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òng,xiàng [hong,xiang]
部首 --
笔画 14画
结构 上包围结构
部首为--,总笔画14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95A7
仓颉 ANTC
郑码 XDEO
四角号码 77801
电码 9402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UAWI
注音 ㄏㄨㄥˋ,ㄒㄧㄤ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hòng ]

古同“哄”,喧闹。

[ xiàng ]

古同“巷”,街巷;胡同。

英语翻译

boisterous; clamor, noise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6
◎ 客家话:[东莞腔] gung3 [台湾四县腔] fung5 [客英字典] fung5 pung5 [海陆丰腔] fung5 [陆丰腔] kiung6 [梅县腔] fung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貢東一去聲開口一等ɣuŋghungh/hunq

百度释义

[ hòng ]

1. 古同“哄”,喧闹。

[ xiàng ]

1. 古同“巷”,街巷;胡同。

康熙字典

閧【戌集上】【門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貢切,音哄。《廣韻》兵鬭也。《集韻》鬭聲。《孟子》鄒與魯閧。《博雅》閧,鬭也。《釋文》胡貢反。

《廣韻》胡絳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降切,𠀤音巷。義同。

《集韻》與𨞠同。《說文·𨞠字註》里中道也。或作𨜕巷衖。

姓。《韻會》毛氏曰:當作鬨,从鬥从共。鬥音鬭,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廣韻云,今與門戸字同,其實非也。《正韻》孟子,鄒與魯鬨。揚子,一鬨之市。皆有兩音,後人傳寫,誤从門。今塲屋中,用孟子揚子,及經史中假借字,姑从門,其餘宜依本文。《廣韻》俗作闀。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鬨【卷三】【鬥部】

鬭也。从鬥共聲。《孟子》曰:“鄒與魯鬨。”下降切

说文解字注

(鬨)鬥也。舊作鬭。今正。从鬥。共聲。下降切。張鎰胡弄切。九部。孟子曰。鄒與魯鬨。梁惠王篇文。趙曰。鬨、鬬聲也。猶構兵而鬬也。劉𤋮曰。鬨構也。構兵以鬬也。按趙注長。吕覽。崔杼之子相與私鬨。高曰。鬨、鬭也。鬨讀近鴻。緩氣言之。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