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据

zhōng jù [ zhong ju]
繁体 衷據
注音 ㄓㄨㄥ ㄐㄨˋ

词语释义

正确的根据。

词语解释

  1. 正确的根据。

    清 章学诚 《邵与桐别传》:“ 宋 明 两朝纪载,皆稾薈於 浙 东,史馆取为衷据。”

引证解释

⒈ 正确的根据。

清章学诚《邵与桐别传》:“宋明两朝纪载,皆稾薈於浙东,史馆取为衷据。”

衷据的网络释义

衷据

  • 衷据
  • 正确的根据。 清 章学诚 《邵与桐别传》:“ 宋 明 两朝纪载,皆稾荟於 浙 东,史馆取为衷据。”
  • 汉字详情

    zhōng [zhong]
    部首: 623
    笔画: 10
    五笔: YKH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JLHV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中声。本义:贴身的内衣)

    (2) 同本义

    衷,里亵衣。——《说文》。段玉裁注:“亵衣有在外者,衷则在内者也。”

    (3) 又如:衷衣(里衣,内衣);衷服(贴身内衣)

    (4) 通“中”。内心

    汝不察吾衷。——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衷怀歉仄(心里感到内疚抱歉);衷言(心里话);衷素(内心真情)

    (6) 中心,中央

    佩,衷之旗也。——《左传·闵公二年》

    发命之不衷。——《左传·昭公十六年》

    服之不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7) 又如:衷正(中正)

    (8) 姓

    动词

    (1) 贴身穿着;穿在里面

    或衷其襦。——《谷梁传》

    楚人衷甲。——《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宋· 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禅》

    (2) 又如:衷襦(衬在里面的短衣);衷甲(在衣服里面穿铠甲)

    (3) 引申为包围

    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左传》

    形容词

    (1) 正;正派

    楚辟我衷。——《左传·昭公六年》。注:“正也。”

    发命之不衷。——《左传·昭公十六年》。注:“当也。”

    史馆取为衷据。——清· 章学诚《邵与桐别传》

    (2) 又如:衷据(正确的根据)

    (3) 善;福

    今天降衷于吴。——《国语·吴语》

    和衷哉。——《书·皋谟》。传:“善也。”

    (4) 忠诚

    欲对衷言不从。——《荀子·成相》。注:“诚也。”

    不从命乃衷。——《荀子·子道》

    (5) 又如:衷愚(愚忠。尽忠而不明事理。多用作臣子上言于帝王的自谦之词);衷赤(赤诚之心)

    英文翻译

    heart, from bottom of one's heart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1 z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ng1 zung1 [客英字典] chung1 [海陆丰腔] chung1 zhung1 [宝安腔] cung1 [陆丰腔] zhung1 [梅县腔] ch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ţĭuŋtriung/tiung
    jù,jū [ju]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NDG
    仓颉: QSJR
    四角: 570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2) 同本义

    据,杖持也。——《说文》

    冯几据杖。——《战国策·燕策》

    据轼低头。——《庄子·盗跖》

    (3) 依靠,凭借

    不可以据。——《诗·邶风·柏舟》

    神必据我。——《左传·僖公五年》

    诚据其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北据汉沔。——《三国志·诸葛亮传》

    向后据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4) 又如:据着(凭着);据梧(依靠着梧桐树);据争(据理争辩);据恃(凭仗);据高临下(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据凭(依仗)

    (5) 根据

    据于德。——《论语》

    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商君书·更法》

    (6) 又如:据经(依据经典);据乱(据乱世之史);据常(根据常理);据依(依据);据古(尊依古道)

    (7) 占有,占据

    乃入据陈。——《史记·陈涉世家》

    据其栅。——《资治通鉴·唐纪》

    据而有之。——《资治通鉴》

    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8) 又如:据鞍(跨鞍。后用以指年老而壮志不减);据凡(占据要位);据重(占据要位);据窃(窃据,非法占据)

    (9) 按着

    稽首据掌致诸地。——《礼记·玉藻》。注:“以左手覆按右手也。”

    (10) 又如:据地(手按着地)

    (11) 安;定

    上党民走 赵, 赵军 长平,以按据 上党民。——《史记》

    名词

    (1) 证据,凭证 。如:立此为据;字据;据证(证据)

    (2) 古西域的长度单位。相当于晋代的十里

    (3) 另见

    (1) ——“拮据”(jié jū):经济上紧张、缺少钱用

    (2) 另见

    英文翻译

    to occupy, take possession of; a base, pos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3 [宝安腔] gi3 | gi1 [客英字典] gi3 gi5 [陆丰腔] gi1 [海陆丰腔] gi3 [东莞腔] gi5 [客英字典] gi3 g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九魚平聲開口三等kio/kivk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