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

xī bó [ xi bo]
注音 ㄒ一 ㄅㄛˊ

词语释义

周文王周武王

锡伯族的史称。

词语解释

  1. 指 周文王 或 周武王 。

    《孟子·离娄上》:“吾闻 西伯 善养老者。” 焦循 正义:“ 西伯 ,即 文王 也。 紂 命为西方诸侯之长,得专征伐,故称 西伯 。”《吕氏春秋·贵因》:“ 殷 使 胶鬲 候 周 师。 武王 见之。 胶鬲 曰:‘ 西伯 将何之?无欺我也。’ 武王 曰:‘不子欺,将之 殷 也。’”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 羑里 之囚, 宜生 不离 西伯 。”

  2. 锡伯族的史称。

引证解释

⒈ 指周文王或周武王。

《孟子·离娄上》:“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焦循正义:“西伯,即文王也。 紂命为西方诸侯之长,得专征伐,故称西伯。”
《吕氏春秋·贵因》:“殷使胶鬲候周师。 武王见之。 胶鬲曰:‘ 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 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
明梁辰鱼《浣纱记·送饯》:“羑里之囚, 宜生不离西伯。”

⒉ 锡伯族的史称。

西伯的国语词典

本指西方诸侯之长。因商王任命周文王为西伯,后专指周文王。

西伯的网络释义

西伯

  • 西伯,《商周列国全传》之中的一名人物。
  • 西伯造句

    泽及枯骨,西伯之深仁;灼艾分痛,宋祖之友爱。
    草原虫害方面,意大利蝗、西伯利亚蝗和宽须蚁蝗等土蝗成虫害之首,草原鼠害却以黄兔尾鼠、大沙鼠和鼹形田鼠居多。
    西伯利亚巴尔瑙尔阳光灿烂,当地今年的冬天更像是春天。
    北边东西向横亘着外兴安岭,把中国的东北与千里冰封的东西伯利亚划分为两个区域。
    丹麦科学家认为,新的研究显示,罗蒙诺索夫海岭在地理上与丹麦格陵兰岛相连,这条海岭从格陵兰岛一直延伸到东西伯利亚海域。
    古地理学认为地球南部主要是冈瓦那大陆,北部是西伯利亚大陆,而早期形成的较小的欧美大陆位于它们之间。
    穆哈诺夫严格说来并不是主要民族俄族,他是鞑靼人后代,只不过家族生活在西伯利亚数百年了,已经归属。
    西伯侯姬昌问姜子牙,是的,就在两个月之前,文王姬昌在渭水碧溪边上遇到了姜子牙。
    伊万诺维奇是一名生活在偏远的俄罗斯亚马尔半岛的驰鹿游牧民。亚马尔半岛位于西伯利亚西北,是北极冻原上一片广阔荒凉的不毛之地。
    据说臭氧洞不仅南极有,青藏高原、西伯利亚也有。
    村里的老汉李永蔚听说这个消息后,特意找到了谢佐,并告诉他自己是青海李土司西伯府李文的后裔,在他家里珍藏着明英宗朱祁镇颁发给李文的金书铁券。
    接近食甚时,在俄罗斯西伯利亚靠近新西伯利亚的河,拍到了冬天日落一刻的日食。
    因此,这些西伯利亚的“流氓无产者”们在嘟囔着种族口号时,也因为靠近中国龙而从中受益。
    古汉人有一支北迁到西伯利亚的勒拿河上游,到隋时建立了大汉国。
    西伯利亚雪橇犬的标准步态是平稳舒畅,看上去不费力。
    清朝版图,西到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北接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南连南沙群岛。
    在西部地区,乌拉尔山脉的西侧为东欧平原,东侧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
    私心和含欲象西伯利亚的寒流,它能使你的理想走样,手脚僵化,热血凝固。当你暂时置身黑夜之中,你应该知道:太阳并没有熄灭。
    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波澜壮阔的风景。从阿尔卑斯山上无暇的白雪,到爱琴海上明媚的阳光,从西伯利亚的广袤无垠的森林,到得克萨斯州一望无际的平原。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美丽大自然上展开。
    认为该区古生代北为西伯利亚板块,南为哈萨克斯坦板块,两大板块的缝合线为额尔齐斯深大断褶带。

