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閧

qú hòng [ qu hong]
注音 ㄑㄨˊ ㄏㄨㄥˋ

词语释义

衢巷。

词语解释

  1. 衢巷。

    《新唐书·百官志一》:“虞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京都衢鬨、苑囿、山泽草木及百官蕃客时蔬薪炭供顿畋猎之事。”

引证解释

⒈ 衢巷。

《新唐书·百官志一》:“虞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京都衢鬨、苑囿、山泽草木及百官蕃客时蔬薪炭供顿畋猎之事。”

汉字详情

[qu]
部首: 617
笔画: 24
五笔: THHH
五行:
仓颉: HOBGN
四角: 21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行,瞿声。行,本义是道路。本义:四通八达的道路)

(2) 同本义

衢,四达谓之衢。——《说文》

必于四面之衢。——《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何天之衢。——《易·大畜》

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三国志》裴松之注

填街盈衢。——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

街衢相经。——张衡《西京赋》

(3) 又如:大衢;长衢;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衢逵(道路);衢处(处于四通八达之地);衢国(地处要冲的国家)

(4) 树枝交错、分岔

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山海经》

(5) 引申指途径

上好羞则民暗饰矣,上好富则民死利矣。二者,乱之衢也。——《荀子》

(6) 泛指道路 。如:衢术;衢逵;衢路

(7) 分岔的道路

(8) 街道 。如:衢市(街市);衢宇(街道屋宇);衢陌;衢巷(街巷);衢弄(衢巷,街巷);衢灯(街灯);衢闾(街道里巷)

(9) 市 。如:衢关(关市);衢塞(市廛关塞);衢民(市民)

(10) 地名 。在浙江省西部。唐置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民国改衢县。今为衢州

形容词

(1) 歧,岔

行衢道者不至。——《荀子·劝学》

千乘衢处壤削太半。——《管子·国蓄》

(2) 又如:衢涂;衢道(歧路,岔路);衢路(歧路;岔道)

英文翻译

highway; thoroughfare, inters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keo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1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台湾四县腔] ki1 [梅县腔] ki1 hi1 [客英字典] ki1 [宝安腔] k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其俱平聲合口三等gyo/giugʰĭu
hòng,xiàng [hong,xiang]
部首: 808
笔画: 14
五笔: UAWI
仓颉: ANTC
四角: 77801

英文翻译

boisterous; clamor, noise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6
◎ 客家话:[东莞腔] gung3 [台湾四县腔] fung5 [客英字典] fung5 pung5 [海陆丰腔] fung5 [陆丰腔] kiung6 [梅县腔] fu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貢東一去聲開口一等ɣuŋghungh/hu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