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

xiāng fán shì [xiang fan shi]
注音 ㄒ一ㄤ ㄈㄢˊ ㄕˋ

词语释义

在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汉丹、焦枝、襄渝三铁路交会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襄隘道”门户,向为鄂北及豫、陕两省南部的交通重镇和经济中心。1949年始设市。人口63.2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襄阳城、夫人城、米公祠、习家池等。

襄樊市的国语词典

城市名。襄阳、樊城的合称。北岸樊城为商业城,南岸襄阳为军政中心,二地隔汉水相望,是双子城。水陆交通线在此汇集,是江汉平原北方的门户,也是湖南、湖北、陕西三省的交通、商业及军事重地。

襄樊市的翻译

英语: Xiangfan prefecture level city in Hubei
德语: Xiangfan (S, Geo)​

汉字详情

xiāng [xiang]
部首: 623
笔画: 17
五笔: YKK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RRV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据金文,“襄”是手拿农具在地里挖一个个小洞,放进种子,再盖土。《说文》称“解衣耕”。本义:解衣耕地)

(2) 同本义。

襄,汉令:解衣耕谓之襄。——《说文》

辟地为襄。——《周书·谥法》

(3) 助理,佐治

思日赞赞襄哉。——《书·皋谟》

必纳王妃,以襄内政。——《三国演义》

(4) 又如:襄成(辅助成为);襄助(辅佐;帮助);襄事(帮助办事);襄办(帮助办理);襄赞(辅佐帮助)

(5) 成就,完成

不克襄事。——《左传·定公十五年》。注:“成也。”

刘院既知此事颠末,又与公同心,必能共襄大事。—— 明· 张居正《答王鉴川计贡事利害》

(6) 又如:襄事(成事);共襄义举

(7) 仰,上举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书·尧典》

以乐乘为武襄君。——《史记·赵世家》。正义:“举也,上也。”

(8) 驾;驾车的马

两服上襄。——《诗·郑风·大叔于田》

襄,驾也。——《尔雅》

形容词

(1) 高的

襄岸夷涂。——《文选·张衡·西京赋》

(2) 又如:襄岸(高岸)

英文翻译

aid, help, assist; und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ong1 [台湾四县腔] siong1 [东莞腔] siong1 [海陆丰腔] s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1 [梅县腔] siong1 [陆丰腔] siong1 [宝安腔] s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siangsĭaŋ
fán [fan]
部首: 420
笔画: 15
五笔: SQQ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DK
四角: 44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棥声。“棥”意思是篱笆,在字中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篱笆)

(2) 同本义

营营青蝇,止于樊。——《诗·小雅·青蝇》

折柳樊圃。——《诗·齐风·东方未明》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庄子·山木》

(3) 又如:樊棘(荆棘篱笆);樊鹿(樊篱中的鹿);樊圃(有篱的园圃)

(4) 关鸟兽的笼子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庄子·养生主》

(5) 又如:樊槛(囚笼)

(6) 领域;范围

盖学虽粗涉其樊,其为说不能无弊而已。——清· 方苞《内阁中书刘君墓表》

(7) 旁,边际

夏则休乎山樊。——《庄子·则阳》

(8) 古地名

(9) 春秋周京都辖邑,一名阳樊,在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

(10) 樊城的简称。其城在湖北省襄樊市

(11) 姓。如:樊素(白居易家的歌妓。因善歌,有樊口之称)。樊哙(汉时刘邦的勇将,曾多次以勇力使刘邦脱险)

动词

(1) 筑篱围绕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诗·齐风·东方未明》

(2) 关在笼中 。如:樊絷(拘系于笼中)

形容词

(1) 纷杂

樊然淆乱。——《庄子·齐物论》

(2) 又如:樊乱(樊然。纷乱);樊萦(纷绕)

英文翻译

a railing; a fence an enclosed place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4
◎ 客家话:[陆丰腔] fan3 [客英字典] fan2 [宝安腔] fan2 [客语拼音字汇] fan2 [台湾四县腔] fan2 [海陆丰腔] fan2
◎ 潮州话:何冤5 [潮州]何汪5〈粘唇〉 ,huang5(huâng) [潮州]huam5(huâm)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附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byan/bvanbʰĭwɐn
shì [shi]
部首: 225
笔画: 5
五笔: YM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LB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2) 同本义

市,买卖之所也。——《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 祝融也。

市者,货之准也。——《管子·乘马》

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周礼·司市》

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

肆之市朝。——《论语》

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孟子·梁惠王上》

市南门外泥歇。——唐· 白居易《卖炭翁》

置于市,贾十倍。——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市征(市场的税征);市曹(市中商店聚集的地方。即市场。引申为买卖官爵);市声(街市中的喧闹声);市人(集市或城中街道上的人);市吏(市官。管理市场的官吏);市刑(古代市场中的刑罚);市司(古代管理市场的官员)

(4) 集镇;城镇;城市

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中。——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又如:市稍头(城镇接近农村的地方);市井之夫(市俗的人);市俗(普通人,一般人);市肆(市内店铺);市心(城镇中心地区);市语(行话。常指下层社会中用的隐语);市门(商店的门;城门);市口(市镇);市邑(市镇;城镇);市列(市场中的店铺);市中心;北京市;天津市

(6) 街市

徇诸市。(徇:示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市肆(市廛。街市上的店铺)

(8) 手工业作坊、铺子、商店或由商店组成的活动中心、贸易中心 。如:罢市;开市

(9) 物价,价格 。如:行市

(10) 我国度量衡的市用制 。如:市斤;市两;市石;市尺;市丈;市寸

动词

(1) 交易;商品买卖

郑商人 弦高将市于 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市易(交易买卖,宋王安石所创的一种新法);市官(管理买卖市集的官吏);市交(市肆交易);市合(开市);市步(码头上的集市);市利(贸易之利);市买(交易)

(3) 购买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战国策·齐策》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乐府诗集·木兰诗》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明史·海瑞传》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战国策·齐策》

(4) 又如:市骏(购买骏马);市沽(买酒);市药

(5) 卖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荣遣其劾帅而己查办,昭雪之以市恩。——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市酒(卖酒);市食(市中售卖的食物;购买食物);市马

(7) 引起,激起 。如:市怨

(8) 求取 。如:市利(牟取利益);市爱(求取别人怜爱)

(9) 谄媚,哄骗,引诱 。如:市宠;市欢

英文翻译

market, fair; city, town; trade

方言集汇

◎ 粤语:s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5 [客英字典] shi5 [客语拼音字汇] si1 si4 [梅县腔] she5 [东莞腔] si5 [沙头角腔] si5 [海陆丰腔] shi5 [陆丰腔] shi5 [宝安腔] si5
◎ 潮州话:c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時止上聲開口三等zjix/zjiioʑ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