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纹
繁体
褶紋
注音
ㄓㄜˇ ㄨㄣˊ
词语释义
1.纹痕。
词语解释
纹痕。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七段:“坑沿上四处飞着碎铝片子,窝的满是褶纹。”
引证解释
⒈ 纹痕。
引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七段:“坑沿上四处飞着碎铝片子,窝的满是褶纹。”
褶纹的网络释义
褶纹
褶纹造句
着一袭色彩柔和、褶纹简单的浪漫式衬裙,低吟浅唱、顾盼回眸,既有幻想风格,又风情无限。
红莲一口气没憋住,两眼一斜楞嚷了起来,颊边两个浑园的酒涡褶纹隐现,“哎哟,涎皮赖脸的,不害臊,有这么糟践自家的吗,听话,去躺一会儿,呀?”。
阮沃才未动先笑,瘦脸上皱起褶纹,那褶纹中蓄满了仇愁与宿怨,那苍然的老态,比崔尧臣要严重的多,想是这仇恨摧折人,一至于斯。
服饰中有肚兜外面穿对襟开衫和肥裤装束,交领圆领衫袍服增多,有穿斜襟短衣者,衣褶纹沟明显,常用波折纹及斜线纹,腰间束带和扎蝴蝶结,成为新的时尚。
天气冷了,雪花飘了,元旦就要到了,我要用温馨做皮,将甜蜜做馅,把每个褶纹都捏出关怀,最后用热情的水煮熟,为你送上精心制作出的新年饺子。
墨倾城双眉颦蹙,抚了抚洛清狸眉间迭起的褶纹,懒懒散散地打了个哈欠,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睡觉更重要的了。
云海有几种,一种是白雾蒙蒙,漫成一片,那未免太薄相;一种是银色云像一床兜罗棉被平铺空间,说是海亦未尝不可。只是没有起伏的波澜,没有深浅的褶纹,又未免太单调。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习(
)声。本义:衣服折叠而形成的印痕)(2) 同本义
休将包袱做枕头,…我只怕干时节熨不开褶皱。——《西厢记》
卷底衣褶中。——清·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百褶裙;褶纹(纹痕);褶祬(衣服上的折皱);褶褶(皱叠的样子);褶绉(衣服上的皱纹);褶叠(折叠)
(4) 脸上的皱纹 。如:褶皱
英文翻译
pleat, crease, wrinkles
方言集汇
◎ 粤语:dip6 zaap6 zip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ap8 sip8 [客英字典] tiap8 sip8 [海陆丰腔] tiap8 sip8 [宝安腔] tiap8 | sip8 zap7 [梅县腔] tiap8 [东莞腔] zap7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zab5 zab5
◎ 潮州话:zih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ap8 sip8 [客英字典] tiap8 sip8 [海陆丰腔] tiap8 sip8 [宝安腔] tiap8 | sip8 zap7 [梅县腔] tiap8 [东莞腔] zap7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zab5 zab5
◎ 潮州话:zi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十 | 是執 | 常 | 緝A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侵A | 深 | zjip | ʑĭĕp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文声。本义:丝织品上的花纹)(2) 同本义
纹,绫纹也。——《玉篇》
纹,绫也。——《广韵》
作断纹焉。——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3) 又如:纹杇(丝织品的皱纹,常用来形容水波)
(4) 物品表面的皱痕,或指水面涟漪 。如:纹杇(常用来形容水波表面的涟漪)
(5) 皮肤上的纹理
主人,近三十岁的容貌,眉宇间已露艰辛的纹路。——瞿秋白《赤都心史》
(6) 指纹银 。如:真纹(成色最佳的纹银)
动词
以彩色线条刻画在物体表面
陶器、陶片发见最多,西阴村遗址发见的多至数万片,制造技术和纹饰,一般说是很美的。—— 范文澜《中国通史》
英文翻译
line, streak, stripe; wrinkle
方言集汇
◎ 粤语:ma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