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扰

xí rǎo [ xi rao]
繁体 襲擾
注音 ㄒ一ˊ ㄖㄠ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袭击侵扰。

词语解释

  1. 袭击侵扰。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 老葛 估计敌机大约又是在 无守河 川的公路上袭扰,这里不过是飞机绕圈飞行经过的地区。”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六章:“疲劳和困倦开始袭扰着人们,速度慢下来了。”

引证解释

⒈ 袭击侵扰。

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老葛估计敌机大约又是在无守河川的公路上袭扰,这里不过是飞机绕圈飞行经过的地区。”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六章:“疲劳和困倦开始袭扰着人们,速度慢下来了。”

袭扰的网络释义

袭扰

  • 袭扰,袭击侵扰。以扰乱敌人作战行动、军心士气等为目的的袭击。用以消耗,牵制,迷惑敌人。
  • 袭扰造句

    隋文帝大怒,遣精兵数万前往征讨,只可惜道路难行,粮秣运送艰难,再加上高句丽人依仗地利不停地袭扰粮道,数万大军无功而返。
    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逐渐袭扰着他。
    敌机尝到我师高炮火力猛烈准确厉害滋味,很长一段时间不敢飞临我师高炮火力圈上空袭扰。
    在袭扰期间,把所有能用的兵都调动了一遍,比如野寺砦和藤井砦的足轻们,这么作是为攻打西尾城调兵作铺垫,像荒川义广的军势,当初市松只是让他集结待命。
    当张牙舞爪、袭扰华北之际,山东百姓又像当年戮力支前那样苌弘碧血、临危受命、无私匡助。
    双重打击: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这个世界上最为肆虐的地方,现在同样受到结核病的严重袭扰。
    原油中转码头大多建在开挖和回填的江、海畔区域,常年受到江、海大风的袭扰,其施工质量比内陆要求更高。
    崇祯继位以来,天下动荡,流贼、关外满清接连袭扰,崇祯夙夜忧惧,日理万机。
    他们还是沉浸在朝贡体系的窠臼里,完全就是一副天朝上国的态度,只认日本的国王,日本人袭扰江浙沿海,朝廷只会派出使者去训示日本的国王。
    崇祯六七年间,瑶民李荆楚、矿贼刘新宇发起暴乱,席卷蓝山、临武,袭扰郴州、桂阳州、永州等地。
    因为阮龙的关系,瓯越村近来来对周边的几个村子可没少袭扰。
    《蒙学十篇》讲蒙以养正,打小能得到基本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灌输和教化,人的一生才能有大原则的支撑,才能抵挡邪风淫雨的袭扰。
    演练中,李春卯如影随行,不断用北斗、电台,给合成营设置各种意想不到的难题一会儿受袭扰,一会儿遭空袭……频频异情,让奉国军神情高度紧张。
    这种行为令人感到吃惊,“当海鸟有时间做其他事情时,比如找个伴侣,你却意外发现它们耗费时间,去袭扰邻居的幼雏。”。
    电影描述了遭受不可控环境袭扰的马拉维的无辜受害者。
    侵伐袭扰,此起彼伏,黑云翻墨,压城遮山。
    黄将军心里没底,虽为此次夜袭主将,却不敢独断专权,怕的是一着不慎,损兵折将,让夜间袭扰换来的优势付诸东流。
    如此,陈元龙便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向东,袭扰曹军粮道,拖延曹军南进的速度,为我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夜里的袭扰战让鬼子随处感到风声鹤唳,吓破了胆,饱受着煎熬。
    林羽一口气又走出两百多步,在这两百多步中,他碰到了迎面袭来的风刀霜剑的袭扰和冰山火海两重天的洗礼,甚至还有电闪雷鸣般的天威考验。

    汉字详情

    [xi]
    部首: 623
    笔画: 11
    五笔: DXYE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PYHV
    四角: 43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从两“龙”( )省声。本义:死者穿的衣服,衣襟在左边)

    (2) 同本义

    袭,左衽袍也。——《说文》。按,凡敛死者,左衽,不纽。

    陈袭事于房中,西领南上,不綪。——《仪礼·士丧礼》。郑玄注:“袭事,谓衣服也。”

    (3) 又如:袭衣(尸衣;也指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袭玩(衣着器用)

    (4) 姓

    量词

    (1) 衣一套为一袭

    赐衣被一袭。——《汉书·昭帝纪》。注:“一称也。犹今一副。

    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袈衣一袭,止用一两。——《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2) 又如:袭衣(成套衣服);袭衣兼食(成套衣服,多盘菜肴。谓生活优裕)

