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遯

xíng dùn [ xing dun]
注音 ㄒ一ㄥˊ ㄉㄨㄣˋ

词语释义

出走;逃去。谓避世隐居。

词语解释

  1. 出走;逃去。谓避世隐居。

    《书·微子》:“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遯。” 蔡沉 集传:“去其位而逃遯於外。”《明史·王艮廖昇等传赞》:“若夫行遯诸贤,虽其姓字杂出於诸家传纪,未足徵言,而忠义奇节,人多乐道之者。”

引证解释

⒈ 出走;逃去。谓避世隐居。

《书·微子》:“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遯。”
蔡沉集传:“去其位而逃遯於外。”
《明史·王艮廖昇等传赞》:“若夫行遯诸贤,虽其姓字杂出於诸家传纪,未足徵言,而忠义奇节,人多乐道之者。”

行遯的网络释义

行遯

  • 行遯
  • 出走;逃去。谓避世隐居。《书·微子》:“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遯。” 蔡沉 集传:“去其位而逃遯於外。”《明史·王艮廖升等传赞》:“若夫行遯诸贤,虽其姓字杂出於诸家传纪,未足徵言,而忠义奇节,人多乐道之者。”
  • 汉字详情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dùn [dun]
    部首: 306
    笔画: 14
    五笔: EEPI
    仓颉: YBMO
    四角: 31303

    英文翻译

    deceive, hide, conceal; flee

    方言集汇

    ◎ 粤语:deo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un3 [台湾四县腔] tun3 [海陆丰腔] tun3 [客英字典] tun3 [梅县腔] t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損上聲合口一等dʰuənduonx/du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