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覆

bèi fù [ bei fu]
注音 ㄅㄟˋ ㄈㄨˋ

词语释义

被覆 bèifù

(1) 蒙覆;衬附

血管、淋巴管内壁被覆一层单层扁平上皮
cover

(2) 覆盖物

这个地区的地面被覆遭到严重破坏
vegetation

词语解释

  1. 覆盖,掩蔽。

    《释名·释衣服》:“被,被也,所以被覆人也。”

  2. 专指覆盖在地面的草木等自然物。如:滥伐森林,破坏了地面被覆。

引证解释

⒈ 覆盖,掩蔽。

《释名·释衣服》:“被,被也,所以被覆人也。”

⒉ 专指覆盖在地面的草木等自然物。

如:滥伐森林,破坏了地面被覆。

被覆的国语词典

蒙盖、遮盖。

如:「他将被单被覆在床面上。」

被覆的网络释义

被覆

  • 被覆是指动物身体最外层的覆盖物,包括皮肤和皮肤衍生结构。被覆使动物保证自身内环境的稳定具备了最初的屏障系统。除了能很好地和外环境“隔绝”,同时还使动物机体和外环境进行的排泄、呼吸、分泌、体温调节和各种感觉等相应功能得以实现。当然皮肤最基本的功能是保护身体,防止水分的过度蒸发或大量渗入,防止病原菌侵入,避免损伤或辐射等。
  • 被覆造句

    结果表明,就提高渗透而言,以残茬保留及植被覆盖形式的表面覆盖比任何其他管理措施更重要。
    有些人你从未见过面,或者被历史清扫或抹煞过,或者已经被覆盖至遗忘了。但只要曾有一字一句进入过你的灵魂,他便成为你的一部分。在某些瞬间他们是不死的,他们的个人意识已经成为由宇宙来分享的一部分。
    产卵地不时被覆盖上油污,令人担忧的是整年的鱼苗都死光光。
    湿润的土壤吸收的热量比流失的要多,干燥的土壤要用护根或植被覆盖。
    后至舌腭弓,内侧与舌腹侧相接,被覆粘膜为鳞状上皮,其淋巴引流主要至颌下淋巴结、二腹肌淋巴结,部分可引流至颏下和颈中深淋巴结。
    当我在高山上漫游,我感觉到我的灵魂被升高,并且被覆盖,就像积雪从来不溶化的山峰一样。当我下降到了山谷时,我觉得我像它们一样地深奥,而我的心充满了神秘的影子。
    医生们发现一种快速诊断儿童是否罹患致死性的脑脊膜炎,是一种发生在大脑和脊髓表面被覆的膜的炎症。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
    云峰山景区位于密云水库北岸,属于水库涵养区域,长期的保水工作不但为城市提供了优质的水源,更使这里具备了较高的植被覆盖率与清新的空气。
    壁虎的脚掌被覆着纳米级别粗细的毛发,那些细小的毛发利用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得这些小小的爬行动物可以紧紧的贴附在物体表面。
    观赏雪花被覆着树林。
    鳄鱼们浑身披挂了硬皮和盾板构成的甲胄,所谓盾板就是体外被覆的骨鳞。
    年降雨量较大年份对应的植被覆盖度较高,反之较差,年平均气温对植被状况影响不明显。
    可以动摇,但不会被覆灭。
    草被覆盖是影响坡面流流速变化过程及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植被覆盖的条件下,该模型在此类金矿勘查中起到先导作用,可用于推断硅化蚀变带的规模和指导勘探工程的布设。
    该地区,主要的植被覆盖是高度的针叶树类或草地阔叶树类。
    山峰岩壁有植被覆盖,九重仙阁掩映于绿树之中,有景点标识牌,观景时需要细心寻找。
    大雪像一床洁白的棉被覆盖在大地上。
    西藏墨脱地区山高路险,植被覆盖严重。

    汉字详情

    bèi,pī [bei,pi]
    部首: 525
    笔画: 10
    五笔: PUH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LDHE
    四角: 34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皮声。本义: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

    (2) 同本义

    被,寝衣,长一身有半。——《说文》

    翡翠珠被。——《楚辞·招魂》

    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史记·货殖列传·序》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棉被;夹被;毛巾被;被窝(覆以棉被,容人安睡的地方);被卧(睡眠用的被子)