    汉字详情

    [xi]
    部首: 615
    笔画: 6
    五笔: S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CW
    四角: 106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 同本义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3)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4) 往西走;向西去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名词

    (1) 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宅西。——《书·尧典》

    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赵王因起兵南戍 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2) 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3) 古称西边的邻国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唐· 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4) 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5) 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 清· 夏燮《粤民义师记》

    (6) 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7) 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 。如:西土(指佛教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8) 复姓。如:西乞;西王;西宫;西郭

    英文翻译

    west(ern); westward, occid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ai1
    ◎ 客家话:[宝安腔]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海陆丰腔] si1 [陆丰腔] si1 [沙头角腔] si1 [东莞腔] si1 [梅县腔] si1 [客语拼音字汇] xi1
    ◎ 潮州话:s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西先稽齊開平聲開口四等sieise/sei
    bǎi,bó [bai,bo]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RG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HA
    四角: 262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通“霸”。原指春秋时诸侯的首领

    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五伯,即五个盟主,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成相》

    (2) 又如:伯气(霸气)

    动词

    (1) 称霸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

    (2) 另见 bǎi;bó

    其它字义

    bǎi

    名词

    (1) 数目。十的十倍

    亡(无)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汉书·食货志上》

    (2) 又如:仟伯(仟钱和百钱);伯夫(百人。泛指多人)

    (3) 百倍。通“百”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老子》

    (4) 妇人对夫兄的称呼 。又称“伯子”、“伯叔”(妇人称丈夫的兄弟)。今北方方言称作“大伯子”

    (5) 另见 bó,bà

    其它字义

    名词

    (1) (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2) 同本义

    伯,长也。——《说文》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诗·邶风 ·泉水》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诗·周颂·载芟》

    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

    五官之长曰伯。——《礼记·曲礼下》

    千里之外访方伯。——《礼记·王制》

    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

    (3) 又如:伯氏(长兄,哥哥);伯兄(长兄);伯氏(长兄);伯歌季舞(比喻兄弟情感和好融洽);伯姊(大姐)

    (4) 伯父。父亲的哥哥

    汝伯何由发如漆。——杜甫《醉歌行》

    (5) 又如:伯舅(对母亲的哥哥的称呼;古时帝王对异姓诸侯的称呼);伯叔(伯父叔父);伯娘(伯父的妻子);伯翁(父亲的伯父;丈夫的伯父);伯姑(大姑母)

    (6) 对年龄较长的男子的尊称

    将伯助予。——《诗·小雅·正月》

    (7) 女子对丈夫的尊称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诗·卫风 ·伯兮》

    (8) 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

    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礼记·王制》

    (9) 又如:伯叔(周王朝对同姓诸侯的称呼);伯长(古代对地方官的泛称)

    (10)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秦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1) 又如:伯甸(以伯爵而居甸服)

    (12) 王覇。通“霸”

    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庄子·大宗师》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

    桓公五伯之上也。——《韩非子·难四》

    伯者莫高于齐桓。——《汉书·高帝纪下》

    衰则五伯扶其弱。——《汉书·诸侯王表》

    壤长地进,至乎伯王。——《汉书·严安传》

    (13) 又如:伯余(黄帝的臣子。古代传说最初制造衣裳的人);伯道(霸道);伯王(霸王)

    (14) 姓

    (15) 另见 bǎi

    英文翻译

    older brother; father's elder brother; senior male 'sire'; feudal rank 'count'

    方言集汇

    ◎ 粤语:baa3 baak3
    ◎ 客家话:[梅县腔] bak7 [宝安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海陆丰腔] bak7 [陆丰腔] bak7 [沙头角腔] bak7 [台湾四县腔] bak7 [东莞腔] bak7
    ◎ 潮州话:bêg4(pek) bêh4(pe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pɐkprak/p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