    (3) 层,重

    棺椁数袭。——《吕氏春秋》

    动词

    (1) 因袭,照旧搬用

    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韩非子·孤愤》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兴,仍袭 秦制。——《后汉书·宦官传论》

    袭译欧西人之言。——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沿袭(依照旧传统办理);袭因(依照旧例);袭迹(依照前人的遗迹)

    (3) 继承

    世官九等,皆有袭职,有替职。——《明史·职官志一》

    贲瑞早已辞世, 贲玺依例袭了侯爵。——《一层楼》

    (4) 又如:世袭(指帝位、爵位等世代相传);袭职(继承官职);袭位

    (5) 重复

    赵孟曰:“吾卜于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袭吉。行也。”——《左传·哀公十年》。 杜预注:“袭,重也。”

    (6) 又如:袭吉(卜若不吉则止,不可因而重卜;重卜而得吉,叫做“袭吉”)

    (7) 调合;合

    天地比,齐秦袭。——《荀子》

    (8) 又如:袭从(言两者相合);袭然(合一的样子)

    (9) 袭击,乘其不备,偷偷地进攻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掩人不备,行不假途,人衔枚,马勒缰,昼伏夜行,为袭也。——《白虎通·诛伐》

    城上早插蜀兵旗号:原来已被 魏延袭了。——《三国演义》

    慧室袭月。——《战国策·魏策》

    荆人欲袭 宋。——《吕氏春秋·察今》

    恐汉袭之。——《汉书·李广苏建》

    谋袭蔡州。——《资治通鉴·唐纪》

    率众袭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0) 又如:偷袭;奔袭;侵袭;奇袭;夜袭;空袭

    (11) 衣上加衣

    寒不敢袭,痒不敢搔。——《礼记》

    (12) 穿衣

    衣尸曰袭。袭,匝也,以衣周匝覆之也。——《释名·释丧制》

    (13) 又如:袭尸(为死者穿衣);袭朝服

    (14) 盖

    张甲乙而袭翠被。——张衡《西京赋》

    (15) 又如:袭裘(古代盛礼时,掩上裼衣而不使羔裘见于外)

    (16) 触及;熏染;侵袭

    芳气袭人是酒香。——《红楼梦》

    (17) 又如:袭人(侵袭到人。薰人)

    英文翻译

    raid, attack; inherit

    方言集汇

    ◎ 粤语:zaap6

    宋本广韵

    rǎo [rao]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DN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IKU
    四角: 53012

    详细解释

    动词

    (2) (形声。从手,擾省( yōu)声。本义:搅扰;扰乱)

    (3) 同本义

    扰,扰乱也。——《玉篇》

    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左传·襄公四年》

    秦失其道,豪杰并扰。——《史记·太史公自序》

    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三国志·吴主传》

    (逆夷)不敢复行兹扰。——《广东军务记》

    大惊扰。——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扰搅(搅扰);扰怨(扰民惹怨);扰紊(扰乱);扰逼(骚乱逼迫);扰累(扰害);扰习(言习以为常);扰夺(掠夺);扰民(侵扰百姓)

    (5) 叨扰,指受人财物、饮食

    凡吊及送丧葬者,必助其丧事而勿扰也。——司马光《书仪》

    (6) 安抚;和顺

    以扰万民。——《周礼·大宰》

    (7) 又如:扰乂(安定,治理);扰绥(安抚)

    (8) 驯养

    乃扰畜龙。——《左传·昭二九年》

    (9) 又如:扰化(教化);扰畜(驯服;驯养);扰柔(驯服);扰服(驯服);扰狎(驯服);扰民(驯服百姓);扰顺(驯服)

    形容词

    (1) 混乱;烦乱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扰冗(烦乱);扰惑(烦乱);扰烦(烦扰);扰弊(因纷扰而衰弊);扰嚷(犹吵闹);扰惧(惊恐,慌乱)

    (3) 浑浊不清

    水扰则鱼鳖不大。——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引《吕氏春秋》

    (4) 柔弱;顺从

    扰而毅。——《书·皋陶谟》

    其后有刘累,学扰龙。——《史记·夏本纪》

    里安户扰,罔有不咸。——宋· 曾巩文

    (5) 又如:扰从(顺从);扰毅(和顺坚毅)

    名词

    家畜

    其畜宜六扰。——《周礼·夏官》。郑玄注:“六扰,马、牛、羊、豕、犬、鸡。”

    英文翻译

    disturb, annoy, agi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jiu2 ji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