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符合。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丞》诗:“衔协旷古愿,斟酌高代贤。” 钱仲联 增补集说校引 闻人倓 曰:“衔,含也。《篇海》:协,合也……言有合辙古人之愿也。”
引证解释
⒈ 犹符合。
引南朝宋鲍照《和王丞》诗:“衔协旷古愿,斟酌高代贤。”
钱仲联增补集说校引闻人倓曰:“衔,含也。 《篇海》:协,合也……言有合辙古人之愿也。”
衔协的网络释义
衔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口含
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燕子衔泥;衔环相报(衔环);衔刀(口中叼刀);衔土(口含泥土);衔口垫背(古代一种殓葬习俗:给死人口含珠、玉或米。死尸褥下放钱)
(3) 怀藏
衔之次骨。——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4) 如:衔恩(感恩);衔悔(怀有悔恨之心);衔匿(深藏在心里);衔恤(心怀忧伤);衔哀(心怀哀痛)
(5) 奉接,接受
贾昌衔保家活命之恩,无从报效。——《醒世恒言》
(6) 又如:衔命(奉行命令)
(7) 把两物互相接起来或缚住
且把粮车首尾衔,权做寨栅。——《水浒全传》
(8) 包含,蕴含
衔远山。——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办,从十。办亦声。办(
)表示同力。十,表示众多。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本义:和睦;融洽)(2) 同本义
協,众之同和也。——《说文》
协和万邦。——《书·尧典》。传:“合也。”
协用五纪。——《书·洪范》。传:“和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资治通鉴》
与彼协心。
协规同力。
声律相协而八音生。——《太玄·数》
(3) 又如:协允(合理公平);协气(和气);协恭(友好而同心协力);协睦;协畅;协调;协泰(协和安泰)
(4) 合;共同
纪农协功。——《国语·周语》。注:“同也。”
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书·盘庚下》。孔传:“汝无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
(5) 又如:协谋(共同谋略);协爱(共同热爱);协庆(共同庆贺);协比(勾结在一起做坏事。即朋比)
动词
(1) 调和;调整
协此四国。——《礼记·孔子闲居》
(2) 又如:协正(调整而使之正确);协序(调和使有规律);协律(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协顺(调和使如意)
(3) 帮助 。如:协饷(由税收富裕的省调济拨款协助贫困省);协济(接济);协飞熊(相传周文王梦见飞熊,占卜得要贤臣。后果遇姜尚。比喻帝王得贤之征兆)
(4) 顺服
上帝时歆,下民祗协。——《书·微子之命》
(5) 又如:协从;协附(依附);协服
(6) 用同“胁”。逼迫
余皆协从。——《金声玉振集》
(7) 怀抱 。如:协孕(怀孕);协私网上;协情
(8) 符合
实有爽德,协于丹朱。——《国语·周语上》
(9) 又如:协韵(符合韵律);协义(符合礼义);协句(协韵);协中(符合中庸)
(10) 合并 。如:协意(合成一种意义)
(11) 勾结 。如:协党(结党);协比(勾结)
名词
(1) 清末新军的编制单位,在镇之下。三营为标,两标一协。相当于后代的旅
那本标三营,分防二协,都受他调遣。——《儒林外史》
(2) 又如:协台(副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hiab8 (hîap) 「澄海」hiag8 (hî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