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赇

xíng qiú [xing qiu]
繁体 行賕
注音 ㄒ一ㄥˊ ㄑ一ㄡˊ

词语释义

犹行贿。

词语解释

  1. 犹行贿。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元光 三年,天子封 灌婴 孙 贤 为 临汝侯 ,续 灌 氏后八岁,坐行賕有罪,国除。”《后汉书·王符传》:“夫理直则恃正而不橈,事曲则諂意以行賕。不橈故无恩於吏,行賕故见私於法。”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某公子》:“未几,总宪坐行賕免,田园皆籍没,愧愤而死。”参见“ 行贿 ”。

引证解释

⒈ 犹行贿。参见“行贿”。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元光三年,天子封灌婴孙贤为临汝侯,续灌氏后八岁,坐行賕有罪,国除。”
《后汉书·王符传》:“夫理直则恃正而不橈,事曲则諂意以行賕。不橈故无恩於吏,行賕故见私於法。”
清毛祥麟《对山馀墨·某公子》:“未几,总宪坐行賕免,田园皆籍没,愧愤而死。”

行赇的国语词典

以财物贿赂他人。《史记.卷九五.灌婴传》:「元光三年,天子封灌婴孙贤为临汝侯,续灌氏后,八岁,坐行赇有罪,国除。」《聊斋志异.卷二.红玉》:「宋官御史,坐行赇免。」也作「行贿」。

行赇的网络释义

行赇

  • xíng qiú ㄒㄧㄥˊ ㄑㄧㄡˊ
  • 行赇(行赇)
  • 犹行贿。《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元光 三年,天子封 灌婴 孙 贤 为 临汝侯 ,续 灌 氏后八岁,坐行赇有罪,国除。”《后汉书·王符传》:“夫理直则恃正而不桡,事曲则谄意以行赇。不桡故无恩於吏,行赇故见私於法。”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某公子》:“未几,总宪坐行赇免,田园皆籍没,愧愤而死。”参见“ 行贿 ”。
  • 汉字详情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qiú [qiu]
    部首: 401
    笔画: 11
    五笔: MFIY
    五行:
    仓颉: BOIJE
    四角: 73899

    详细解释

    动词

    (1) 行贿

    赇,以财物枉法相谢也。从贝,求声。——《说文》

    尊私行以贰主威,行赇纳以疑法。——《韩非子·八法》

    (2) 又如:赇纹(纳贿);赇赂(贿赂);赇吏(贿赂官吏);赇託(贿赂请托);赇纳(赇贿;贿赂)

    (3) 受贿

    官暗而吏赇,故冤不得直也。——《齐东野语》

    墨吏以赇亡,战士以勇殒。——《杂说》

    (4) 非理而求;强求 。如:赇官(贪官);赇谢(受贿)

    名词

    贿赂,用来买通别人的财物

    吏坐受赇枉法。——《汉书·刑法志》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英文翻译

    bribe

    方言集汇

    ◎ 粤语:kau4

    宋本广韵

    行赇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