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踪诡秘

xíng zōng guǐ mì [xing zong gui mi]

词语释义

行踪隐秘难测。

行踪诡秘造句

这个人的行踪诡秘,十分可疑。
公子聪明,不知公子可发现最近这万山镇上多了许多行踪诡秘之人。
他们是一群行踪诡秘,为人荒唐可笑的乌合之众。
邓雪有点反应不过来,当苏墨拉着他躲在一辆轿车后面的时候,顺着苏墨的目光,她才看到,五个行踪诡秘的人,从快捷酒店里走了出来。
游食僧道,千百成群,名炼魔,行踪诡秘,莫可究诘。
他们装扮成赏金猎人的雇佣兵,悄无声息地出入于各类场所,不动声色地搜集情报,虽然行踪诡秘,但仍然身着盔甲。
如此近乎闪电般的速度令闭目的凌霄不禁有些惊叹对方的行踪诡秘,暗自赞叹道“不愧是暗夜君王的四大神将之一。
古往今来,尝闻蟊贼生于乱世,出没于繁华之地,昼伏夜出,行踪诡秘,凡正人君子深恶痛绝之。
警局虽有在关注他的动向,他行踪诡秘,却也一直没有什么收获。
赌徒行踪诡秘组织严密,防范意识较强,且赌窝倚山背而设,周围山林茂盛,游人稀少。

汉字详情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zōng [zong]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PI
五行:
仓颉: RMJMF
四角: 6319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从(宗)声。本义:脚印,踪迹)

(2) 同本义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李白《谒老君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绝无踪响。——《聊斋志异·促织》

胆寒潜踪。——《广东军务记》

(3) 又如:踪尘(尘世的事情);踪绪(踪迹,头绪);踪响(踪迹和声响);踪辙(踪迹)

(4) 事物的痕迹

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己随风。——《鹿虔扆·临江仙》

(5) 又如:踪由(事情的始末);跟踪

动词

(1) 追随

朕欲远追周文,近踪 光武,使宗庙有太山之安。——《晋书·刘曜载书》

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隋书》

(2) 又如:踪行(跟着走)

英文翻译

footprints, traces, tracks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ung1 zung1 [客英字典] ziung1 zung1 [海陆丰腔] ziung1 zung1 [宝安腔] zung1 [沙头角腔] zung1 [梅县腔] ziung1 [东莞腔] zung1

宋本广韵

guǐ [gui]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QD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VNMU
四角: 377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

(2) 同本义

诡,责也。——《说文》

自诡灭贼。——《汉书·赵充国传》

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功,恐未效而死。——《汉书·京房传》

(3) 又如:诡求(要求,责求);诡驳(责难驳斥);诡责(责备;责问);诡令(责令)

(4) 违反,自相矛盾

诡,违也。——《西京赋》注引《说文》

容服有仪谓之仪,反仪为诡。——《贾子道术》

诡自然之性。——《淮南子·主术》

古今诡趣。——《淮南子·辩亡论》

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吕氏春秋·淫辞》

(5) 又如:诡故(违反本心);诡局(同诡句、诡论。哲学名词。加以肯定或否定都会获致相反结果的局面、论点或述句)

(6) 隐蔽;隐藏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形容词

(1) 怪异,奇异

其名为吊诡。——《庄了·齐物论》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注:“奇异也。”

殊形诡制,每各异观。——汉· 班固《西都赋》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 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诡形(奇异的形状);诡特(奇特怪异);诡喻(奇诡的比喻);诡说(虚妄怪诞的言论)

(3) 欺诈;假冒

持诡辩以中伤人。——《汉书·石显传》

求利之诡缓。——《荀子·正论》。注:“诈也。”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 武死。——《汉书·苏武传》

(4) 又如:诡对(以虚伪、欺诈的言辞对答);诡遇(打猎时不按礼法规定而横射禽兽);诡弊(欺骗蒙蔽);诡得(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英文翻译

deceive, cheat, defraud; sly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2

宋本广韵

mì,bì [mi,bi]
部首: 505
笔画: 10
五笔: TNT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DPH
四角: 23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秘鲁的简称

(2)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禾,必( )声。 本义:一种香草)

(2) 不可测知;不公开

祕,神也。从示,必声。——《说文》

祕舞更奏。——张衡《西京赋》

祕器。——《后汉书·袁安传》。注:“棺也。”

祕宝。——《后汉书·班彪传》。传:“河图之属。”

祕经。——《后汉书·苏竟传》。注:“图纬书也。”

其事秘,世莫知也。——《史记·武帝本纪》

(3) 又如:秘箓(秘文);秘法(秘术,秘密的方法);秘狱(也称掖庭狱,汉代专指幽囚罪人于皇宫掖庭而不作公开审理的监狱)

(4) 稀奇,世上少有

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唐诗纪事·段成式》

(5) 又如:秘怪(神奇怪异);秘珍(罕见珍品);秘异(奇异);秘籍(珍贵罕见的书籍);秘宝(不常见的珍异宝物)

(6) 深,深邃 。如:秘宇(深殿);秘典(含义深奥的典籍);秘义(深奥的意义)

(7) 与皇帝有关的 。如:秘驾(帝王的车驾);秘馆(即秘阁,帝王藏书之所);秘色(古代越州官窑所产瓷器的颜色,因为帝王所专用,故云)

动词

(1) 隐藏;保守秘密

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表。——《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秘惜(隐藏珍惜,不以示人);秘郁(隐秘,隐藏);秘丘(山林之所,隐居之处)

(3) 闭 。如:秘固(犹密封,封固)

名词

(1) 秘密、奥妙的事物

而此秘未睹。——《宋书·谢灵运传论》

(2) 秘书的简称 。受雇为上级处理通讯及日常事务和杂务的人。如:一秘

(3) 姓

(4) 另见 (秘鲁)

英文翻译

secret, mysterious, abstruse

方言集汇

◎ 粤语:bei3 bit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bi4 [台湾四县腔] bi5 [客英字典] bi5 [海陆丰腔] bi5 [梅县腔] bi5 [东莞腔] bi5 [宝安腔] bi5
◎ 潮州话:b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兵媚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piih/pyh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