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聘
注音
ㄒ一ㄥˊ ㄆ一ㄣˋ
词语释义
行聘
(1) 旧俗订婚时,男家向女家下定礼
例
英
词语解释
下聘礼。
《仪礼·聘礼》“习夫人之聘享亦如之” 唐 贾公彦 疏:“习夫人之聘享亦如之者,以其行聘君讫,则行聘夫人;行享君讫,即行享夫人。还君受之,一如受君礼,故云亦如之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明日正是黄道日,师父只管行聘便了。”《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一婚一嫁忙在一处,忙了也不止一日才得齐备。那怎的个下茶行聘,送妆过门,都不及细説。”
引证解释
⒈ 下聘礼。
引《仪礼·聘礼》“习夫人之聘享亦如之” 唐贾公彦疏:“习夫人之聘享亦如之者,以其行聘君讫,则行聘夫人;行享君讫,即行享夫人。还君受之,一如受君礼,故云亦如之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明日正是黄道日,师父只管行聘便了。”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一婚一嫁忙在一处,忙了也不止一日才得齐备。那怎的个下茶行聘,送妆过门,都不及细説。”
行聘的国语词典
下聘。
行聘的网络释义
行聘
行聘造句
使者此时即将向聘问国国君行聘享礼,所以要‘袭‘而执圭。
这事来的突然,按礼制,咱男方的家得请媒人说媒,怎么也得行聘礼之后,方可迎娶,这便是明媒正娶之礼了!
公子围使伍举入城,议婚丰氏,郑伯许之,既行聘,筐篚甚盛,临娶时,公子围忽萌袭郑之意,欲借迎女为名,盛饰车乘,乘机行事。
过承高门俯就,舍下就该行聘定之礼。
事业单位的职工实行聘任制,但都是终身制的,临时工是合同制。
在科研机构内部积极推行聘用制。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甹(
)声。探问消息要靠耳朵,故从“耳”。本义:访问,探问)(2) 同本义
聘,访也。——《说文》
聘,问也。——《尔雅》
靡使归聘。——《诗·小雅·采薇》
季冬聘王梦。——《周礼·占梦》
聘申叔于 陈蔡兮。——《后汉书·冯衍传》
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礼记·曲礼》
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周礼·大行人》
(3) 又如:聘弓(古代聘问时持用之弓);聘贡(聘问朝贡);聘享(聘问献纳);聘使(奉命聘问)
(4) 聘请 。如:礼聘(用尊敬的方式聘请);招聘(用广告的方式聘请);聘君(即以币帛或重金聘请而来的聘士、征士);聘召(以礼征召贤能);聘纳(以礼娶亲);聘币(聘人或订婚所订的礼物)
(5) 旧时称订婚、迎娶之礼
聘则为妻。——《礼记·内则》
(6) 又如:聘定(犹婚约)
(7) 通“娉”。女子订婚或出嫁
声伯之母不聘。——《左传·成公十一年》
(8) 又如:聘嫁(出嫁)
英文翻译
engage, employ; betroth
方言集汇
◎ 粤语:ping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n5 [宝安腔] pin5 [海陆丰腔] pin5 [陆丰腔] pin5 [客英字典] pin5 [梅县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n5 [宝安腔] pin5 [海陆丰腔] pin5 [陆丰腔] pin5 [客英字典] pin5 [梅县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五勁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聘 | 匹正 | 滂 | 清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phjengh/phienq | pʰĭɛ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