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痹

xíng bì [ xing bi]
注音 ㄒ一ㄥˊ ㄅ一ˋ

词语释义

病名。中医指酸痛游走而无定处为特点的痹证。

词语解释

  1. 病名。中医指痠痛游走而无定处为特点的痹证。

    《素问·痹论》:“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高世栻 注:“三邪之中,后有偏胜,其风气胜者,风无定体,故为行痹。”

引证解释

⒈ 病名。中医指痠痛游走而无定处为特点的痹证。

《素问·痹论》:“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高世栻注:“三邪之中,后有偏胜,其风气胜者,风无定体,故为行痹。”

行痹的网络释义

行痹

  • 行痹,又名风痹、走注,病症名,是以疼痛游走不定为特征的痹证。出自《素问·痹论》、《灵枢·寿天刚柔》等书籍。(详见风痹条)。
  • 汉字详情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bi]
    部首: 513
    笔画: 13
    五笔: ULGJ
    五行:
    仓颉: KWML
    四角: 001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畀( )声。本义:痹症。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 同本义

    痹,湿病也。——《说文》

    五藏大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汉书·艺文志》。注:“风湿之病。”

    危坐一时,痹不得摇。——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2) 又如:痹厥(神经系病。肢体疼痛麻木);痹顽(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完全或部分丧失)

    形容词

    气郁闷

    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诊要经终论》

    英文翻译

    paralysis, numb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b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5 bi3 [客英字典] bi5 [台湾四县腔] bi5 bi3 [梅县腔] bi5 [东莞腔] bi5 [宝安腔] bi5
    ◎ 潮州话:b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必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pipjiih/pih