肢窝。后作“腋”
掖,一曰臂下也。——《说文》
衣逢掖之衣。——《礼记·儒行》
张掖郡。——《汉书·地理志下》。集注引应劭:“张国臂掖,故曰 张掖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史记·商君列传》
(2) 宫殿正门两旁小门“掖门”的简称
入未央宫掖门。——《汉书·高后纪》。师古曰:“掖门,非正门而在两旁,若人之臂掖也。”
(3) 又如:掖门(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掖垣(皇宫的旁垣);掖庭(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掖殿(宫中旁殿)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it8 [海陆丰腔] rit8 ze5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je5 [客语拼音字汇] yid6 [宝安腔] ji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繹 | 羊益 | 以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jek | jĭɛ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