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跣
注音
ㄒ一ㄥˊ ㄒ一ㄢˇ
词语释义
赤脚行走。
词语解释
赤脚行走。
《后汉书·臧洪传论》:“ 雍丘 之围, 臧洪 之感愤壮矣!想其行跣且号,束甲请举,诚足怜也。”
引证解释
⒈ 赤脚行走。
引《后汉书·臧洪传论》:“雍丘之围, 臧洪之感愤壮矣!想其行跣且号,束甲请举,诚足怜也。”
行跣的网络释义
行跣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足,先声。本义:赤脚)同本义
跣,足亲地也。——《说文》
公跣而出。——《国语·晋语》
祭不跣者,主敬也。——《礼记·少仪》注
古者以跣为敬,故非大功臣,不得剑履上殿。——《五杂俎》
(2) 又如:跣足(赤脚);跣剥(脱)
英文翻译
bare footed
方言集汇
◎ 粤语:sin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en3 [台湾四县腔] sien3 [sien5] [梅县腔] sien3 [海陆丰腔] sien3 [sien5] [宝安腔] sen3 sen1 [客语拼音字汇] xian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en3 [台湾四县腔] sien3 [sien5] [梅县腔] sien3 [海陆丰腔] sien3 [sien5] [宝安腔] sen3 sen1 [客语拼音字汇] x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銑 | 蘇典 | 心 | 先開 | 上聲 | 銑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sien | senx/se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