    (4) 表面

    动词

    (1) 被覆;遮盖

    被袗衣。——《孟子·尽心下》

    被练三千。——《左传·襄公三年》。疏:“被是被覆衣着之名。”

    皋兰被径兮。——《楚辞·招魂》

    乃祖吾离被苫盖。——《左传·襄公十四年》

    凝霜被野草。——三国魏· 阮籍《咏怀》

    如被冰雪。——《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被体(涂满全体);被覆(覆盖,掩蔽;亦专指覆盖在地面的草木等自然物)

    (3) 蒙受,遭受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祟。——《战国策·齐策》

    禹、 汤被之矣。—— 汉· 贾谊《论积贮疏》

    (4) 又如:被水(遭水灾);被命(奉命;受命)

    (5) 及;到达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书·禹贡》

    (6) 又如:被及(延及,广及)

    (7) 加;施加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四海之外)。——《书·尧典》

    介词

    (1) 表示被动:叫;让

    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幸借天降大雨,房屋未被火烧。——《广州军务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芦花被微风吹起;歌本儿被人借走了

    (3) 另见

    英文翻译

    passive indicator 'by'; bedding

    方言集汇

    ◎ 粤语:bei6 pei1 pe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1 pi3 [陆丰腔] pi1 [沙头角腔] bi1 bi5 pi1 [客语拼音字汇] pi1 pi4 [台湾四县腔] pi1 pi3 [客英字典] pi1 pi3 [宝安腔] pi1 [梅县腔] pi1 pi5 [东莞腔] p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皮彼支B開上聲開口三等支Bbʰĭebiex/byee
    [fu]
    部首: 615
    笔画: 18
    五笔: STTT
    仓颉: MWHOE
    四角: 1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2) 同本义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覆舟斟寻。——《楚辞·天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庄子·逍遥游》

    虽天地覆坠。——《庄子·德充符》

    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3) 又如:覆盆(翻扣的盆子。比喻蒙冤不能辩白);覆手(把手反转过来。比喻事情容易办到);覆杯(倒置的杯子;倾杯畅饮);覆水(已倒出的水。喻事已成定局);覆篑(倒一筐土);覆醢(倒去肉酱);覆酱烧薪(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覆瓶(喻著作毫无价值,不被重视)

    (4) 覆盖;遮蔽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被覆(遮盖;蒙);覆荐(覆盖铺垫);覆罩(覆盖笼罩);覆裹(覆盖包裹);覆墓(把土覆在墓上。也指扫墓);覆帱(遮盖)

    (6) 颠覆;灭亡

    括既行,代 廉颇三十余日, 赵兵果败, 括死军覆。—— 汉· 刘向《列女传》

    (7) 又如:覆邦(亡国);覆亡(灭亡);覆陈(覆军败阵,败仗);覆军(覆灭全军);覆族(灭族);覆国(亡国);覆师(覆灭全军)

    (8) 保护;庇护

    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诗·大雅·生民》

    (9) 又如:覆庇(关怀;照顾;袒护;包庇);覆庇(庇护;保佑);覆荫(庇护);覆帱(犹覆被。谓施恩,加惠);覆露(荫庇)

    (10) 伏击;袭击 。如:覆荡(谓扫荡平定);覆陷(攻占);覆拔(攻占)

    (11) 审察;查核 。如:覆问(审察讯问);覆勘(审核);覆案(审查;查究);覆实(审察核实);覆算(覆核账目);覆核(审核;核对)

    (12) 回报;答复 。如:覆报(执行命令后回报);覆音(回音);覆信(回信);覆函(回信)

    (13) 通“孵”( )。孵化

    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春秋繁露·实性》

    (14) 通“复”。还,返回

    终日乾乾,反覆道也。——《易·乾卦》

    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汉书·冯唐传》

    副词

    再,重 。如:覆校(复查;校对);覆检(再次检查、检验);覆考(再行查核);覆奏(再度向上级禀奏);覆按(重加察验);覆讯(再加审问);覆试(初试以后再行测试)

    英文翻译

    cover; tip over; return; reply

    方言集汇

    ◎ 粤语:fau6 fu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k8 [宝安腔] fuk8 [台湾四县腔] fuk7 puk7 [梅县腔] fu5 fuk7 puk8 [海陆丰腔] fuk7 puk7 [陆丰腔] fuk8 [客英字典] fuk7 [东莞腔] fuk8 [客语拼音字汇] fug5 p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敷救去聲開口三等phiuh/phiowpĭ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